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教攝影46] 透過 恆定光圈 鏡頭 來學 M 模式

討論氣氛越來越熱烈了
但還是很高興能學習到更多新知識~~感謝各位大大的知識分享~

M模式在光源複雜的環境,真的有時比別的模式來的讓人有信心!
lml640707 wrote:
你根本本末倒置
拍照最重要的是成品
我很清楚我的成品就是要新娘的臉固定+1EV
也要有固定的光圈跟快門
以前底片機沒辦法這樣作
因為ISO是固定的
現在數位相機ISO已經從自變數變成應變數了
這只是最基本的技巧跟觀念而已

至於你舉的ISO12800的場景就沒啥好討論的
每台機器總有極限
總是有相機力有未逮的場景
硬要拿極端狀況說嘴就沒啥好討論的了  


哈哈哈,基本概念,曝光補償,請回頭看看你這篇,你的M模式曝光補償鈕呢

已經使用M模式了,還會使用AUTO ISO不受控制的變動來干擾你的曝光設定,那還不如直接使用其他模式,讓相機來幫你決定怎麼拍

何況這種靠改變感光度的數位方法,除了破壞畫質外,跟後製調光的數位方式有何不同,你該不會認為後製也是曝光補償的一種技術吧

不過你說的沒錯,最重要的是成品

引用黑麵大的一段話
為什麼用M模式拍照?Part II

是你在拍照,不是相機在拍照
攝影,是為了拍出你想要的畫面,而不是讓相機決定你看到的畫面拍起來是什麼樣子
相機自己決定的曝光值,大多是追求保留最多畫面細節的結果
但~那是你要的嗎?


所以才會延伸出拍完照要不要修圖這種話題出來

如果讓相機決定曝光值,拍出來的萬一不是你要的,那當然只有修圖一途

可是如果一開始自己就決定好照片要曝多亮多暗,拍出來的照片就已經很接近自己想要的畫面了
這時候有沒有修圖,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因為這時候的照片已經有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修圖只是錦上添花,倒也不是必須

重機喜好者
就是那個光 wrote:
請問它補償了什麼,光圈,還是快門,還是需求面的ISO

M模式這幾個元素都是人工調整,你的NIKON跟PENTAX又是改變了什麼來補償,你說的真的是M模式嗎???

M模式的曝光補償問題

Nikon相機在使用M模式時請勿使用智障的曝光補償

M Mode下如何更改曝光補償

YAHOO知識:在M模式.EV值的調整


nomrd wrote:
你真的懂曝光補償的意義嗎?你沒有說出測光遇到主體是白的應該怎麼調整?遇到拍攝主體是黑的測光又該如何調整?


回答同上,請問你的曝光補償遇到不管主體黑還是白,請問你改變了什麼元素

什麼是曝光,你懂嗎,什麼又是曝光值,它又是哪幾種元素組成的,你真的知道嗎???,連曝光、曝光值的組成都不清楚,就要扯曝光補償,請問你拿什麼元素來補償????

白加黑減原則,你知道他有什麼使用條件嗎,除了主體黑白之外

這樓討論的是M模式,老是用光圈或快門優先或P模式的說法在談曝光控制或是補償,風馬牛不相及啊

所以我才請你回頭看看使用說明書

懶得看

連結點一下看看前輩的說法吧

(冼鏡光,寫給新手:曝光補償、包圍曝光、與亮度分佈圖)


既然如此,小弟不才,自己用相機拍幾張來論證

先說明拍攝條件,相機使用M模式、點測光
第一張照片,用的是版主的說法,讓光圈和快門的測光趨近於EV=0
拍攝主體是白色的行動電源,當我使用M模式,你可以告訴我為何拍白色物品,但是照片的顏色出不來?


