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用外閃,快門慢到1/10秒,影像也會清晰?


joshwang wrote:
在 http://l...(恕刪)


玩木頭人遊戲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我來稍微解釋一下閃燈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相機的成相原理

是被射物體受到光線照射~~後反射色彩~~藉由鏡頭~~光圈~~快門~~CMOS~~

然後被轉換成相片或是數位檔案~~

這是基本原理~~

所以依據理論講在完全無光的環境下,無論是你把快門開了一天兩天~~

拍出來的東西都是黑的

(但是完全無光的空間很難模擬出來的。)

那閃燈是甚麼呢?

閃燈就是一個在他閃爍的同時提供被攝物體的一個高的反射光源

讓你的被攝物體有光線可以反射他的色彩到相機裡

但是大家都知道,閃燈所提供的光線其實很短~
看閃燈的種類1/100S~~1/250S不等,有的可以更快~~有的可以更慢

但是很明顯的,大部分的狀況下,我們拍攝的快門速度,遠比閃光燈慢很多

現在我們在一個全黑的環境設定好光圈和快門後,配合閃光燈,我們可以拍到被攝物體的因閃光燈反射的顏色

我用時間軸圖來解釋好了
全部以前廉同步來看這件事情

假設我們將快門設定好

快門速度1/30(圖示是====)
閃燈速度1/100(圖示是++++)

========================
++++++++
在1/30這麼長的曝光時間,其實只有1/100秒相機是有接受到閃光燈的反射光的
所以我們會看到的是受光1/100秒的物體

當我們把快門速度拉長到1/8
閃光燈速度還是設定在1/100
情況會是

=================================================================================
++++++++

物體受光還是只有1/100
所以你拍出來的東西還是一個只有受光1/100的東西

所以快門1/30拍出來的東西,會等於快門1/8


那當環境是昏暗有些光線的狀況下呢??
那就多了所謂的環境光的影響因素了~~

假設快門是1/30(一樣用=====表示)
閃光燈的快門速度是1/100(一樣用+++++表示)
環境光受光時間(用**********表示)

那照相的時候的時間軸圖示就是
========================
++++++++**********************

意思就是除了閃光燈外,其他時間CMOS都在吸收環境光的光線

那同樣的把快門速度拉到1/8
閃光燈速度維持1/100
那當時的時間軸圖就是
=================================================================================
++++++++************************************************************************************************

你的CMOS有更多時間吸收環境光線,所以除了打亮被攝本體的閃光燈外,會受到環境光的影響時間更長
所以有比較多的機會可以反映現場光線氣氛~~

字數太多...下一篇講前廉和後廉同步








無聊做了一個小測試
我的房間只開小夜燈
光圈4.1 快門1秒 ISO80 跳閃

光圈4.1 快門1/100秒 ISO80 跳閃

光圈4.1 快門1/500秒 ISO80 跳閃

-----
忘了電風扇因該要讓他轉動~懶得在弄一次:D
若要講到前廉同步閃光燈和後廉同步閃光燈

簡單講就是閃光燈在快門時間裡在前面閃還是後面閃而已

假設1/30秒的快門速度
1/100秒的閃光燈速度
xxx為未受閃光燈的時間

前廉同步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後廉同步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大家可以看得出來閃光的閃的時間位置的差異在哪裡

所以拍攝完全靜止的東西時
前後廉同步幾乎是沒有差別的

假設我們在一個全黑的空間中拍攝一個移動的物體
兩次的拍攝,物體都從同一點出發(物體以0000表示)

前廉同步拍攝時

0000000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因為你只有在有閃光的時候才拍得到物體


後廉同步閃光時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00000000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因為你只有在有閃光的時候才拍得到物體


所以配合上會發光的物體例如是車子時,才有軌跡在前和軌跡在後的道理

就是這樣~~

小弟解釋完畢~~

感謝

我想大家都被樓主的"截文"誤導了原作者的文章,請大家看了原作者的文章,就沒有那麼多討論串了
我以下截錄多點文,上下比較完整些,還有他文章裡有照片,那是他文章的表述,別用一句話來斷章取意。
他文章裡的照片,和他說提到的主體就是"麻豆"
所以現場環境光線不足時,我用1/10的速度來拍,主體麻豆(你相機移動到或麻豆移到動)能被外閃凍結,達到清晰的效果,但背景糊不糊那就不是重點了。


當"被攝主體"或是"拍攝環境光線不足"時,即使開啟最大光圈,快門速度可能還是未達安全快門,會因"被攝者"或是"拍攝者"的晃動,導致影像不清晰。

 解決該問題的方式,除了可改變數位相機的ISO值,去提高快門速度,還能利用閃光燈去補光,除了提高快門速度快,也可適當縮小光圈,獲得理想的景深或較優異且清晰的畫質。以筆者過去拍攝經驗來說,若將光圈控制在F5.6,感光度控制在ISO 400,這樣就算快門只有1/10秒,還是可以把影像拍得相當清晰,讓你在創作上將可不再受限環境因素影響;另外,若是機身或鏡頭有搭載防震機制,建議拍攝時最好一併開啟,因為這對於成像品質提升都有直接的幫助。

「以筆者過去拍攝經驗來說,若將光圈控制在F5.6,感光度控制在ISO 400,這樣就算快門只有1/10秒,還是可以把影像拍得相當清晰」


我想以上這段話,
指的應該是光圈F5.6使拍攝主體得到較深的景深,
使其畫面清晰,
快門需要其他因素配合...
備註:照片模糊拖曳不等於光圈影響的景深,兩者的因素不同,須先認清觀點

閃燈是瞬間光,
當按下快門的剎那間,
閃燈就擊發了,
使拍攝主體得到適當的曝光值,
並由CMOS紀錄下來,
但閃燈擊發以後快門仍然繼續接收環境光所帶來的曝光效果,
所以拍攝後會發現照片是"主體清晰然後拖曳"←前簾同步的效果,
若改成後簾同步則效果相反!!

