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為什麼數位相機要用最大畫素拍照

現在4G可能不到1000...
但回想起我大一剛買相機...
512就要1000多了...
那時哪買的下手?
哪有研究那嚜多?
500萬畫素,用1024 X 768就拍了...
當時只想保留更多回憶...
頂多JPG盡量不壓縮,以留後製空間...

全系只有我和另一位朋友在玩單眼...
我手邊儲存裝置接近10G...
出去玩只有我會拍大圖...
其他人他們只是拍拍生活照...
記憶卡會過的2G就更少了...
通常是買相機之後就不會買再第2張了...
他們不會像我一樣耗那嚜多時間,精神跟金錢在相機上...
更不可能像我買了DC又買單眼...
很多DC都是2.3年前的...
記憶卡大概是256或512吧...
有誰會想開全畫素下去拍?

你說你要到的幾乎是640 X 480...
那有沒又去找原始檔?
拍照的又把原始檔刪掉...
那我真的不知道該怎嚜說了...

這次我沒負責畢冊製作...
我只有提供照片...
反正畢冊出來我也不會買...
要照片...我都有...
通訊錄...我也有...
要簽名...我拿系服給大家簽...

一直很納悶:畢冊怎嚜不電子化?
幾張光碟不就解決了...
還花那嚜多錢買一本書...
買到其他系的也沒用阿...
回想起十年前畢業前幫班上同學作畢冊.....
當時數位相機長什麼樣都還不知道咧,
相片是用剪貼的方式貼在稿紙上請廠商輸出...

每個人都是繳3*5的照片,偶有4*6的照片

那時剛學PHOTOSHOP(當時是用5.0),加上自己有買平台式掃描器
毅然決然的使用PS來編排畢冊~
照片模糊不說,每個人給的人頭照小到比小指頭還小...
後來請班代宣導,沒有大於姆指頭大小的人頭照不收

最後終於完成了,但的是竟然找不到輸出圖檔的印刷廠啊.....

最後在報紙上找到台北某家公司可輸出成圖,一張要價300元 -_-|||

另外,回安全帽大大的話,
當時班上有人在學VB,小弟那一組的畢業專題就是畢冊多媒體化
電子化的結果的確是省錢,但和畢冊來比
反倒是畢冊常拿來回味,電子書....還要開電腦咧....挺麻煩的,反而不常看
不過電子化沒有頁數限定卻是很棒的優點....
暴走男 wrote:
電子書....還要開電腦咧....挺麻煩的,反而不常看...(恕刪)

呵...身邊很多朋友包括我...電腦除非離家超過1天(出去玩或回老家)...
否則是不會關機的...
當然,養動物是主因...

所以數位化對我來說不會麻煩...反而是省空間...
lentic wrote:
樓主說真的我很支持你...(恕刪)

好一個D槽要爆炸

從我去年四月買G7到現在,就一直都是畫素開最大下去拍
因為說實在沒有一個理由能夠讓我去選擇低畫素
除了有拍攝影片檔案以外,從來沒有一次我的記憶卡(2G)是被相片塞滿的

還好硬碟(250GB)容量目前還相當充足
一直都沒有把相片燒下來

哪天硬碟掛了...
但又如果燒下來的光碟哪天掛了...
15151515151515151515
其實我應該要在文章前面加註類似這樣的文字:


你的數位相機是自己比較過規格、外型、價錢而挑選的嗎?
你知道「像素」、「JPEG」、「異地備份」這些字的意思嗎?
如果你硬碟裡的照片,不是用相機的最高畫素、最高品質保存的話,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應該不需要這篇文章。
全文貼回來:我承認我杞人憂天,但是我認為這樣是對的 at 蘋果豬日記V3.2

前幾天寫「為什麼數位相機要用最大解析度拍照」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是抱持著一種講好聽點叫「恨鐵不成鋼」,講難聽點叫「自以為了不起」的心態在寫的,所以語氣上有一種「你們這樣子做都錯了,要像我這樣子才對」的教訓人的感覺。對很多已經知道這些事情的進階玩家跟高手而言,會覺得我的內容不嚴謹而且語氣太差,這點的確是我的不對。

昨天請朋友們幫忙校稿的時候,其實一開始得到的回應大致上有兩種:

1. 「我的相機直出JPG畫質就很好了」、「小CCD、小鏡頭用那麼高畫素是浪費資源」。

對於這些早就知道這篇文章內容,而且還有自己的考量的玩家,老實說,我這篇文章不只是沒有幫助,甚至於是找罵挨。不過由於校稿的人都是我還蠻熟的人,所以他們應該會知道我的意思大致上正確,而自動跳過了文章裡面有問題的細節,只就可以吐槽的部分回應我。

2. 「dpi那一段我看不懂」、「為什麼印出來會有馬賽克」

會這樣回我話的人,才是應該要看這篇文章的人。我很感謝這幾位對電腦跟印刷都沒有概念的讀者,如果沒有他們的話,我可能寫出來的用字會更難懂,而且也不會有像現在一樣這麼多輔助說明用的圖片。

