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攝影改變了她一生


wazer wrote:
美是主觀的,作品的好壞卻是客觀的。一個人可以很愛閃光的照片,覺得她很美。但是把它放在阿富汗少女旁邊比較,就是不入流跟自大了。



說真的.....如果沒一大堆文字來說明這張相片,再加上黃框,大家能說出這張美在哪?好在哪?


銀★Club wrote:
說真的.....如...(恕刪)


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是在攝影集裡面,沒有黃框框更不知道國家地理雜誌是什麼。我只知道我看了她一眼就很難轉開目光了,覺得她想跟我說些什麼...但是那東西太巨大了,當時的我無法理解...

這張早就超越了"美"這個字,因為Steve拍到了靈魂。
wazer wrote:
小時候第一次看到是...(恕刪)


你信那位攝影師只拍這一張嗎?

想也知道在難民營拍一堆"有靈魂"的相片,給主編選,然後選這張而已!當時能在這種環境拍照的攝影師,不管選到哪張作品都會成名,因為應該沒第二位攝影師在現場...

國家地理的得獎作品,有關人的部份幾乎都是災難現場,背後都有寫不完的淵源,只是寫實的記錄而已,根本就談不上美感!

想模仿,就必需等災難的來臨...
銀★Club wrote:
說真的.....如...(恕刪)

這張真的..謝謝.不用聯絡.

wazer wrote:
因為Steve拍到了靈魂。

這靈魂長甚麼樣,是高的還是矮的?還是胖的?

============================================================

到五星級飯店,餐廳用餐.
如果沒學過料理.沒上過料理課程就不能評價一道菜好不好吃?合不合自己的口味?
那上到比爾蓋茲.郭董.張忠謀下到市井販夫走卒都不夠格去表示意见想法.
因為他們都沒上過專業正規的料理教育課程.他們都不懂美味是甚麼.只有廚師大廚才配的上來評論這些菜色.
怎麼這些五星級飯店餐廳,沒有在門口掛牌"本店只招待研習料理課程6年以上人士".

會彈鋼琴的小孩才有氣質,不會彈鋼琴的小孩就沒有氣質.
小提琴大師拿史特拉第瓦利的名琴.彈奏小蜜蜂,三輪車就會變的比較好聽?有深度?有靈魂?
搖頭.
這也是我之前有過的想法。
看著朋友不斷追尋著大景、跟著攝影老師跑透透。
總覺得照片很美很美。
又覺得對方似乎追景追得太過忘我了。
後來慢慢的自己又能釋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拍照想法,
千遍一律的照片肯定世界上都有,
但是友人說雖然景都一樣,但是自己拍出來的當下FU是不一樣的。

照片拍出自己想要的感覺就是自己喜歡的照片。
我個人認為啦~~這種主觀觀念沒有對錯。


My:https://www.flickr.com/photos/91111420@N05/

locuscc wrote:
可能我表達得不好這...(恕刪)


這種事有什好疑惑的?

「大賣場是不展示高檔藝術創作的鑽石作品的」

拿相機的人多如牛毛
來網上分享的多如過江之鯽

說白點
這些被你看到的人,九成九
都是很平常的攝影愛好者

會讓你讚嘆的
只有那百分之一不到的人
只是這些人是很少出現在「網路」上的

「就我在網路上所看到的
台灣攝影圈這整個社群
所呈現出來多樣性與原創性是不足的」

你這般期待
是善意的
但是不切實際的

網路本來就是極端大眾的平台
你期待在很大眾的平台上看到「多樣性、原創性」
是找錯地方






銀★Club wrote:
你信那位攝影師只拍這一張嗎?

想也知道在難民營拍一堆"有靈魂"的相片,給主編選,然後選這張而已!當時能在這種環境拍照的攝影師,不管選到哪張作品都會成名,因為應該沒第二位攝影師在現場...

國家地理的得獎作品,有關人的部份幾乎都是災難現場,背後都有寫不完的淵源,只是寫實的記錄而已,根本就談不上美感!

想模仿,就必需等災難的來臨...)


這就是我說的自大了。不管是哪個經典大師,都是拍了很多張才抓到最完美的一刻,就算是布列松也一樣。鄉民們沒有藝術相關的訓練,卻指著大師鼻子叫陣...這就是台灣的美學教育。國家地理大部份的作品不只是災難現場,你可以去他們的Instagram看看。你說的是戰地記者,那則是另一個層面。看不懂可以多看多聽多想,這些人被叫大師不是白叫的。

沒有藝術相關的訓練,卻指著大師鼻子叫陣-這就是台灣的美學教育...各位慢慢扯吧,我不浪費時間奉陪了。
wazer wrote:
你說的是戰地記者,那則是另一個層面。


阿富汗少女,的確就是戰地攝影記者拍的!是誰先拿這個來說嘴?
這一篇大家的回覆討論讓我想到「食神」



史蒂芬周大徹大悟之後所說: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


最後,一碗黯然銷魂飯(也就是常見的叉燒飯)也能讓嚐遍天下美食的評審感動到留下一行清淚........


我相信每張照片背後都有一顆「心」。

有些人拍照是為了成名

有些人拍照是為了賺錢

有些人拍照是為了好玩

有些人拍照是為了紀錄

有些人拍照是為了工作

那顆「心」越純粹,那張照片就越有靈魂。

至少我是這樣相信的。
之前國家地理125週年展,這張有被展出
說真的,之前看雜誌上面的這張圖不會有太多特別的感覺
但親眼見到這張放像的大圖真的有股強大的震撼力讓心頭為之一震
這時候我才覺得,喔,原來這張圖會被傳頌是這樣
人說 PHOTO SPEAKS
好的相片不需要解說,自有一股力量
背後的故事不過錦上添花

據說這攝影師除了這張,並沒太多為人所知的作品
不過有這麼一張,也夠了


銀★Club wrote:
說真的.....如果沒一大堆文字來說明這張相片,再加上黃框,大家能說出這張美在哪?好在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