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再來分享婚禮攝影心得

17. mizuky - 已在1/21上午寄出
18. 小殺 - 已在1/21上午寄出
19. shawn0731 - 已在1/21上午寄出
20. vvv077 - 已在1/21上午寄出
21. keely0892 - 已在1/21上午寄出
22. alala5000 - 已在1/21上午寄出

只剩下最後八本囉
以下是小弟拍攝婚禮記錄短短一年多的一些心得分享

一、事先準備工作
1.充電:包括相機電池、閃燈電池、OTG的電力等。
2.清點器材:將要帶的東西列表,睡前或出發前清點一次。
3.睡飽但不用吃飽,減少跑廁所的機會。
4.如果拍攝地點離居住地不遠的話,建議先跑一次,至少要問新人當天禮車行走的路線,避免人比禮車慢到。


二、器材:
1.機身(30D) + 手把(BG-E2) + 電池4顆
2.閃燈(580EX) + 電池包(CP-E2) + 電池兩組(三號電池20~24顆不等):
3.鏡頭:
(1)定焦鏡:50mm/F1.4、85mm/F1.8
大多於新娘化妝時使用,另外宴客時新人就座完畢後亦可用來拍攝親友及賓客的照片。
(2)變焦鏡:
10-20/F4-5.6:
訂婚戴首飾、拜別父母、新人上下車、新人敬酒、呷茶等,這些場合靠的不夠近就容易被擋到,靠的太
近可能又沒辦法拍到完整的畫面,這時這支鏡頭就派上用場了,但必須注意廣角端變形問題。
不過最近在想一個問題,是不是有必要將完整的畫面拍下來呢?

17-40/F4
大多數的場合這支鏡頭都可以勝任,但對於婚禮紀錄而言它的光圈略嫌偏小。
(很想換16-35/2.8啊......)

28-75/F2.8
這支鏡頭非主力鏡頭,通常是有空喘息時才會裝上這顆鏡頭拍攝。

4.記憶卡及OTG:
如果是拍RAW檔,建議購買2G以上的記憶卡會比較方便。

三、拍攝模式
在室內以及大多數光線較不明亮的地方都是使用M模式拍攝,而在室外或光線充足的地方時則使用光圈先決
再視情況決定要不要開閃燈補光。

第一次拍結婚過程時,幾乎都是光圈先決加上閃燈在拍,發現快門的速度怎麼都偏慢,臨時要用M模式又不
習慣,所以就用光圈先決硬拍到底,結果不少照片都有晃動的情形。後來經過網友的指點以及看過一些網友
分享的文章後,才改成現在大多數使用M模式的習慣。

四、拍攝過程
1.準備過程
不管是先由男方家或是女方家開始拍攝,習慣都會拍攝親友的互動、準備過程、禮品、帶有喜氣的擺設等,
這時用的鏡頭大部分都是17-40這一支鏡頭,邊拍邊記這位是新人的什麼親友,而那位是新人的哪邊的親戚
,多記這些並沒有多大的用意,但會在一開始就出現的親友,多半可能也會出現在整個婚禮過程中,多知
道一點總是好的。

若是由女方家開始拍攝,可能就能在徵得新娘祕書或是婚紗公司的同意下來拍攝新娘化妝的過程,這時因
為不趕時間,九成左右的照片都是用定焦鏡在拍攝。

2.新郎抵達新娘家、新郎下車、拜別父母、新娘上下車、進房
早一步在門口等這是一定要的,這時可先拍攝等待的親人以及端水果的親友,順便拍幾張測試照片,因為此
時大多數是在室外,所以大多是使用光圈先決,閃燈要開與否則是視情況決定要不要開閃燈補光。

爲了新人下車到進門的每個步驟都能確實拍到,可能就要事先想好要站在哪裡拍,要注意到卡位的問題,另
外從室外拍到室內相機的設定也都不一樣,從室外的光圈先決,到要轉進室內時變成M模式加上閃燈,這些都
會大致上模擬一下,免的到時手忙腳亂。

在這段期間,最近拍的這幾場都是用10-20這支鏡頭以求能夠拍到較完整的畫面,不過看了一些網友的照片之
後也開始在想說是不是能利用17-40這一支來拍出有感覺的照片。

3.宴會
宴會開始前算是比較沒那麼緊湊的時段,這時可以利用不同的鏡頭來拍攝宴會的擺設、收禮金的親人、先到
的親友以及一些小東西等等,其實這時應該也可以拍一下新人的準備過程,不過這個我倒是還沒試過。

