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請教) 一隻菜鳥想進入攝影天地~S的阿法和C 400D~可否建議一下!

看了真的有點火了....這位先生您真是無視他人意見到了極點阿


你貼的三張sample. 背景離主體有多遠?
拜託一下
這種距離哪一隻鏡頭的散景不能虛化開來


我再強調一次
CZJ 135/3.5並不是不好
但是
你硬要沒道理地. 再三強調. 他是什麼"BOKEH散景之王""濃濃奶油味""蔡頭奶油散景"
強調"東德=Zeiss正統"

這些都只是睜眼說瞎話

不好意思我話講的直了點


要放毒. 好歹照片也要有點說服力
第一張sampple右下角. 翅膀後面的枯草. 二線性就大邋邋躺在那邊
拿這種照片跟別人說濃濃奶油味
我實在是看不出來在哪裡


舊蘇聯也從東德般了不少東西回家去. 出來一個Ziev
你要不要說Ziev也是Zeiss正統傳承
(但這並不表示我認為Ziev鏡頭不好. 蘇聯鏡也是跟CZJ一樣物美價廉)

但我知道你不會
因為你要的只是Zeiss. 是一個信仰. 沒有道理.

-

最後再附上Minolta 135STF的散景sample





Sony 版本的STF也上市了
基本上只改鏡身外觀. 東西是一樣的


比散景...還不需要動用到STF
35 f2.0就夠啦,該利的利該糊的糊

如果您要轉接c/y mount, 確實Canon是個好選擇
但是m42....市面上除了Nikon 以外. 大家都可以轉接M42
...(恕刪)



Nikon的不行嗎?連大廠近代的都有M42轉Nikon的喔,要不要去查一下?只是nikon的轉接環比較"搞剛",接環上要多一片校準鏡片才能無限遠對焦。

難道我學過如來神掌也要跟你說 凸=.=
lynx6145 wrote:
Nikon的不行嗎?連大廠近代的都有M42轉Nikon的喔,要不要去查一下?只是nikon的轉接環比較"搞剛",接環上要多一片校準鏡片才能無限遠對焦。)



我只是憑印象寫. 不一定準
m42轉Alpha接環的一樣有矯正鏡片阿
記得轉Pentax的也有
轉Canon有沒有我就不清楚了
lynx6145 wrote:
Nikon的不行嗎?...(恕刪)


由於多那一片鏡片...

會造成入光量減少,畫質耗損,還有備率轉換(通常要乘上1.1/1.2等等)

由於有這些缺點,所以不建議

如果這樣可以接受....Alpha接環也可以轉接Nikon F接環跟Pentx PK接環....

M42轉Alpha 中間不需要鏡片的......

日本大廠...M42只有轉Nikon有鏡片

其他Canon/Pentax/Olympus/Sony都不需要

Alpha接環鏡頭心得 http://blog.ducknest.com/ 討論區 http://www.dplab.org/deesBB/index.php
M42 在 135mm 這個焦段,
這顆比較強一些喔!


借用下面文章 讓大家認識一下德國 蔡司zeiss 跟 萊卡Leica 散景奶油味散景。
最近也從德國標回 德國 蔡司一支 zeiss 50 F1.7 奶油味散景很濃鏡頭。
蔡司zeiss 50 F1.7 http://www.ebay.com.hk/ ebay標回台幣3000元 。真是好便宜
蔡司zeiss 50 F1.7這一支鏡頭很銳利 又很濃奶油味散景鏡頭。
這再找適合轉接環來用
全球化好處 全世界知識搜尋文章 跟鏡頭都可以運回台灣來利用拍攝。
台幣幾千塊就可以買回一支西德蔡司鏡頭。
西德萊卡化比較貴一點點。

借用下面文章
Leica 散景 (Bokeh) 的矇矓之美

http://www.leicafanclub.org/report/bokeh.htm?PHPSESSID=90c7c84109c4a513cf8f9a9a60e727e0

