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新手來說,他們要的不是光圈與快門之間的關係~
他們只要"可以拍的清楚,不會手振",至於ISO拉高後快門時間會怎麼樣的,我想應該就不是新手朋友的注目焦點了。
我來補充一下~
新同學在拍照的時候,會發現晚上拍的照片會有兩種情形
嚴重晃動手振
開啟閃光燈後,人像曝光正常,但是背景卻幾乎完全的黑掉了。
針對這兩個問題,把相機裡頭的ISO值給提高就有不小的助益!!
(還有那種"不知道如何更改ISO"的同學,請先把你相機的說明書翻出來,謝謝。)
*****
一般小相機在拍攝的時候,其ISO值大約都在100~400之間自動調整,部分機種還會跳到800甚至1600
ISO數值越小,其感光度越低。白話的說法就是比較吃不到光!
相對的,低ISO用低感光度所換來的是"畫面的純淨度"
「低感光度,高畫面純淨度。」
ok~那如果把ISO值給拉高到800~甚至1600、3200之類的,又有什麼樣的差別?
跟低ISO恰巧相反,高ISO代表的是高感光度,高感光度意味著可以吃到比較多的光線!
而為了吃比較多的光線,其所犧牲的就是"畫面純淨度";在高感光度底下,畫面的雜訊(顆粒)會比較多,畫面會比較花花綠綠...
*****
ISO的概念大概說完後,那應該還是會有人搞不清楚我上面提到的兩個例子跟ISO到底有什麼關係!
有關於手振:適時的提高ISO感光度可以順勢的提升快門速度,而快門速度的提升往往就可以改善不少有關於手振的問題。
另外對曝光值來說,提高了感光度後~等於可以吃下更多的光線!
一般夜間拍攝,使用閃光燈補足了主體光之後,再使用高感光度來讓相機能夠吃到背景光! (才不會人亮背景暗)
攝影用的是心,而不是器材。
-- [http://p.pro.clu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