新人進場時,依舊是M模式加上閃燈,不過這個時候有時會因為相機測到的EV值偏低而持續將快門調慢但卻沒
注意到快門已經太慢了,這一點是自己曾經出現過的一個問題。不過看了一些網友拍的照片,似乎也有用光圈
先決不加閃燈來拍,拍起來的感覺還不錯,但因為目前的M模式加閃燈拍出來的照片雖不算頂好,但還算是能
夠紀錄下當時的情形,怕一改用光圈先決如果拍的不好那就糟了,所以一直都沒還試過。

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使用17-40這支鏡頭在拍攝,等到新人就座之後,會再換上10-20這支拍幾張整桌的照片,接
著在新人尚未換衣服以及敬酒前,可以利用28-75這一支拍一些新人間的互動以及親友的照片,然後再新人第
二次進場前就會將鏡頭換回17-40了,這一支在新人第二次進場以及在台上敬酒都可以應付,到了逐桌敬酒時,
我的習慣是換上10-20這一支廣角鏡,這樣比較能夠拍下整桌的畫面,以及當時新人跟親友的互動,但有個缺點
就是比較沒辦法拍到特寫之類的畫面。

4.送客
送客時幾乎全程使用17-40這一支鏡頭,靠近一點可以拍特寫,要拍合照也不用退太遠,好鏡!
拍攝合照時常出現的一種情形就是照片裡面的人看的不是同一台相機,後來遇到同時有兩台以上在拍時我就乾
脆先等別人先拍,同時會示意被拍的人往旁邊的相機看,別人拍完之後再出聲"來喔,看這邊再一張!",另外就
是閉眼的狀況,這種情形也蠻常看到的,我的應對方式就是多拍幾張,哈,有聽過一位網友的方法是先請大家
閉上眼睛,數到3再請大家一起張開眼睛,方法好像不錯,但我還沒試過,提供給大家參考一下。

五、後製
目前的對於照片所作的後製大多為亮度、色溫、色階、對比、飽和度、銳利度這幾種,也就是DPP中"RAW檔影
像調整"的那一個頁面由上到下的一些選項,調完之後再進行裁圖,這是目前我後製的項目(因為也就只會這幾項
而已, 哈)。

六、心得
1.關於閃燈部份我並沒有多加以描述,因為我目前還不是摸的很熟,多數都為閃燈朝上,但有時也會依實際拍攝
情形去調整燈頭的角度以及出力。
2.關於訂婚或是結婚過程的一些習俗,我是儘量保持不要插嘴,新人或是雙方家人說了就算,我覺得在那個當下
,如果說了"不是應該要怎樣怎樣嗎?"、"那個應該要怎樣怎樣吧...."之類的話,只會讓場面更加混亂,習俗這
種東西經過長時間演變以及口耳相傳之後,每個地方以及每個人所認定的習俗都會有點不一樣,而這些事情大
部分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所以我個人覺得,習俗的問題新人雙方家人事先說好就好了,除非是現場出現了不
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現場親友也無人作出建議時,那這時適時的依照之前之經驗提出一些建議倒是可以的。
3.以上文章所提及的一些做法及想法只是目前我本身進行婚禮紀錄時個人的習慣及做法,將來可能也會視情況做
出一些變化也說不定,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4.還是要再感謝小威大的分享啊,感謝!!


我的e-mail:rugby@so-net.net.tw

中午就收到書了
實在是很快呀
感謝小威的書
正在研究中

真是十分感謝
感謝小威先進~~
收到書了~正慢慢細心品嘗書中所要表達理念與精隨~~加持中~~
哈哈~來日看我功力大增~~等我~~
再補充OLYMPUS E1 拍婚禮心得~
1.OLYMPUS E1 雖是OLYMPUS E3新機種出來前之頂級專業機
網路上對其色彩飽和度與立體感評價亦佳~ 惟拍攝人像,色彩飽和度就覺得過多,
有化妝過濃感覺,所以拍人物會將色彩飽和度-1,對比-1,感覺起來膚色較美~
2.書中提到婚禮拍攝紀錄全程使用RAW檔紀錄,OLYMPUS E1畢竟是4年前產品
有試過JPEG+RAW寫入很費時,再回家重新試試存入速度~
另夜間暗部對焦+閃光TTL偵測反應亦不快~拍婚禮搶時間很辛苦~
雖然 OLYMPUS E3 據說暗部對焦速度很快~但是OLYMPUS E1 整體表現還是很棒
也想有機會同時體驗CANON 30D色彩與超操作感受~~
我對於婚禮攝影也是相當的有興趣,算是一種在準確掌握現場氣氛以及精準紀錄的綜合成就感吧