,然而一個真正讓人賞心悅目的散景應該是指:背景之物體像奶油交互融溶到了一種彼此難以分開與辨認的景況同時使得主體浮突有良好的分離度。用一句簡單的話講,好的散景就是讓觀賞者感到難以分辨主體其前後景原有型態的一種柔和美景。若是你從影像中看到的散景中各部份仍然保持自我形狀的情形,這恐怕就是較差的散景呈現。

可是的確,一般來說,在大光圈底下的表現會使得散景的美感增添許多,像50mm/1.0 Noctilux-M這支鏡頭在最大光圈f/1.0下的散景也是堪稱一絕,仔細看Noctilux拍出來的散景,你會發現它似乎可以將背景中的物體形狀”融化”,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把一塊固體狀的奶油,放入微波爐中加熱,你就知道像Noctilux這種鏡頭在大光圈下的散景的感覺。

canon400D+東德135mm 我拍得爛勿見怪 可以看到前景後成奶油化散景

JJJ
這位大哥
你真的知道你在寫什麼嗎
你越寫只會越讓人覺得你並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

您若堅持要在別人討論串裡面奉行自己的信仰
請吧
個人不再回應
老實說.. 你是不是在 ebay 上面賣鏡頭阿! :P
roc1027 wrote:
每次看到許多大大的攝影作品,看久的真的讓心越來越心動~~~
許多照片不是DC可以完成的,但小弟我的需求也不是為了要拍可以上雜誌的照片,只是希望把另一半,以及生活中的許許多多,詮釋的更美~~~~



給開板的幾個建議

1、請問你錢夠嗎??
照板上各位大大的建議
400d+17-85is四萬多跑不掉吧,a100+18-200也要近四萬吧
還不包括其他的小配件如記憶卡、電池、保護鏡……
要是上L鏡、G鏡,沒個5萬10萬,恐怕很難
在不明白自已到底是興趣還是一時熱情之下花大錢
只怕後悔時,還得損失大筆金錢
到不如買kit組,二手賣出時就算損失也不大

2、初學者的話,管他那一家,拿起來順手就好了
便宜、爽度和外觀是最重要的,功能應該遠遠超過你本人的技術吧
只買kit鏡的話,canon那隻18-55好像遜了點,二手價極低(約1500吧)
其他家二手價都還不錯,有一定行情
(對攝影有興趣、技術成長後賣掉kit鏡可回收的金錢比較多)

3、不要迷信散景
很多人說什麼散景的………要相信自已的眼睛
看的出來才買,看不出來,只是多花錢而已
雖然我不是s、km的使用者,不過stf變態的程度,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事
但價格,可能不便宜…(話說那個17-85不是也要近2萬)

4、手動鏡,你有那個耐心嗎??
先不管什麼對焦晶片或其他的,請問你有用過手動鏡嗎??
在使用大光圈的同時,你可知,對焦在鼻子,耳朵就模糊嗎??
你確定你拍攝的對象,有足夠的耐心等你練習技術嗎??
你確定當拍攝物移動時,手動對焦的速度(手動鏡行程很長)跟的上嗎??
要掌握手動鏡,需要一段時間
而把握當下,珍惜現在,不是你所要的嗎??

5、防手震真的是很有用的東西,但是
有做在機身和做在鏡頭上的
小白和小白is,小小白和小小白is只差一個防手震,就差2萬
這個售價難道合理嗎??
同樣的鏡頭,s18-200os多個防手震,卻比較貴的話
那支持鏡頭防手震的,不就被當盤子了
人家買來就有防手震,我還得買特別的板本,而且還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那鏡頭買的愈多,不就損失的愈多
多出來的價錢,能不能負擔,也是一個問題

6、如果錢不是問題,那就直接攻頂
小弟以上說的都是屁話,請自動略過,謝謝
如果錢是問題,請考慮第二點:自已用起來爽就好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