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Photo wrote:
評審當中.張照堂住台北. 王古山新北市. 張照煥住新北市. 葉裁住新竹北埔. 楊雅婷桃園....
靠. 要認識這些評審得南北奔波. 要內定真是跑很遠
一一認識倒是不容易,不過有個叫攝影學會之類的,就簡單多了……
其實國內這種學會一方面有人在開發攝影技巧與題材,但也在大量複製這些技巧與題材。
所以是創意?是抄襲?的確很難論斷。
大量作品不易即時判斷,但對進入決選的作品,評審是有必要做基本查核的。
記得去年北海岸的礦火捕魚有上國際(忘了是 Nikon 年曆還是國家地理),今年該類作品大量出籠,很多也拍得很棒,不過,大概難再有機會受青睞了。
國內的比賽也要有這樣的結果才能服人。
至於造假事件,今年國家地理也發生,事後他們也出面說明這是人為安排的,對事件如何處理就看主辦單位,但是得要找出方法杜絕再發生。
不過,我對國內這種一次性的比賽活動,認為根本不會記取教訓做為未來改善的借鏡。
TaiwanPhoto wrote:
靠. 要認識這些評審得南北奔波. 要內定真是跑很遠...(恕刪)
內定這種事該怎麼說呢…
信者恆信,不信者,說破了也是不信。
有些協(學)會也是這樣,會內人士熟悉到一定程度後就看破這些不參賽了…
因為光看構圖、評審,就知道會上的是哪些人,又何苦做白工…
評審也有構圖喜好,有些人也得罪不起…
這些都是虛空的,但就是有人窮畢生精力在追求那個虛,看不透…
至於跑很遠…這年頭網路交流那麼發達,圈內輩份+不成文規定,很奇怪嗎?
這棟樓的情況是怎樣我不清楚,但要說沒暗盤,那照片也瑕疵得太明顯了…
喝謊言欺瞞奶水下成長的孩子,不容易相信外界的真相。
說別人不敢面對二戰罪行,自己不也竄改戰史教育孩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