我的器材也是很簡單
機身:CANON 1D MK2
鏡頭:EF 16-35 F2.8
EF 24-70 F2.8
EF 70-200 F2.8
閃燈:580EX + CP-E3電池包
記憶卡:通常以4G為單位,我是準備了CF 4G*5 + SDHC 4G*1 但是SDHC的相對可靠性較低,所以是擔任了備用卡的角色。我的原則是準備兩仟發的子彈,多總比不夠好。
電池:小兔至少準備足夠兩仟四百發的電源,所以至少兩顆充飽的電池
閃光燈要準備至少4組充飽的三號電池,建議裝2700毫安會直接影響到連拍效能

準時對於婚禮攝影來說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準時什麼都拍不到就沒戲唱了
沒戲唱小事,但是婚禮流程一輩子就那麼一次,如果因為自己的錯誤而造成新人的畫面遺漏
那種罪過不是新台幣能夠補償的,所以走在最先,拍到最後,這是婚禮攝影師應該有的心理建設也是一種職業道德

婚禮攝影師對於流程的掌握應該是比新人更要清楚,因為自己頂多體驗過一次,但是會看到很多人結婚的過程
在新人不知所措的時候,可以適時的給予下一步的引導,並且想一些花招讓新人可以去嘗試
譬如新人進房間沒有找小朋友在床上滾或者跳一跳,趕快抓一個小朋友來,讓新人覺得攝影師想的很周到
順便自己也能夠多抓一些不一樣的畫面。新人拿到湯圓引導一下互相餵,這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畫面

如果閒著也是閒著,就多找一些人來合照,利用現場的環境去幫新人拍一些充滿互動的紀錄照也是必須的
新人開始發呆了,或者是玩累了,就拍一些唯美的靜態寫真。等到不知道要拍什麼,攝影師到處走走抓一些
小東西來拍小品。穿插在人物照片中也是相當的有味道。

迎娶過程很短暫,也很緊張,記住在就位拍攝之前確保一下自己器材的狀態
譬如說不要從AF不小心變成MF而不自知,或者是室內用的M模式拿到了室外還在繼續拍
這樣照片不是張張爆就是沒有一張合焦的,很慘,很對不起新人
因為在這些場合沒有辦法重來,沒有辦法慢慢讓你調,更沒時間讓你換鏡頭換記憶卡

除了迎娶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婚宴會場的拍攝
如果是請晚宴,記得在天黑之前跑去飯店的外圍拍攝一下建築物的空景
免得天黑又沒戲唱了

婚宴在準備階段的時候,反正也沒人,多找一些桌上的擺飾、餐具、汽球等等的裝飾品拍些小品照片
這個時候順便測測閃光燈的曝光直,應該對應多少的M曝光值,自己先有個底

客人陸續進場,包禮的時候也一定要拍一些,可以從包禮桌的兩側低角度向上拍攝
招待很辛苦,一定要多拍幾張照片,可以引導收禮招待拿著好幾仟塊的紅包來拍一張獨照
客人進場的時候在場內發呆或者聊天,攝影師可以在場內晃來晃去,這個時候適合用長鏡頭
因為此時的現場光線都不會太暗,打幾張美麗客人的獨照正是時候,順便測測手上的曝光值是否洽當
而且通常賓客會害怕照相機,攝影師手上都是大傢伙,會怕的人更多
所以一定要讓賓客習慣有一個攝影師在裡面晃來晃去,減低戒心,否則閃相機的人越多我們就越難拍

新郎新娘入場了,通常餐廳會燈光全暗,好一點餐廳的會有打投射燈到新人身上
這個時候建議就把閃燈關閉,用M模式拍照,有維持氣氛的效果在
如果真的都沒有光線或者是明顯的不足,那就開閃燈
也別扣著連拍不放,因為對焦模式通常都是ONE SHOT,新人一直在走路距離改變之後很有可能只剩第一張準焦
後面全部都完蛋

