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簡單算 EV (光圈,快門, ISO)

evan0122 wrote:
...(恕刪)

謝謝你^^

另外,這邊很多人用"供給面需求面"來理解曝光。
我本以為那是講對EV(減光機制)的需求。雖不如已知未知數恰當,但邏輯上勉強說得通。
剛看了冼鏡光的連結,才發現他是講光量的供需...
這個就不是表達方式的問題了,是基本觀念出了錯。

首先,
把Av+Tv解釋成供給面就很怪異。舉個例子:
在無光的暗室裏,所謂的供給面(光圈快門),能"供給"出什麼光來?省菌光嗎XD
其次,
每單位面積需要多少能量才能有效曝光,是由感光度決定的,跟Bv無關:
ISO100需要的光量,房間裏或太陽下都是一樣,靠EV多退少補就是。
真要講供需:
Bv才是供給,EV(Av+Tv)是調節機制,只有Sv才跟需求有關

Sv+Bv=Av+Tv如前述,只是APEX的一種應用方式而已,
其情境是測完光後,已知數放左邊,未知數放右邊。
所以,拿供給需求來詮釋Sv+Bv=Av+Tv根本是莫名其妙,
進而從這"兩面關係"推論出APEX不得移項的,基本上是無理取鬧。
ebrima wrote:
謝謝你^^另外,這邊...(恕刪)


ebrima大大,您的解釋完全合理,
不然怎麼會每台數位相機都是用EV來表示,
而且調整數位相機的ISO也的確會改變EV。
(相機廠都已經做那麼多年,有那麼笨嗎?)

學過計算機、工程數學的人,
說等式的左右邊不能移項,
真的是...無言






一樣是學機械出身的evan留

evan0122 wrote:
學過計算機、工程數學的人,
說等式的左右邊不能移項,
真的是...無言

原來是機械系同學。難怪這些長篇大論嚇不倒你^^
ebrima wrote:
原來是機械系同學...(恕刪)

Me too!......握個手!

roachc wrote:
Me too!...握個手!

握手^^
不過這串文怎麼從觀念版消失了,搜尋EV才找到...
釐清EV觀念不好嗎?XD
ebrima wrote:
不過這串文怎麼從觀念版消失了,搜尋EV才找到...
釐清EV觀念不好嗎?XD...(恕刪)


真的是這樣,我 SERVER 的 LOG 檔在 [09/Jun/2012:11:42:38 +0800] 後就沒有看到由 mobile01 連結 evs 網頁,[09/Jun/2012:19:41:32 +0800]才再看到由 mobile01 連結 evs 網頁.

17:00 我有來 [攝影觀念及技術] 由第一頁找到第六頁,也找不到. [攝影觀念及技術] 第一頁看得到昨8日別篇的討論,代表這篇 9日有人回應,應該於第一頁,但找到第六頁還找不到,奇怪耶!

個人是質疑Bv+Sv=Av+Tv 等式左右任意互換實用上之合理性
多此一舉,以47樓數據為例
Bv+5=5+6
一看就知Bv=6
有需要 Bv=Av+Tv-Sv=5+6-5=6EV
經移項才得知答案6EV
看一下Wiki編寫的table 1,table 2 & table 3
Av+Tv及Bv+Sv是分別應用
如果等式左右任意互換有實用價值
那應該會有table 4,table 5 ....
個人重實用價值
請ebrima大大舉出Sv=Av+Tv-Bv或Bv=Av+Tv-Sv或Bv-Tv=Av-Sv或其他移項的實用例子
謝謝

ecm04642 wrote:
個人重實用價值
請ebrima大大舉出Sv=Av+Tv-Bv或Bv=Av+Tv-Sv或Bv-Tv=Av-Sv或其他移項的實用例子

既然著重實用價值,那你又怎會認同啥EV=供給面哩...XD
等式兩邊對人來說是已知/未知數,對晶片來說是INPUT/OUTPUT,
觀念清晰又好理解,不實用嗎?

你這些"考題"正說明你我天天都在使用APEX,
但成見先入為主,你才會一邊移項,一邊說移項是多此一舉。

假設已知數放左邊:
Sv=Av+Tv-Bv
數位相機的P模式,曝光程式就長這樣。
你指定ISO,相機幫你測光、幫你決定光圈快門。

Bv=Av+Tv-Sv
適合1樓的公式就是這個:場景不變時,光圈,快門, ISO三者有哪些組合。

Bv-Tv=Av-Sv
就是已知明度跟快門,求對應的光圈跟ISO嘛,除非自行測光,否則一般不會有此需求。
已知未知反過來的話=DSLR眾最愛用的:光圈優先模式+Auto ISO關閉

clwu5724 wrote:
真的是這樣,我 SE...(恕刪)

所以...是資訊系帝國大反擊?XD
ecm04642 wrote:
個人是質疑Bv+Sv=Av+Tv 等式左右任意互換實用上之合理性
多此一舉,以47樓數據為例 Bv+5=5+6 一看就知Bv=6

數學式等號兩邊可以移項互換,這是基本原則。
但本討論串以冼鏡光為首,有幾個人主張APEX等式是例外
其理由如下:
1.APEX只能在標準曝光時適用
2.APEX的原理是兩面關係、EV就是該組合的通光量、EV代表場景亮度...云云
3.移項是多此一舉(最新說法,感謝您踴躍提供XD)

理由1錯在:
APEX等式是用在換算上。EV是APEX的單位,不是曝光量。
類比說明:
平方公尺跟平方公分,是根據正方形而定義的
換算式1平方公尺=100X100平方公分,是根據正方形而建立的
依理由1的邏輯,
不規則狀土地該怎麼換算?...不可以根據上式,從平方公尺換成平方公分??

理由2錯在:
某大師看公式"猜"原理,對公式背後的物理基礎認識不足
...Av+Tv=Bv+Sv自己就是移項的結果,不是原型。
學藝不精倒果為因+莫名其妙自創規則=標準的無理取鬧

理由3錯在:
Bv+5=5+6,一看就知Bv=6喔....
一看就知是很厲害,不過你實際上正是作了移項運算...^^"
不然你試試看ISO400(6.98)跟1/200秒(7.64),是如何一看就知Bv XD
剛看完了這整棟大樓,其實我一直以來的觀念就跟樓主clwu5724一模一樣,套用諸位先進的專業用語就是EV=Av+Tv-Sv。(我沒上過攝影課程,這樣的觀念完全是自己從網路上的片段資訊拼湊而來)

但看完了這棟樓後,我也才終於了解到我把Bv誤認為EV。
但對我來說,Bv=Av+Tv-Sv才是真正實用的公式。可以讓我對每一個場景所需的曝光量有大致的了解。

至於EV=Av+Tv,在ISO有可隨意變動的數位年代中,若不把ISO放進來討論,它的應用範圍就變得很有限了....(不就等同於在P模式下滾一滾轉盤......)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