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Mobile01 攝影觀念及技術版的糖水照讓人感到不安

2003大叔 wrote:
我的空間概念非常好,讓我對空間的感受不同於一般人.期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完成自己想望的作品,能夠死而無憾.這一點,我羨慕文森.
..(恕刪)


祝你達成願望

我對拍照, 就沒有太大使命
以前太刻意追逐, 反拍不到我要的
有時走在路上, 不起眼的髒亂巷內隨意一拍, 反而拍到驚喜的照片

所以現在我都隨緣

關於電影中提到, 梵谷希望自己一直處於重病狀況, 虛弱的身體, 才能讓自己的幻覺更強烈
才易創造出色的作品

這就呼應了現代的藝術家或音樂創作者,

常要靠吸毒產生幻覺來創造出好作品

1970-1990年代紅極一時的重搖滾樂團Aero Smith
記得二十多年前的一次反毒代言有講到

以前吸毒為了產生創作靈感, 但害慘了自己與身邊的人, 之後反毒

稱"沒有吸毒又不會死"

Aero Smith還是可以創作出好作品

其實好的靈感, 是在睡覺時, 半夢半醒之間的產生

許多經典音樂的誕生就是在夢中產生, 音樂創作者會驚醒立刻把五線譜拿出記下

以前幾次在睡夢中自己產生沒聽過的絕妙旋律, 可惜來不及記下來, 就忘光了
把「攝影」跟「拍照」分開,應該就可以釋懷了。

我認為的「攝影」,是有比較深層的涵義與紀念性,講究時機,同時畫面大致符合廣泛的美學概念。

「拍照」則只是一般的紀錄,不講究出發點與結果,只是享受按下快門的樂趣而已。



多數人只是「拍照」,不論用的器材有多高級。有人很把它當一回事,花畢生去鑽研;
當然也會有人把它當成一般的消遣,那就不必太過認真。
2003大叔 wrote:
假如要我拍MD,我不會要女孩去擠出那些不屬她的表情...(恕刪)


周迅好看嗎?聲音好聽嗎? 可是她是很紅的一線女星。。
演繹,是天生的,有人就是戲精,有人就是努力學習還是流露那木訥的生澀。。
如果家裡有戲精的小娃娃,肯定是會逗得全家呵呵大笑。。
那跟MD有何干係。。
其實,MD裡也有戲精類的,真的很會演,不是硬擠得笑容或是肢體,而是她在演繹一個情境。。

引導。。這樣的書不少吧,很多人還滿喜歡的說。。
其實,要我引導,一般就是看左邊,看右邊,頭上揚角度一些些、下沉一些些,因為,我個人只在乎的是攝影裏頭教的目光方向與構圖時的在這裡一些搭配邏輯性的探索。至於,就咪喔,比YA,比個愛心喔。。等等的,反倒不是那麼在意與在乎。。。

MD也是人,也是需要學習磨練而來成長,外拍團給予妹妹一個工作機會,可以有收入,可以有接觸MD初級行業外拍(外拍算要求最不高的了吧)。
很多外拍妹,後來都上Show girl了,或是更高的層級了,雞排妹當年我也有拍過,還是很生澀的那時候。。
說了那麼多。。。外拍就只是練習的滿不錯場合而已,真的無須挑剔太多,喜歡你拍,不喜歡拉倒。。。

早期薑母鴨、羊肉爐,都是洗車場晚上停工後出租的年代,幾個好友大家下班聚一聚,是滿爽的一件事。。
就有遇過,有尼姑過來化緣(晚上還加班化緣滿辛苦喔),說實在話沒人有好感,因為你這是搞啥來的。。
結果,沒給錢,尼姑不走,那你看我們吃吧。。怎知,開始念經了,開始喃喃道來,殺生乃造孽阿,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早登極樂。。
林老師卡好咧。。。我們在聚餐,你在唸個烏漆八糟的幹嘛。。反正不給錢啦。。。
說實在話,你的信仰,我們都於以尊重,可是犯不著要以你的信仰來約束所有人吧(反正不給錢啦)。。。
後來老闆真的看不下去了(廢話這消費者權益要顧阿),就出來跟尼姑說,需要叫警察來嗎。。尼姑就走了。。。哈


攝影幹嘛提到尼姑。。。
是阿。。。
就是你要說服人,很簡單,你就幹掉他,與其說幹掉不如說證明你的能力比他強,比他更棒,讓他心服口服。。
信仰是個人的事,但是不可強迫所有人都要跟隨你。。
你信仰人文才是王道,但是不可能要求全世界跟著你一起瘋。。
觀懷是放在內心的,而不是掛在嘴上的。周星星的台詞:老佛爺釋放在心上拱在心上的。。
而不是,每個拿相機的人,每天都拼命地要去尋找安妮,沒拍安妮會不安喔。。呵呵
可是,即使給你遇到了,你能拍嗎?你會拍嗎?還是只要會按快門就交差了呢。。。
攝影。。。離不開那老掉牙的,光圈、快門、ISO、面光背光頂光等等的繁瑣事情。。。
每天找安妮就好了,不用練攝影,不用練相機,不用練鏡頭,不用理解攝影的所有邏輯。。。對嗎。。

施主。。。不可殺生阿,吃肉會下18層地獄阿。。。。
讓人相信的故事.
只要有幾張照片.
每張都有獨特的驚喜.
拉近彼此想念的距離.