第二張照片,仍使用M模式,調整快門,讓測光EV趨近於+1
行動電源的白色明顯有改善,連帶周邊的亮度也跟著提升


第三張照片,改用A模式、點測光,EV=0


第四張照片,A模式、點測光,調整EV轉盤+1


你說曝光補償沒有意義,那為何我按照M模式,自訂光圈和快門,並且讓測光EV趨近於0的時候,卻拍不出應該要有的白色?



nomrd wrote:
先說明拍攝條件,相機使用M模式、點測光
第一張照片,用的是版主的說法,讓光圈和快門的測光趨近於EV=0
拍攝主體是白色的行動電源,當我使用M模式,你可以告訴我為何拍白色物品,但是照片的顏色出不來?
xpro1 F2.0 1/250s ISO1600

第二張照片,仍使用M模式,調整快門,讓測光EV趨近於+1
行動電源的白色明顯有改善,連帶周邊的亮度也跟著提升
xpro1 F2.0 1/125s ISO1600

第三張照片,改用A模式、點測光,EV=0
xpro1 F2.0 1/250s ISO1600

第四張照片,A模式、點測光,EV+1
xpro1 F2.0 1/125s ISO1600

你說曝光補償沒有意義,那為何我按照M模式,自訂光圈和快門,並且讓測光EV趨近於0的時候,卻拍不出應該要有的白色?


答案已經在你的圖檔下方資訊,M模式的光圈快門,請問你在搞那啥曝光補償的時候,改變了什麼東西,既然是M模式,你不會看下方的測光表嗎,故意過曝,那能叫曝光補償嗎

而且,你貼的A模式,不就是你那奇怪M模式一模一樣的東西,光圈優先,所以EV補償改變快門,既然如此,你使用M模式的意義又在哪,讓A模式相機來幫你決定快門,而不是由你掌控光圈快門,你以為這就是M模式嗎

至於顏色出不來,請了解色溫、照度對顏色的影響,而白加黑減原則講得並不是顏色的問題,此節請您看看說明書就能明瞭
重機喜好者
就是那個光 wrote:
哈哈哈,基本概念,曝光補償,請回頭看看你這篇,你的M模式曝光補償鈕呢

已經使用M模式了,還會使用AUTO ISO不受控制的變動來干擾你的曝光設定,那還不如直接使用其他模式,讓相機來幫你決定怎麼拍

何況這種靠改變感光度的數位方法,除了破壞畫質外,跟後製調光的數位方式有何不同,你該不會認為後製也是曝光補償的一種技術吧

不過你說的沒錯,最重要的是成品

引用黑麵大的一段話
為什麼用M模式拍照?Part II:

是你在拍照,不是相機在拍照
攝影,是為了拍出你想要的畫面,而不是讓相機決定你看到的畫面拍起來是什麼樣子
相機自己決定的曝光值,大多是追求保留最多畫面細節的結果
但~那是你要的嗎?

所以才會延伸出拍完照要不要修圖這種話題出來

如果讓相機決定曝光值,拍出來的萬一不是你要的,那當然只有修圖一途

可是如果一開始自己就決定好照片要曝多亮多暗,拍出來的照片就已經很接近自己想要的畫面了
這時候有沒有修圖,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因為這時候的照片已經有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修圖只是錦上添花,倒也不是必須


你的觀念根本有問題
曝光的第一步
就是決定被攝主體的曝光補償
這跟用哪種模式是沒有關係的

因為相機會假設測光區域的反射率為18%的灰(正如同樓上大大的白色行動電源被拍成18%的灰)
實際的場景未必符合相機測光的結果
所以我們"首先"需要依被攝體及場景作"曝光補償"
在M模式下
確定我們的"曝光補償"(也就是測光條的方向和程度)後
依據我們的需求同時決定一組"光圈"和"快門"
則整個曝光值決策的過程中受控制的項目就是"曝光補償""光圈""快門"
如此一來曝光的過程中ISO就只能是應變項
M模下的AUTO ISO是曝光決定後而產生的ISO值
沒有AUTO ISO的相機M模式下你要自己算ISO去達到你要的曝光
有AUTO ISO 且M模式可以調曝光補償的相機可以幫你算ISO達到你要的曝光
"你自己算的ISO值"="相機計算的AUTO ISO值"
則在確定"曝光補償""光圈""快門"後用Auto ISO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如果不是有必要同時給定一組"光圈"和"快門"
那用A模式跟S模式就好了
幹嘛用M模式?
而"M模式+曝光補償+AutoISO"就已經是完整的曝光設定了
怎麼會干擾曝光設定?

