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閃燈原理: ETTL, GN 值 與 ISO,M 模式與自動閃

很清楚標明是轉載的 我不是作者 我只有一支壞掉的 580 啦!

我就是看文章有這些敘述 我才這樣故意轉載 來看高手過招啊

也有請作者來回復 又不是 PO 就閃

您也可以針對主題 或 我的問題回復 讓大家佩服看看.

光笑沒對討論主題有貢獻度耶!


roachc wrote:
其實看到開版這些話,...(恕刪)

roachc wrote:
其實看到開版這些話,我笑了!
『業者的官方資料說明中都有相當大的出入』
『網路流傳的錯誤論述也被當成真實理論』
『以正視聽,端正風氣』
-----------------------------------
這一回我來談關於閃燈的原理與光圈快門和ISO的關係,
閃燈原理在許多網路流傳資料,甚至業者的官方資料說明中都有相當大的出入,
也就是一般攝影愛好者所難理解的地方,因而也使得運用閃燈自如成為一項難以達成的技術,
很多人也就以背數值,記參數,拼拼湊湊的印象,對閃燈也產生了畏懼感!
甚至網路流傳的錯誤論述也被當成真實理論.
所以我特別要介紹確實的閃燈運作原理,以正視聽,端正風氣,讓大家更能運閃自如!!
‧‧‧(以下略)‧‧‧
玩攝影嗎?歡迎來 iCanon 交流喔! http://www.icanon.asia
感謝分享啊!

那下次又遇到我的 580EX 一些插孔的橡膠皮蓋 沒蓋好 (常有不小心打開 塞不回去)

要想辦法蓋好 塞好了 以免被慘電


jenhoxen wrote:
外部电源只是直進式插孔,並没有螺旋可以閉鎖,當接口附近累積夠多水量開始往内滲時,电流會不會導出来,没人知道。

我同事以前是被510V的电包电過。
玩攝影嗎?歡迎來 iCanon 交流喔! http://www.icanon.asia
binglien wrote:
您也可以針對主題 或 我的問題回復 讓大家佩服看看
光笑沒對討論主題有貢獻度耶!

看到這些話:是您 binglien 親自說的沒錯吧!?

我已經大笑不止了

請問 binglien
您這個問題從哪裡來的?


這一篇算不算回復您的問題?

roachc wrote:
看到這些話:是您 b...(恕刪)


很明顯的 小弟是還沒看到您 46 那樓? 有甚麼特別好笑的?

中午沒有很多時間看樓的

您的回答更清楚啊!

那麼誤觸 摸閃燈的熱靴接點 左右一起摸到

就會電到人嗎?

玩攝影嗎?歡迎來 iCanon 交流喔! http://www.icanon.asia
binglien wrote:
摸閃燈的熱靴接點...(恕刪)

閃燈的熱靴接點,
早期高壓觸發閃燈的年代,
是有這個危險性,
但是這種閃燈二十幾年前就早已停產了

目前的閃燈熱靴接點,
全部都是電子式觸發,
觸發點電壓最多等於閃燈供電電池電壓
目前最常見的是四顆乾電池串連的 6.0V,
比汽車電瓶還低,
摸了也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上頭幾位討論的是「外接電池包的高壓 330V」,
能外接電池包的閃燈才會有(應該說:才會外露),
不能外接電池包的閃燈,
其高壓電密封在機殼內根本摸不到,
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

至於閃燈上的外接高壓插座(下圖的 10.):


打開蓋子後往內看,
那支高壓接腳(接到高壓電容)比較短,
深陷在凹槽內,
除非故意拿工具去碰觸,
人手(嬰兒手指)是絕對碰不到的,

至於電池包上的高壓插頭,
上面已經有貼圖出來,
金屬部分也是深陷在凹槽內,
除非潮濕漏電,
否則單純觸摸也是摸不到金屬部分的。
綜合回答幾位朋友提的問題,

我是學電機的,電子電路與控制都是我專精的項目!

1.閃光燈管,發光或是度量能力強度,叫做功率(單位是瓦特W).

瓦特是瞬時的度量刻度,與時間是無關的.

閃光管發出多少有效能量,叫做效率,通常不會很高,電能轉換為光能,本來就不會是高效率的轉換.

所以頂多閃光管瞬時電壓乘上電流再乘上低效率,發光的結果,不過就是幾瓦特的[功率].

2.給予閃光燈管發光的電力是高壓電,非常高,是以KV(千伏特)來計算的,查過廠商資料,最低都要上千伏特,
設計上,閃光燈內是以數顆電容與高壓二極體,與一組電子開關電路組合成[倍壓電路]對每一段電容器充電,

3.控制發光強度的電路,是一顆高壓電子開關(高壓電晶體,或高壓FET,更大型的也會用IGBT),這個強度是具有時間參與度量,比如說全功率輸出,就是將電容器在可能的放電時間內都將能量釋放給燈管,
要控制輸出能量就要在電容釋出適當能量之瞬間將此電子開關[開路,off],這是最簡單且有效的方式,

4.上述3,也可以在充電時僅充部分能量(電容器端電壓會低),然後閃光時將電容儲能釋放給閃光燈管,
這樣控制的方式,目前大多都不再採用,多改以3的方式來控制了!

5.以電容組數量來控制閃燈出力,就是倍壓電路會對幾組電容充電,閃光時控制投入的組數,以使閃燈放電時間有所不同,來達到控制出力之目的,這也很少用了,因為電容會增加非常多顆,沒經濟效益,

6.閃光管出力標示,一般還是以瓦特(W)來標示,不會是[GN]這樣標示,GN不代表科學的度量單位,瓦特才是科學度量單位,

7.GN是在適當條件下(非絕對要ISO100,擴散角度多少),從來沒有科學單位定義過GN值,是業界,與使用者,對於拍照使用閃燈上的一種標示協定方式而已,

8.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設定的條件下定義GN值[這個條件下可以固定某些不變動的項目,比如ISO,比如投射角度],當然也能標示出GN對照表,其目的是在選擇光圈與距離時有參考依據,而暫時無需考慮其他沒變更的因素!