忙碌的一切不會白費.
創作也沒有籓籬界限.
任何事物讓我們眷顧.
永遠可以保持新鮮感.

有風有雨有眼淚.
有花有草有感動.
用心尋找攝影新方向.
樂觀讓萬事都成美好.

腳步的印記.
歲月的更替.
生命的訴說.
這些攝影的品味.
讓彼此活在愛戀之中.

老何2738 wrote:
讓人相信的故事.
只...(恕刪)


老何好文.

有種無求與世無爭之感
你既提「糖水」,你對它的心態,
我看你觀念也是偏頗得很。

我早說過,談哲學,你一定要「尼采」一直掛嘴上嗎?
一定得讀「人的條件」嗎?


在夜市沒人談「差異競爭、差異行銷」,
就夸言台灣沒人懂行銷?


恕我直言,你就是這種掉書袋的見識。




傻呼呼的阿智 wrote:
Mobile01 攝...(恕刪)
別叫攝影太沉重了...

感覺部份概念還是有貶低女性唯美照片之意

為何拍風景可以拍得美, 拍飛鳥可以拍得美, 拍花朵可以拍得美, 拍昆蟲可以拍得美. 沒人去批評這些主題沒有社會大義

惟獨拍女性拍得美卻要去定型為一種膚淺的行為

萬物皆有美善一面, 記錄不同物種的美不應有高低之分

惟獨女性唯美照就要承受沒有社會大義,膚淺的批評. 問心我覺得是一種虛偽, 經過道德批判而成為矯枉過正的反射. 因為認為被女性美色所迷惑, 沉迷女性美是有違道德標準. 所以君子就要指責它劃清界線. 以示自己的攝影是高尚於人.

也曾聽過別人說 : "我不會在車展, 有性感show girl, 有cosplay girl 的地方拿相機出來, 不然會被人視作龍友很低賤 很cheap, 猥瑣的人"

簡單說, 即是以攝影行為來區分, 來定義, 來具現形象化個人行為及其道德水平. 又或將其掛勾

誰有權定義何為攝影藝術, 大眾文化已經接受女性美展示於電影, 宣傳, 廣告上. 而女性美亦不只局限於形態的美, 不同女性形象亦可自定義為美. 拍攝女性根本不需要自認為是低人一等. 是可以出殿堂級討論與分享. 自成一派

也來Olympus 請來日本攝影師分享唯美人像 :

https://www.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23819

台灣出名的不是有滕原克也 ? :

http://www.katsuya.com.tw/?page_id=1011

隨手拿來相機介紹書, Nikon 也有好幾張老外大師的人像示範作.

Rankin 藍欽


Rankin(本名為John Rankin Waddell),生於1966年,英國鬼才攝影師,Rankin 一開始是學會計,到21歲後發現攝影才是真正想做的事情,從此便深愛這份工作到現在。多重身份的他不只攝影也拍MV跟廣告,同時也是時尚雜誌《Dazed&Confused》的創始人之一。

《Dazed & Confused》雜誌韓文版。。


人家大師也拍美美的糖水也。。



有沒有感到不安了阿。。嘿嘿,那讓我們慢慢看下去。。






挖靠,這傢伙是色情狂嗎? 怎麼拍這種東西,要關心女性議題啦,怎麼把女性當玩物拍呢。。。
嘿嘿。。這時尚感這玩意真不好解釋也,很難懂的啦。。套句周星星的台詞:"尚方寶劍這種高級貨,你們當然不認識啦!" 。。呵呵
不過女性倒是很喜歡看的喔,時尚這玩意而,女生更能懂更在意的喔。。呵呵


那拍女王,算不算糖水阿。。

如果只有安妮沒有女王的話,那英國佬可能要跟你翻臉了喔。。。呵呵

或許啦,人家大師拍的就是美就是對的,我們又不是大師,所以囉。。。呵呵
但是,拍人像的,尤其旅拍的,又是單獨的,往往比較常鬧上社會新聞版,倒是真的。
正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完全是個人心態問題,無法用啥標準來定義情色與唯美,尤其在邊緣上的時候。
因此,心態很重要,你無法正視該社會現象、時代流行、世代脈動時,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包刮嚴苛的傳教士道德標準。。呵呵



人像是大家拍攝最多的題材. [2018/12/2]


記得第一手次拿相機拍照.就是以身邊家人做為拍攝題材.
外出旅遊.喜慶活動.也大多是以人物為主要的拍照對象.

想必許多人.也是如此經歷攝影的階段.現在想來也依然如此.
世界上許多攝影名家.也大多是以拍人像出名.

如拍攝[邱吉爾發怒]的肖像聞名的匈牙利攝影家.
以及拍攝[阿富汗少女]聞名的美國攝影家等等.
個人以前還拍過少女時候.清純可愛的林青霞小姐.[所貼照片已消失]

人像攝影可以說是大家拍得最多的題材.也應該是無庸置疑.


2006/3/15[舊文整理].
就看拍照的目的,是要自己炫耀還是對方炫耀而已
然後就是在自己沒有到達一定水準前,不要去要求別人當聖人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