由此可見快門的速度會受到2個變因影響,而使其畫面模糊:
1.拍攝者的手持穩定度及安全快門
2.MD的動作緩急

故快門仍需要拍攝者本身穩定程度及MD的配合,
才可拍攝出清晰不模糊的照片,
小弟我通常會有下列動作
1.M模式
2.後簾同步
3.適當提高ISO值配合安全快門、手持、MD動作

必要時光圈放大取得更多的快門時間,
畢竟淺景深及雜訊多的的照片比糊成一團來的好解釋多了,
以上個人主觀淺見,
並非正確答案,
若有錯誤誠心接受指導,
希望有幫到你@@



roachc 在33樓寫到:
『後簾同步』這種誤解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 ...(恕刪)


我也有同感...

我知道至少有個非常出名的人在他書裡也如是說 - 後簾同步才是王道【透視數位攝影技巧(2)-Scott Kelby著 第21頁】,說的正是: 如何拍出主體與背景都曝光足夠的照片。

很多人知道可以利用「後簾同步」拍攝夜間行駛中汽車車燈往後拖曳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人會誤用這個名詞,比如有人說:「在昏暗環境下,為了讓主體(人)與背景都曝光正常,閃光模式可以用”後簾同步”」,其實這句話應改為比較正確的說法:「在昏暗環境下,為了讓主體(人)與背景都曝光”正常”,閃光模式可設定為”慢速快門後簾同步”」(或者僅用”慢速快門”)。

至於這種「慢速快門後簾同步」為何常常被說成「後簾同步」,我的推測是這樣的:【以Nikon為例,其他廠牌也許不同】

大部分人喜歡使用光圈優先A模式拍照,在光圈優先模式下,若啟動閃燈模式,且設定「前簾同步」,則相機將控制快門最慢只到1/60秒(但可以透過設定修改成1/30秒或更慢)。在夜間戶外攝影情況下,假設使用光圈F5.6拍攝,,則EV最小為11(光圈5.6的EV=5加上快門1/60秒的EV=6),這時候若將ISO調為800,等效(ISO100)EV值則是8 (11-3, ISO800與ISO100差3個EV值),在這樣的參數設定假設條件下,夜間戶外攝影常常造成背景曝光不足。(依環境而定,夜間戶外很多情況下,正常曝光的等效EV設定都要小於8)

此時很多人會改用所謂「後簾同步」閃光模式,其實在光圈優先A模式下選擇「後簾同步」將自動變成「慢速快門後簾同步」,此時快門就不再限制在最慢1/60秒,而是由相機曝光偵測系統去選擇背景可以”正常曝光”的快門速度,因此可以同時捕捉主體(人)與背景。使用「慢速快門後簾同步」讓主體(人)與背景都曝光正常的主要關鍵在「慢速快門」,而不在乎後簾(或前簾)同步,但由於在光圈優先A模式下選擇「後簾同步」將同時設定「慢速快門」,在口口相傳,久而久之之下,人們只記得(或以為)只要設定「後簾同步」就可以得到主體(人)與背景都曝光正常的照片。


附註:以Nikon相機為例,在A和P模式下,為了讓主體(人)與背景都曝光”正常”,閃光模式有另個選擇 – 慢速(快門)同步。但若是主體(人)是動態的,設定「慢速快門後簾同步」會較佳。

Q:用外閃,快門慢到1/10秒,影像也會清晰?

A:是的,要看狀況,環境夠暗就可以.

(OS:兩句話就講完了,那來那麼多可討論的

ancillary99 wrote:
所以你不懂的就叫不知所云...難怪mobile01越來越...


所以有不明顯的模糊要如何解決?
請看你的相機說明書: 後簾同步




為了一個這麼簡單的道理
實在不曉得如何簡單解釋你才懂
難怪網路有那麼多似是而非的言論


沒有光(請看原文引述的文字)
何來前幕後幕之別

joshwang wrote:
在 http://library.dcview.com/article.php?id=79&p=5 一文中,有這麼一段話 「以筆者過去拍攝經驗來說,若將光圈控制在F5.6,感光度控制在ISO 400,這樣就算快門只有1/10秒,還是可以把影像拍得相當清晰」恕刪)



板大...

他... 有一個字眼用的不太好..



在 http://library.dcview.com/article.php?id=79&p=5 一文中,有這麼一段話 「以筆者過去拍攝經驗來說,若將光圈控制在F5.6,感光度控制在ISO 400,這樣就算快門只有1/10秒,還是可以把影像拍得相對清晰」


他寫錯字眼讓你會錯意了..


可以用 iso 100 的話, 誰要用 iso 400.

那個是光線昏暗之下,又必須拍出堪用的照片所用的不是方法中的方法.

相對清晰
相對清晰

看你對清晰的忍受度.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