在我逐一修正這篇的內容之後,我把文章貼到mobile01上,希望讓那邊的高手知道,有人寫了這樣的文章,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新手看看。但是由於我在文章的前面並沒有加上目標族群,而且語氣看起來又是一副在教訓人的樣子,所以還蠻多人出面圍剿我的。雖然這麼說很奇怪,不過我被圍剿的很高興,這表示至少這些高手有把整篇文章看完。

在01上面,得到了一些新的回應,是我在原來這篇文章中沒有仔細說明的,我就集中在這裡一起補充說明我的想法吧。

1. AlexHsu「我的Finepix S8000FD號稱800萬畫素,解析度可達3264 x 2448,實際上,卻只有1500條不到的”解像力”」

我雖然知道這件事情,但是連我自己都沒有測試過自己的TZ1跟TZ3,所以也不知道實際的有效畫素有多少。考慮到現狀在螢幕上觀看的時候,絕大部分人的螢幕都沒有2M,超過的都得要用縮圖來看,我認為解像力這點會被「縮圖無爛圖」給抵銷掉,所以我不計較這點。而糗對於會需要這篇文章的數位相機新手而言,比起CCD的解像力,我想阻止他們用數位變焦跟強制補插點的重要性,遠遠的更重要。基於這些原因,多講了也只是多增加新手的困擾,所以我才決定整個略過這部分不談。

2. SH Chiu「我不需使用到1000萬,因為又不作大圖輸出,沒必要浪費硬碟空間」
digitalhunter「一般桌上使用的monitor,我覺得2x吋就是最佳的size了。以這點考量,會需要超高resolution的照片嗎?」
我的考量不是在印刷,而是在更遠的將來。

2000年,我的相機有1.3M像素,只能拍1280*960的照片。因為我於手中那兩張加起來只有24M的記憶卡,有好幾次都被迫調低解析度拍 640×480,現在看起來真的覺得好可惜。這樣的可惜,現在還只發生在640×480的照片上,但是等我哪一天換了1920×1200的螢幕之後,連 1280×960的照片都不行了的話,感傷只會更深。

沒意外的話,螢幕的解析度只會越來越高,但是如果使用方式不變的話,螢幕大小應該會被限制在24″~30″之間。但是人類的眼睛可以輕易的分辨 300dpi以下的印刷品質,也就是說螢幕很有可能在尺吋沒有辦法更大的情況下,逐漸提高到300dpi的水準。以24″螢幕來說,300dpi的話差不多是5760×3600,也就是20M像素。現在高檔相機留下來的千萬畫素照片,到時候不擴大顯示的話就只能覆蓋1/2的螢幕,跟現在用19″螢幕看 1024*768的圖感覺差不多…

當然這件事情不會這麼快的到來,可能是十年後,可能是二十年後,但是「現在」可以保存的回憶,過了就留不下來了。在這個拍照可以不用受限於記憶體容量的時代,我不希望類似我這種後悔的感覺一再重演。

3. 銀牙烈虎「首先是「解析度」(resolution)。解析度是描述影像銳利度和清晰度的用詞,在螢幕上經常會使用ppi (pixel per inch)、而在印表機或印刷上則會使用dpi (dot per inch)」

其實這點在我國中第一次看到跟印刷有關的書的時候,我困擾了好一陣子。在這之前我所碰到所有「解析度」這個字,通通都是在講螢幕。而當我在看出版業界用到「解析度」在描述印刷的細緻程度的時候,我只能想像成「這個詞在不同業界用法不同」。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其實有考慮過要不要將照片尺吋跟解析度分開來說,但是我發現現在一般會聽到解析度這個字的時候,還是出現在手機螢幕、電腦螢幕這些地方,而這些數字拿來描述照片大小是比較容易想像的,所以我才決定這樣子使用。

我知道這樣子可能會誤導新手,但是我認為大多數人接觸到電腦螢幕、手機及相關廣告的機會,還是遠遠大過接觸印刷,所以這部分的說明,我還是只能繼續混淆下去了。

最後,就用paulou的回應,來代替我的結論吧。
話說我也是畢冊編委
不過我沒有您這種困擾
因為我自己是很早就帶數位機到學校 大概是六年前的Fuji F601
所以其實班上照片很多都是我自己拍的 當時也很愛拍就是了
那時候fuji還會補差點謊稱600萬像素,我也是因為記憶卡的考量
不過 我那時候就買複製用的硬碟了,出去拍也就都帶著
還常常用錄影模式紀錄整場系上的球賽
300萬像素的照片其實還算OK
我也甚少開更低的尺寸
當年畢冊編排花去我超多時間的...@@ 三個月之多
班上那種存在感薄弱的人,我還特地約他們出來拍拍照,還換好幾個地點拍..
那時候一次跑3套軟體真是要了我電腦的命...
不過還是很騷包的做了個小icon放在頁面裡
"為什麼數位相機要用最大解析度拍照"

不完全認同的人應該不少
個人狀況是
反正d50也直有600萬(不知道該高興還難過)
開再小也不會省到那裡去...
目前專攻cosplay攝影 請多指教 :D https://www.flickr.com/photos/53610282@N05/sets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