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一種軟體技術而已, 試者想想, 把這個問題放大到十年後, 或一百年後, 這一點小小的科技進步又算什麼
一百年後的人搞不好想拿手機拍月球或著手機有個八千萬像素都可以, 憑什麼為了你一個人要拖類全世界的人使用科技的方便性
就像網路傳輸速度一樣, 有人覺得現在就夠用, 錯
速度就代表科技的進步, 越快就是越好, 光纖搞不好二十年後就不夠用
速度越快我們能享受的方便性越多, 甚至不是我們, 一百年後的人如果要從月球傳東西回來, 或者有任何大量傳輸的需求, 或著飛機或太空船需要用到比超音速更快的時候, 憑什麼要為了你們一些覺得自己夠用的思想來擔誤全人類的方便性
別再用自私的小人物思想來想事情, 聽了很傷心

,有興趣也不去google一下,看看人家的paper
簡單說就是感光元件前有排成矩陣的微鏡頭,把一張照片切割成矩陣狀的小單位,依序排列著對焦距離不同的單位
最後再靠軟體取出同一個對焦距離單位的小單位影像群,軟體合成一張照片
這個技術的門檻之一應該在於感光元件的像素要夠大,才足夠切割成許多小單位
因為最後的成像像素必須要除以小單位的群數,可想而知~如果只需要一張固定焦距的照片,那有許多像素是無作用的。
再者感光元件大,製作微鏡頭矩陣也應該比較容易。
所以什麼拍很多張照片處理速度,壓縮儲存怎麼樣、軟體後製都是在亂說拉!
(前者...其實也算是某種很多照片拉 不過跟你想得很多張是不一樣的)
因為這只是原本相機改裝就能達成的事情,所以照片資訊大小等等都跟原本相機一樣拉,
只差在出圖需要經過特殊軟體跑圖。
起初並沒有這麼的夯 可能也是受年輕人的推崇 才慢慢散延開
這10條 相信大家也都看過 或是備忘起來
那我也不免俗的借花獻佛 引用一下
LOMOGRAPHY黃金十誡
01 : 機不離手
02 : 不分晝夜, 隨時使用
03 : LOMO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04 : 近攝! 盡可能地接近你期望中的物件
05 : 不要想
06 : 快
07 : 你不用完全知道你正在拍什麼
08 : 你也不用記起你曾拍過什麼
09 : 從頭頂或屁股位置拍照
10 : 忘記以上守則
若是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到www.lomographyasia.com
在那邊 可以找到更多有關lomo的資訊喔
何必去在乎哪一種才是真的lomo呢?...
再說這些機子也都是被炒過才熱的...剛開始有誰想玩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