秘訣是拍兩三張放一下重新對焦,繼續拍,再放開重新對焦
攝影師可以站在紅地毯的中段,新人進場的時候拍得到正面,經過之後可以拍背景
把拖曳的禮服紀錄下來

婚宴當新人舉杯致意之後大家就開動了,這一段就先不要拍,賓客也會排斥自己吃東西的樣子被拍下來
這個時候攝影師可以去塞一點麵包或者是跑去短暫的休息一下,等敬酒開始在繼續工作

敬酒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最難拍的就是這一段
因為你要清楚動線,也可以跟幫忙倒酒的餐廳小姐確認下一桌在哪裡,可以提早卡位或者是先想構圖

等到敬酒完畢之後,接下來就是送客啦,先提醒新人多找人合照,合照容易炒熱氣氛
在婚宴過後合照也是新人要沖洗致謝用的好工具,所以合照很重要

合照的時候建議光圈在4-5.6之間最適合

等合照全部拍完了,新人的全家福也一定要拍喔,這樣才會有完滿的大結局

希望以上小小經驗能夠幫的上一些忙
mail: r310cs(a)yahoo.com.tw
已經收到小威大大的書了
感謝~~感覺真是精美,內容又豐富,相信可以讓我更加的進步~
感謝小威大

我也收到書了

內容詳盡,不只適合我們這些攝友!!

給新人看也很適合唷!!
谢谢小威先,你让我看到了宝岛台湾的婚礼拍摄习俗,以及学到了不少点滴呢。
我是在上海的一名摄影爱好者,因为又喜欢脚踏车的缘故和台湾朋友交了朋友,所以直到了01的这个论坛。
小弟在上海参加婚礼拍摄也有不少经验了,不过由于器材有限,经验优先,毕竟还是比不过这里的大大们。(小弟大学3年级)
在上海,我和朋友2名摄影师,分工明确,一早即各自赶往新郎,新娘家,这样方可以做到双方新人的准备和筹划的过程不会被拉下和遗漏。这样2个人在会议起来的时候也会更温馨,同时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可以考虑用2根时间轴,同一个时间,他(她)在做什么,很有意思的哦, 可能由于风俗习惯不同,我资本没有看到这边的婚礼照片上有新郎新娘在自己家的打扮的照片或之类的,在上海,我会拍摄一些新郎(新娘)刷牙,化妆,打领带,打电话,发简讯的这些小细节的照片,因为这样更能体现出他们对于婚姻这个美好的事物的热爱与美好的到来。
这时,要抓紧时间把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好好拍一下,因为之后怕时间不够,(早上9:30摄影师到新郎(新娘)家。)此时新郎会稍加打扮与装饰居家,这个时候要尽量把父母的身影摄进镜头,因为之后就是新郎新娘的天下了,呵呵。比如爸爸和儿子一起吹家里装饰的气球,家里有特色的小摆饰等等。
然后一般到了10:30左右,伴郎会准时抵达新郎家, 寒暄一番以及稍加装扮一下,差不多到了11:30 ,司机,新郎,伴郎从家里出发,前往新娘家,有些司机会在这个时候去装扮新车以及洗车,所以抵达新娘家的世间一般会在下午1点30左右,到了新娘家,这也会使上海婚礼习俗的重头戏,新娘的好友亲戚,以及弟弟妹妹会堵在门口要求红包,这时候就能够发挥双摄影师的优点了,一个事前在新娘侧,一个在外面拍新郎的细节,一个慢慢的拍新娘的细节,婚鞋,婚纱,化妆,红双喜,所有的细节,慢慢来,本来就不急,因为我们的组合有2个摄影呢。
这时候的重点就要突出热闹了,一个闹,放炮竹,点喜烟,塞红包,一切都是在喜庆热闹中进行的。因为有双摄影的优势,所以新娘的等待,新郎的急切,通通收入镜头啦! 
这时候2个摄影师碰头,交流拍摄细节,以及对新娘家的细节进行第二次拍摄,比如新郎对新娘的话啦,接吻啦,等等,稍事休息,这时候新人一般会递来小点心,以补充能量,不要谦虚,吃吧,否则饿肚子的是你哦。这个是在新郎新娘互相喂好早生贵子汤后。
一般会在新娘家停留1个小时到1.5个小时。 到了2:30至3点左右,是时候离开新娘家去外景地了,这时候, 新郎会背新娘离开新娘家,脚不能触底的哦,妈妈会跟在后边,拿上鞋子,待新郎把新娘放到婚车上时,我会去婚车另一侧把门打开,妈妈给女儿穿鞋
,是我们必须的拍摄内容,2代人的生活就此分开了,开另一侧门的原因是可以让更多的光射进来,还有就是从那侧拍妈妈抱女儿可以拍到妈妈的眼泪哦。小密秘啦。
这时候, 基本暂时没有什么需要拍摄的了,所以收拾家伙,做进摄影车,跟着走即可。
然后就要婚车沿事先规划的路线进行行使,我们会用对讲机进行指挥以拍摄出合适的角度和造型,最危险的是在高速路上,半个身子透过天窗探出去拍摄。。。120公里每小时啊,呵呵,刺激呢。
这样的片子有种追随幸福而去的感觉,很棒的。
然后,到了新房,新郎的父母一般会出现在哪里,送新郎新娘红包以及进行叩头,递茶的仪式,这时候也是眼泪汪汪的时候哦。这个过程不能拖,否则婚礼当日的外景来不及了。 
离开新房,直奔外景地,如果前面车队的照片没有拍好,这时候也可以补上。外景地,我拍过公园绿地,地铁车站,等等,其中地铁车站是最难忘的,真的,当你在拍摄时尽管干扰了别人,但要知道,那么对人都在,都会对你祝福的,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心里。外景的拍摄一般耗时更少,50分钟以内搞定的,这时我主要负责背负摄影器材,打分体闪灯等工作。
外景完成了之后,大家基本就要往酒店赶了,去换装,这时候也是拍摄的重要机会,抓住今晚最美丽的新娘总是没错的啦。可以选用50/1.4的镜头拍摄。然后等新娘化妆完毕后,就要和来宾一一合照了,这时后要注意测光,婚纱很容易欠曝或者过曝,要及时调整和修正哦。这个时候也只好充当人肉3脚架了,那个累哦,闪灯绝对不能少,除非你有1.0的大光圈,哈哈
这时候另外一个摄影师会对婚礼的小细节进行抓取,比如写有新人姓名的卡牌,赠送的礼物,以及酒店的摆设等等。这个也是双摄影的优势啦。
待来宾到齐后,差不多6点左右,婚礼进入高潮,父亲领女儿进入主会场,2个摄影各饰其职,长焦短焦分开,这样就不会有镜头拉下的危险了,不用换头,2人分工,哈哈。注意每个细节了,比日新娘的手势,母亲的眼泪,拥抱,交杯等等。之后就是都会出现的倒酒递烟的常规内容了,这时候要抓住特点,不要盲目的拍,没有特点。
闹洞房是这边的一个特点,而且节目丰富,多才多艺的来宾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哦, 很HIGH的玩法,最爆笑得内容,所以要用广角头截取最多的画面,坐后,大家散去,新郎新娘一般会送大家,所以在酒店大堂不要忘记留下合影哦。(洞房摄影要适可而止,可以看得不见的可以拍,有些比较露骨的,容易引起反感的还是要避免地。)
上海 摄影爱好者一面,一点小小的看法,忘与大家分享。