再來算我好心從頭教你
EV公式為:
EV=log2[(ISO/100)x(F值平方/快門速度S)]
其中變數為EV,ISO,光圈F值,快門速度S四項
拍照要首先仍要先確定EV,故EV為定數
在135底片機因為沒辦法變更ISO
所以ISO也是定數
於是剩下能調整的項目F和S只可能固定一項
所以在135底片機如果曝光補償已經決定了
則M模式實際上是沒辦法同時固定光圈及快門的
除非運氣夠好拍攝對象正好是18%的反射率
否則一定會曝光不足或過度
樓上nomrd大大三張照片正好示範了這檔子事
"同時固定光圈/快門及EV,除非被攝體反射率正好是18%,否則必然會曝光不足或過度"
換言之惟有M模式下能夠調整EV並使用AUTO ISO,即ISO作為唯一的應變數
才能解決這個方程式的矛盾

想了解整個曝光的邏輯
你可以先去爬這個200多層的大樓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2906903&p=1
爬完你自然就明白你的盲點在哪裡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圖文並茂的教學文,一定要推一下的
我們來看你的數據
1.f2,1/250, iso 1600
2.f2,1/125, iso 1600
3.f2,1/250, iso 1600
4.f2,1/125(120), iso 1600
在你那個環境的光量下,使用1600的感光,
需要使用f2的光圈,曝光1/250s的曝光數據。
第1,2組之間差一格,第3,4組之間也差一格。
第1,2組之間的一格應該是你手動增加快門時間一格。
第3,4組之間的一格是你告訴相機要多一格,
而你使用a mode,且iso固定,
相機只能作用在快門多一格。

在你那個環境得到的結果都一樣,
但,邏輯不一樣!

你所說的第1,2組的曝光補償是手動下,
未將曝光調整到相機建議值的結果,在你的例子是快門1/125與1/250。
而第3,4組是你告訴相機我就是要多比相機的建議值多一格,
相機調整下的結果!
兩者的意義不可以混為一談!
lml640707 wrote:
你的觀念根本有問題
曝光的第一步
就是決定曝光補償
這跟用哪種模式是沒有關係的
因為相機會假設測光區域的反射率為18%的灰(正如同樓上大大的白色行動電源被拍成18%的灰)
實際的場景未必符合相機測光的結果
所以我們"首先"需要依場景作"曝光補償"
然後才依據我們的"曝光補償"來決定"光圈"和"快門"
整個曝光值決策的過程中受控制的項目本來就是"曝光補償""光圈""快門"
如此一來曝光的過程中ISO本來就是應變項
則在確定"曝光補償""光圈""快門"後用Auto ISO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說"M模式+曝光補償+AutoISO+曝光補償"就已經是完整的曝光設定了
怎麼會干擾曝光設定?

算我好心從頭教你
EV公式為:
EV=log2[(ISO/100)x(F值平方/快門速度S)]
其中變數為EV,ISO,光圈F值,快門速度S四項
拍照要首先仍要先確定EV,故EV為定數
在135底片機因為沒辦法變更ISO
所以ISO也是定數
於是剩下能調整的項目F和S只可能固定一項
所以在135底片機如果曝光補償已經決定了
則M模式實際上是沒辦法同時固定光圈及快門的
除非運氣夠好拍攝對象正好是18%的反射率
否則一定會曝光不足或過度
樓上nomrd大大三張照片正好示範了這檔子事"同時固定光圈/快門及ISO,除非被攝體反射率正好是18%,否則必然會曝光不足或過度"
換言之惟有AUTO ISO,即ISO作為唯一的應變數
才能解決這個方程式的矛盾

