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活用點測光,練就所見即所得的拍照意境

easy_rider wrote:
最近才又開始瀏覽攝影版,能在這兒讀到文包兄的好文章,激起了我好久沒有的
熱情。我是傳統暗房時代的產物,曾經非常熱衷暗房的工作,以下我僅僅補充文
包兄的文章中所提到的一些觀念,大體上文包兄的測光方式我是贊同的。

文包兄文中提到黑白攝影中ZS的觀念,我再做一些補充。整個ZS的流程測光
只是其中的一部份,完整的ZS作業,除了測光之外還包括底片測試、藥水測試、
相紙測試……等等影調控制的工作


感謝easy_rider前輩提供傳統暗房的經驗

我是從數位開始接觸攝影的
雖然拍底片. 但是目前也一律數位化流程在處理. 傳統暗房一直無緣實際接觸

不過我想觀念是共通的
Zone system的精神不僅僅是測光. 還包括底片沖洗. 以及放相.
相對於數位來看的話. 就是底片沖洗. 和掃描處理
底片我選擇正片. 因為E6 process的輸出還算蠻穩定

掃描後的處理則是另一個關鍵. 這在我之前的其他心得裡已有詳細描述過
到目前為止我的處理流程並沒什麼改變. 所以沒有再多加敘述
但是個人必須強調. 掃描和後製處理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在這裡才能真正精確控制影像的最終成果.
這是個人的一點心得經驗
這種正面文章應該予以力推
高手可以溫故知新 相互切磋
新手可以受益良多 迅速上手
幾位回文的大大,也貢獻己知
這 ........真是令人感動的好文啊
這一年多以來. 個人從經驗裡發現一個道理
與大家分享

"認真拍好一張. 其中獲得的經驗. 勝過漫無目標的一千張"

即使是底片沒辦法馬上看
只要有心. 都可以很快確認問題點. 然後找出解決方式.

只要有心. 都不是問題
真是好文章
雖然攝影經驗還很菜
先收藏起來
感謝作者的分享

十分受用的文章

一直都想學習點測光的分析法

感謝分享如此圖文並茂的好文章,非常受用
dslr新手受益良多.
既簡單又詳細!真是好文阿!!

對於愛拍照的人,有非常正面的幫助!
多謝分享 :)
 那請教各位先進…如果複雜光源下中間調不好找,是不是點測最亮及最暗再取中間值就可以呢?
例:A mode, 最亮 1/100s, 最暗 1/10s, 用1/50s曝光0EV, 就可把所有東西拍下?
(純就"拍下"而言, 感光元件寬容度內)
tonywytao wrote:
那請教各位先進…如果複雜光源下中間調不好找,是不是點測最亮及最暗再取中間值就可以呢?
例:A mode, 最亮 1/100s, 最暗 1/10s, 用1/50s曝光0EV, 就可把所有東西拍下?
(純就"拍下"而言, 感光元件寬容度內)


可以呀
用1/50拍的話
1/100的地方就是+1 EV
1/10的地方就是- 2.3EV左右
暗的部分可能稍微暗了點. 不過數位拍RAW檔的話比較沒關係. 寧可under避免over

我是曾經有這麼使用過點測光. 就是畫面沒有中間調. 我點測亮部暗部. 然後取平均
這樣就等於全區測光的手動版
同意easy_rider大的說法!
文包大點測光詳盡說明與分享確實是好文,推~~
不過在數位時代,尤其現在數位相機LV功能幾乎變成標準配備,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從觀景窗直接觀察亮處細節、暗部層次與色彩表現,依據表達主體與想保留部分決定曝光,讓相片能忠實表達作者想法...或許不像文包大這麼科學,但總覺得攝影藝術嘛,正確表達意念或許更重要些吧~純粹個人淺見~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