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攝影的語法: 來分享構圖上「平衡感」「統一感」「衝突感」「律動感」「張力感」....等構圖心得


Kyan Liu wrote:

感謝回應與指教
這...(恕刪)


你可以嘗試鏡頭跟著腳踏車的速度,也就是盡量保持腳踏車與你相機的角速度一致(當然以你為圓心),這樣就可以拍清楚人的輪廓,同時背景可保有模糊,以強調速度感。

我以前常拿行進中的車子這樣跟拍訓練,一遇到好的瞬間就可以降低失敗率。
這棟樓看的好累@@

乾脆來張盲拍XD,在完全看不到觀景窗的狀況下,能用身體抓到什麼樣的畫面?





P.S:當事人都沒露臉,所以我不會被告齁
單點透視與左右對稱的構圖法常常可以拍出很有趣的照片. 「平衡感」+「統一感」


這張有點像是穿越時光的感覺 「衝突感」+「張力感」


以上兩張都是用一般的DC拍的^^

大大們拍的都很棒
令我學習到更多構圖上的表達方式!!
但是對[張力]部分還是不求甚解
有大大能用簡單的文字來形容嗎? 感恩 ^^
kwang411 wrote:
單點透視與左右對稱的...(恕刪)


感謝分享這麼多精采照片和說明哩~~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kwang411 wrote:
單點透視與左右對稱的...(恕刪)

你的圖完全符合你的敘述!

而且很適合拿來表現出「器材無關創作、只要有心、人人都能拍出大作」的器材論戰!

另外方便知道你用哪台DC嗎?
David-Kuo wrote:
你的圖完全符合你的敘...(恕刪)


謝謝! 兩張都是用Panasonic Lumix FX100拍的~
ppkimico wrote:
批評不是錯

但是批評卻又毀了他人的熱忱

這是一個失敗的批評

甚至這只算是個批判而沒有評論的價值跟境界

這麼說吧、姑且不論你的立場如何

先給你看一個小故事:

當納粹來抓共產主義者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當他們囚禁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來抓工會會員的時候,
我沒有抗議;
我不是工會會員。

當他們來抓猶太人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
已經沒有人能替我說話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順流而下、很容易、但逆流提出不同看法
需要更大的勇氣、至於我是不是稱職的評論者、看文的人自有公斷
當然、你的評斷也是需要勇氣、而且調理分明、可惜回文我沒加分權力
不然應該給你五分!
小弟沒有什麼太厲害的器材 但是也想加入大家的討論
這次去日本只有拿一台IXUS 200IS
圖片也都是原始檔直接上傳 圖片或是文字敘述 如有傷眼 還請海涵


這是在前往京都的路上 在遊覽車上拍下的 當時是想要表現出
京都舊舊的感覺 加上當日的天氣是陰天 所以感覺就是很古老的樣子



這是在哲學之道的一角拍下的 想要表現橫直的線條
可是廣角端好像有變形了



這是哲學之道的小路 想拍出當初那位京都教授一直走向遠端的感覺



嵐山的竹子林 想拍出高聳竹子的氣勢



清水寺 有一句話說 從清水舞台跳下 當時是想拍這樣的情景



清水寺的遠眺 想透過四周的樹枝 突顯清水寺的主體



琵琶湖畔 天際線跟人影形成交錯的樣子



大津王子飯店 想要有一柱擎天的氣勢



平等院 透過橋的交錯 感覺進去的人們要循序漸進的緩慢過去



也是想透過樹枝跟右邊的橋把主題包圍起來



平安神宮裡面 也是想利用上面的樹枝跟下面的湖面 包圍主題



北野異人館附近的神社 想要有穿透過去的感覺



飯店天橋 想讓上面的圓弧造型屋頂跟下方的直線的路形成對比


感謝大家有耐心看到最後 小弟文筆不好 有些地方形容的怪怪的
希望大家見諒 謝謝
kuminer1113 wrote:
小弟沒有什麼太厲害的...(恕刪)

拍的不差、但可能受限機身本身直出的效果

顏色顯的有點髒髒灰灰的、而且亮處過瀑、暗部又曝光不足

可以考慮試著用繪圖軟體調整一下會更好...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