• 8

喜愛拍照進入單眼迷思.了解單眼卻失落感慢慢也越重..

許多攝影愛好者,對於各式機身鏡頭的規格倒背如流,花了許多銀兩添購昂貴的攝影器材後,開始意氣風發地拿起相機到處獵影,只是抵達目的地之後,對於要拍什麼、怎麼拍等總有些迷惘,拍久了之後,總覺難以突破,於是,那股原先亢奮的創作慾逐漸消沈,最後變成隨意走走隨意拍拍,攝影創作念頭的熱度不再如昔。像這樣的念頭,相信大部分的攝影愛好者都有過,那麼,該如何克服這樣的瓶頸呢?在此提供筆者二篇個人在面對拍攝時的思維給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增加各位讀者下次在拍攝時的思維方向。

完成一張好作品的思維-攝影計畫

完成一張好作品的思維-構圖的要素
邱泓璋攝影教學 www.photoeyes.com.tw
只剩一張嘴~ wrote:
dnky47 wrote:
請各位前輩們..指點...(恕刪)


ps:好懷念以前colles 的不負責作品評論


想不到會在這裡被點名(平常都是偶爾在小惡魔那裡潛水)
還被朋友譏笑 說我都「作古」一年多了
看在這一點的份上
就出個聲吧
不過這篇是專門回給樓主dkny47的
其他......我對攝影討論區早已意興闌珊到不行了

感覺上樓主是有心於攝影而不是單純玩器材的
(所以前面有很多不是針對這一點的回應都可以不用看
對我來說 那種東西才是變相的灌水 只是無法可管而已)
只是現在陷入了兩種困境的至少其中一種:
1. 套用攝影大師莊明景的說法是「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
撐過這一段 你就見山又是山 見水又是水了
可以考慮休息一下 就是一陣子不碰相機啦
當然可以趁這個時候多看看名家的作品
最好是看國外的
國內的除了莊明景 柯錫杰 鄭桑溪之類公認為大師的之外都可以先擺在一邊(尤其是網路上的大師)
看看人家都已經走到多遠去了 台灣還在那裡坐井觀天

2.更可能的情況是你和很多人一樣陷入了器材的迷思
以為有更好的設備就該拍出更好的照片
(如果這個理論成立 台灣老早出了一狗票攝影界的王建民)
然後就想努力發揮手上的貴重傢俬頭
完全忘了你該放心思的地方仍然應該是在眼前令你感動的人事物
升級到DSLR不是不好
他可以提供你更大的操作空間
幫你做到一些從前用小數位機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那也只代表著你的作品的成功率有機會提升而已
這裡沒有任何的必然
拿武俠小說來比方吧
練劍的人拿到了倚天劍並不會因此而改變了他的劍法 只是劍法可以獲得更充分的發揮而已
功力高低不在裝備 而在於人
這時候你要做的是某種程度上忘了你拿的是多屌的東西
只有在當你遇到用小數位機做不到的時候再想想是不是用了DSLR就可以搞定的問題
另一方面也不要給自己那種很無聊的壓力--沒有拍得更好就是對不起相機鏡頭 對不起自己花下去的錢
最後你要問問自己之前沒有DSLR的時候是怎麼拍照的
問問自己究竟為什麼想拍照
有一天你會想到答案

還有一種情況是你可能會遇到的
就是我現在遇到的東西:
從前年夏天開始
我就老是拍一些只能證明自己到此一遊的照片
因為我的心思根本不在相機和眼前的人事物
而在於身後那對等著我的母子--
從我兒子還在他媽媽的肚子裡開始 到現在快要一歲半了 情況依然沒有改變
Colles的窩:摳攝影CoFoTo http://www.cofoto.tw/
我也會這樣...
從開始拍照用小DC到現在DSLR,也玩了五六年,
常常拍照時,一個景拍了10來張,喜歡的一兩張,有時候還挑不到自己喜歡的照片,
也許就是數位化的便利吧!因為愛拍些花草動物,深怕錯過了當下,覺得不錯就狂按...
和閃光出門,構圖、光影、手擺的位置、頭髮被風吹到遮住臉、、、
都有可能讓我對當下照的照片不滿意,就刪刪刪...>_<

調整了一下心態,在拍照前先想一下,我要拍什麼,去拍出我想要的感覺。

就算沒有相機時,看到有感覺的場景,
我也會用手去比出觀景窗的左下角與右上角,以手距離眼睛,遠近的不同,不同視角,當作不同焦段的鏡頭,
看看當下,該用多少焦段能拍出我想要的畫面,覺得這樣很有趣,自己覺得啦... 
感覺你是為拍照而拍照
出發點已經不對
回想一下最初是什麼原因讓你投入的
構圖決定於相機後那顆腦袋的思維

貼2張拙作參考一下


台南孔廟,石獅跟下拉的屋簷陰影,這張是冬天拍的,要是夏天拍的話,屋簷下拉的會更低,而且屋簷鋸齒狀會更明顯


這也是一種取景方式,端看攝影者如何構思
那麼,你所認為美的照片,有哪些要素?

每個人都有直覺,這直覺去觸發你的動機。
當你想要去判定美醜,就表示你心中有一個價值標準,
或許你可以試試先開放自己的認知,先不追求本質,
而是以多方認識為首要,

也不需要去為某些型式分類,
攝影只是相對於其他創作型式而有的一個種類名稱,
人像,夜景,風景這些只是對於內容物的描述,

數位相機能省去很多的時間與步驟,
放輕鬆,就只是按按快門。
也可以多多參與各地區的攝影協會!
共同拍一種主題!回來後參考別人拍的!和自已拍的!就會了解差異性!
前幾年因工作的關係!和基青的陳立人老師有接觸!
看別人拍的!在回頭看自已搞的!...........還是藏起來比較好!

有時間多參與不錯的!


第一張,如果是我的拍攝的話.
我會再底一些角度拍,會變成自己就好像那二個人之一,帶入的景就變成這二人正在享受的風景.

攝影,剛開始真的只有"按快門".
有拍到總比沒拍到到.
回家後,再一張張來看,並且研究.

當然,有了自己的實際拍攝經驗後;也要去比對或觀摩大家的佳作.
除了上日本網站可以看到許多,很漂亮的寫真.
也可以去圖書館借攝影書來看.

以上是我的心得.
相機只是表現想法的一種工具,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只有所謂的有沒有想法,什麼樣的腦袋構成什麼樣的畫面
Colles wrote:
ps:好懷念以前co...(恕刪)


沒想到小弟有感而發的一句話 就把colles前輩給"請"出來了

還真是給小弟面子 ~

說真的 colles前輩之前的作品評論

對於小弟這種後生晚輩 還真是發揮了醍醐灌頂 茅塞頓開的神效

誠心拜託前輩重開論壇 一解我們這些後生晚輩之惑....

拜託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