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802 wrote:這個例子,剛好解釋了所謂的光學理論,"片幅越小,景深越淺",因為此時是假設其他條件完全相同(包括鏡頭的焦段)。 這不是光學理論景深計算器使用最大模糊圓去計算,絕大多數人都忽略掉最大模糊圓公式的先決條件,就是「把底片都放大成相同大小來觀看比較」。1.放大成相同大小這時片幅小的放大倍數比較大,片幅大的放大倍數比較小,放大成相同大小後,最大模糊圓的大小還是相同。2.觀看比較這種用放大後觀看比較方式來討論的景深,跟鏡頭光學特性(光學理論)完全無關。
fake802 wrote:這個例子,剛好解釋了...(恕刪) roachc wrote:道理就是景深計算器使...(恕刪) 謝謝大大們釋疑,這點瞭解了,所以D7100的DX片幅,跟內建1.3倍裁切景深就相同了。
roachc wrote:這不是光學理論 景深計算器使用最大模糊圓去計算,絕大多數人都忽略掉最大模糊圓公式的先決條件,就是「把底片都放大成相同大小來觀看比較」...(恕刪) 最大模糊圓,片幅不算是基本的光學理論的話不然大大就請您指教一下,這應該算是哪部份的理論?我頂多可以聯想到...人眼理論?
lowt865162 wrote:所以D7100的DX片幅,跟內建1.3倍裁切景深就相同了。 這是指直接看底片,或者螢幕上 1:1 檢視,同一支定焦鏡,同一光圈,同一拍攝距離,拍出來的景深,不管是 FF、APS、APS再內建1.3裁切,景深(前後清楚)範圍都相同。若是像 最大模糊圓 的定義:放大到相同大小的相片來檢視因為這三者放大倍數不同,景深結果則不同。
fake802 wrote:最大模糊圓,片幅不算是基本的光學理論的話不然大大就請您指教一下,這應該算是哪部份的理論?我頂多可以聯想到...人眼理論? 借用別人的圖:光學理論就是左半邊:實物 → 鏡頭 → 成像這部分才算光學理論。至於成像的位置您要使用多大的底片?然後放大成多大的相片(螢幕)以人眼檢視?底片 → 放大 → 相片(螢幕)這部分不應該跟「鏡頭的光學理論」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