哈哈哈,你這段話拿去請教攝影前輩們,看他們認不認同
喔,我忘了,許多01的前輩們就是被這種奇怪扭曲的論調氣到離開的不少,想找還真費一番功夫

首先
曝光的第一步
就是決定曝光補償
這你是從哪裡得來的心得

曝光由什麼東西組成的
光是種自然能量,曝光就是光圈跟一定時間的快門來決定整體要在底片或晶片上的總進光量,這個才是曝光
曝光補償,指的是當快門或光圈其中一個固定(就是XX優先),像基本身決定的快門,形成的曝光並不被拍攝者接受,所以調整增補削減曝光的程度,而這個增補削減,就是以另一個沒被優先因素的改變,達成心中想要過曝或是減曝的效果。

至於你說的ISO,本就在曝光公式中的另一邊,不會跟光圈快門在一起,因為ISO不是決定進光量或是補償消減光量的元素,他靠的是數位方式改變感光度,而且是屬於破壞畫質的一種方式,除非不得已,沒人會將ISO調整當成是調整景深跟速度的必要手段

而本樓,說的是M模式,說啥AUTO ISO,拜託,這就讓我想起近來的笑話,有人問為何LV看起來亮度都正常,結果拍出來都不是我想看的,結果就有人勸把他的LV自動亮度關掉,因為LV會因為場景過暗或過亮,自動增補削減亮度,就跟這AUTO ISO差不多,老兄,你都在用M模式了,你還放任ISO讓相機自己去判斷,那這樣還不如直接用其他模式讓相機去決定算了,還用啥M模式

科技若是進步到ISO能像工程或太空實驗用相機,具有數百萬以上的ISO可以控制,萬位以下的ISO看不出畫質差別,我免強能同意這可以當成輔助的方法,是輔助喔,因為曝光,就是光圈快門,至於現在的部分像機,ISO還沒進步到我說的相機以前,這種自動ISO,快拍搶拍等非M模式就算了

別在寫什麼公式了,連結裡的前輩公式比你還複雜完整,你教我!!!,我敬謝不敏了XD
重機喜好者
就是那個光 wrote:
哈哈哈,你這段話拿去...(恕刪)

不好意思
我貼連結那棟樓裡
你崇拜的冼鏡光投了小弟一票
很多基礎的東西你搞不懂沒關係
只要不要出來亂誤導別人就好

連曝光的第一步是"決定被攝主體的曝光補償"都不知道
我真難理以解你怎麼拍照的
有空去找本中文版"安瑟亞當斯論攝影"
P39有你要的答案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lml640707 wrote:
不好意思
我貼連結那棟樓裡
你崇拜的冼鏡光投了小弟一票
很多基礎的東西你搞不懂沒關係
只要不要出來亂誤導別人就好

連曝光的第一步是"決定被攝主體的曝光補償"都不知道
我真難理以解你怎麼拍照的
有空去找本中文版"安瑟亞當斯論攝影"
P39有你要的答案


你要我按讚我會去按
但很可惜連曝光是由什麼組成的都搞不懂,還侈言進一步的曝光補償,這樣的觀念你自己留著用吧

你的連結200多層,你貼錯了吧,自己去點一點吧

另外,那位連數位時代都沒碰到的攝影家,你要我藉此了解你所倡言的AUTO ISO 這種數位感光變化跟曝光補償的關係,你也太強人所難吧,還是那位已故攝影家告訴你AUTO ISO可以這樣用????

話說夜間長曝常用M模式,你可以告訴我你那啥鬼的【曝光的第一步是"決定被攝主體的曝光補償"】,你想補償啥???
重機喜好者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