小弟不敢奢望大大能够免费寄书给我,不过我还是愿意支付邮资的,大大地书一定很棒啦,我超级期待哦。  taotao_king@yahoo.com.cn
小弟不敢奢望能够有大大免费寄来的书籍,不过还是愿意支付一定的邮费的因为大大的书一定会非常对我有帮助啦,可不可以???我好想有一本的,不要拒绝我哦,我愿与支付邮费的啦。
联系我,taotao_king@yahoo.com.cn










小弟為生澀新手,在各位前輩先進面前不敢...不敢說經驗分享。只敢小小聲的說著:【哇西尚青耶!!

如同前面幾位前輩所言,要與新人事先溝通所有細節,自然小弟亦然如此。只是...絕大多數新人都是【逃基拜!!】緊張的程度絕不小於生澀如我這般的新手。

以前面回文之數十位前輩所分享之大作,小弟只有一點小小的補充,就是....當迎娶的過程結束後,距離喜宴時間(以北部的禮節而言!!)尚有一大段的等待時間。而小弟通常在這段等待時間,會將新人帶到附近公園或景點來個外拍(端看新人家長是否會忌諱,有些家長就不願意,認為新娘就是得乖乖待在新人房《很慘的新娘》。)

小弟只有上述這點要補充!!最後,祝大家順心愉快!!人人都手拿機皇、鏡皇加神燈!!
附上劣作幾幅,願大大多指點迷津!!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