9.GN,Guide Number,本來意思就是一組參考數值,是基於便利拍照使用閃燈時,距離與光圈組合和閃光燈(手動)可快速參照選擇設定的一種參考數據.



jenhoxen wrote:
推這句其實有一句成語...(恕刪)
curtiswang77 wrote:
1.閃光燈管,發光或是度量能力強度,叫做功率(單位是瓦特W).

底片(感光元件)受光,
是隨時間而累積的,
閃光燈管的『功率』根本不是重點。

curtiswang77 wrote:
2.給予閃光燈管發光的電力是高壓電,非常高,是以KV(千伏特)來計算的,
查過廠商資料,最低都要上千伏特,

『查過廠商資料』????
您自己看圖吧!


一開始就偏離了,其它的?......沒興趣反駁!
curtiswang77 wrote:
我是學電機的,電子電路與控制都是我專精的項目!

1.閃光燈管,發光或是度量能力強度,叫做功率(單位是瓦特W).

瓦特是瞬時的度量刻度,與時間是無關的.


你還是砍掉重練比較快,回去那個網站當頂置高人,別搞笑了


瓦特(符號:W)是國際單位制的功率單位。瓦特的定義是1焦耳/秒(1 J/s),即每秒鐘轉換,使用或耗散的(以焦耳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日常生活中更常用千瓦作為單位,1千瓦=1000瓦特,又可寫作為「瓩」。在電學單位制中,瓦特相等於1伏特·安培,但不是伏安(VA)。瓦特只用來表示交流電的實功率 (P),伏安用來表示視在功率(S),兩者的比為功率因數。




curtiswang77 wrote:
7.GN是在適當條件下(非絕對要ISO100,擴散角度多少),從來沒有科學單位定義過GN值,是業界,與使用者,對於拍照使用閃燈上的一種標示協定方式而已,

8.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設定的條件下定義GN值[這個條件下可以固定某些不變動的項目,比如ISO,比如投射角度],當然也能標示出GN對照表,其目的是在選擇光圈與距離時有參考依據,而暫時無需考慮其他沒變更的因素!

9.GN,Guide Number,本來意思就是一組參考數值,是基於便利拍照使用閃燈時,距離與光圈組合和閃光燈(手動)可快速參照選擇設定的一種參考數據.


GN確實只是一個公式計算的數值,可以採用不同單位標示;然實務上如果硬要忽視業界沿用多年的標示習慣,其結果就是各自表述、失去辨識的意義,使投機廠商得利

而且一般人最常用的照射角度是105mm嗎?用望遠端標示,便利性在那裡

==================================================================
前面我說有人被電過,好幾位婉轉表達現代閃燈設計"不太可能發生"的意思
就用照片來說明吧:下圖是當時配備的現行版本,接口是相同的,向上開口的平面多孔圓形插座,電極在擋板下方不遠處;平時觸摸到接口表面是不會觸電,但經過頻繁使用(個人推測,裡面的電極被拔往上一些)之後再遇到潮濕,就符合挨電的條件了

curtiswang77 wrote:
2.給予閃光燈管發光的電力是高壓電,非常高,是以KV(千伏特)來計算的,查過廠商資料,最低都要上千伏特,
設計上,閃光燈內是以數顆電容與高壓二極體,與一組電子開關電路組合成[倍壓電路]對每一段電容器充電,


先前有查過常用的機頂燈的燈管工作電壓,依型號約在200v~600v之間,目前看來應是300v者居多。另一個可以觀察到的,是早期鏡間快門鏡頭,X接點都可以耐壓到300v。但現在閃燈主流設計都是低壓觸發,所以舊型閃燈要接上現代機身,要特別注意高壓問題,避免發生高壓直接灌入機身。


curtiswang77 wrote:
6.閃光管出力標示,一般還是以瓦特(W)來標示,不會是[GN]這樣標示,GN不代表科學的度量單位,瓦特才是科學度量單位,

7.GN是在適當條件下(非絕對要ISO100,擴散角度多少),從來沒有科學單位定義過GN值,是業界,與使用者,對於拍照使用閃燈上的一種標示協定方式而已,

8.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設定的條件下定義GN值[這個條件下可以固定某些不變動的項目,比如ISO,比如投射角度],當然也能標示出GN對照表,其目的是在選擇光圈與距離時有參考依據,而暫時無需考慮其他沒變更的因素!

9.GN,Guide Number,本來意思就是一組參考數值,是基於便利拍照使用閃燈時,距離與光圈組合和閃光燈(手動)可快速參照選擇設定的一種參考數據.



您談的是電學上功率的問題,但GN值是攝影上的計算題。

GN的定義很簡單,就只有 光圈X距離

標示一個在105mm下測得的GN,讓人感覺這顆閃燈很有力,一但用在105mm以下的鏡頭要增加光線照射面積時就會面臨換算上的困擾。當然若你想營造spotlight的效果來突顯主題,那又是另一回事。

這也是我和樓上幾位先進在講的,早期閃燈為何都用35mm的涵蓋角度為GN標示為基礎,它就是一顆通用鏡。

既然是攝影上的計算問題,您就能理解若每個人都在自己設定的條件下談GN,會發生什麼問題。


順道加碼說明:

GN的定義 光圈X距離
EV的定義 光圈&快門 組合

這二者的整合就是閃燈攝影常聽見的 "光圈控制主體亮度,快門控制背景亮度" 的緣由。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