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為什麼現在的風景照片都是合成照(HDR)?

用HDR、搖黑卡、篇光鏡等技巧
只要不過度,出來的影像反而更接近人眼看到腦袋後製的感官影像!

podman wrote:
為什麼現在的風景照片...(恕刪)



因為大家喜歡看




為什麼喜歡?因為人眼的動態範圍是20EV

而相機不過只有+-2而已

即使是HDR之下的照片也不見得是所見極所得

而拍照的目的不就是希望讓美景重現嘛?



老話一句 ~

合成 HDR 都沒問題 ~

只要沒被看破的話~~~~


podman wrote:
為什麼現在的風景照片...(恕刪)


亮度太過於平均感覺像卡通不像風景照....
直接按下快門得到照片,只是相機看到,跟人眼看到的,差別很大。

我想,攝影技術的發展,應該是出自於改善畫面,讓它變得更好的善意。

用得好不好,是人,不是技術本身。

我的觀念是

要批hdr不好的,可以先把hdr練得出神入化,再去指導別人。

要批黑卡不好的,也可以先把黑卡練得出神入化,再去指導別人。

像我只是拍比基尼美女,所以,對任何我不擅長不了解的事物,都是保持敬慕之意。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lee1024 wrote:
後製的歷史很久遠 可.zone system 差別是以前用暗房..(恕刪)


要澄清一下,Zone System跟HDR是兩回事

Zone system是將色階做精確的定位,這是"目標"
HDR是將高光與暗部作拉回動作,這是"手段"

要做到準確的Zone system,不見得要用HDR
HDR的結果也未必是標準的Zone system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Herman老師 wrote:
直接按下快門得到照片...(恕刪)

Herman老師說的真是深得我心啊....
01相機板這樣的後製筆戰文都快變月經文了
實在不需要吵這個的啊...

假設世間都如各位01大師都討厭後製、HDR等等的作品
那些絕對也是經不起考驗的庸俗作品
各位大師不屑後製的純粹無華大作絕對能流傳後世,豈不更好!

但是世事是這樣絕對的嗎?

我真的覺得就如Herman老師所說,有些事不是自己的好惡來判斷優劣
而是我們能理解跟精通的領域實在有限
假如真的能夠自己學習這技術跟領域,甚至看過真正HDR後製高手的作品
能夠努力到相同的程度,我覺得才有批評的價值

不然說句實話,實在是眼界太低跟畫地自限的可悲心態
最好的照片就是"底片"拍出來的,不失真。
數位的再怎樣也是會失真
現在市面上都強調數位攝影婚紗甚麼的
一般民眾孰不知其實最美不失真的相片,就是用底片照。
用底片照出來的相片,拿才是真本事喔~
不過成本可就高多了.....
就當後製只是一個工具一個添加物而已...

要比喻的話...

有的人吃辣,有人吃原味,喜歡大辣的加越多辣椒,
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嘛!!他還是在吃飯阿~不是嗎?

時代在變~思維也要變~當然你也可以堅持你的路數~但不一定要否定他人
會有這種疑問, 或是極度不喜歡HDR的人我想是有一種情感或是根深蒂固的觀念, 以前電腦技術不發達的時候要在高反差的環境下取得一張曝光良好的照片相當不容易, 沒有一定的技術想必也只能望景興嘆

而現在拜數位影像發達之賜, 高反差再也不是問題, 不用精巧的黑卡技術只要多張不同EV影像疊合即可得到
更勝黑卡的效果, 雖然簡單方便, 但這叫在黑卡上下功夫苦練的前輩們情何以堪, 同樣是高反差的環境, 以前要靠多少的練習經歷才能得到一張完美的照片, 現在卻只要簡單的包圍曝光然後回家疊起來就可以取得, 這似乎是間接的否定了他們的練習成果

我只能說這個是時代推進的眼淚,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在發生, 但希望各位能以廣闊的心態去接納這些新事物; 攝影是記錄還有創作的手段, 若欲以目前的相機精準的傳達人體細緻的思考與情緒想必是不可能的, 這有賴適度的前製後製才能讓畫面更加貼近攝影者的心; 若因為一些情感包袱而不肯接納新事物, 變成讓機器決定你能擁有哪些畫面, 那這樣是不是永遠無法更貼近攝影的初衷呢?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