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M模式和AV模式的真正意含?

scorpious1102 wrote:
我覺得不需要去硬去琢磨別人的用法或文字上的定義....
當你有一天發現
你用A拍不出來你想要的感覺時,你就會去用M.....
多嘗試多拍不同的東西,就可以慢慢體會各模式的差異


從頭看到這感覺這回應最中肯=]
有人偏好A模+AE-L
有人覺得M模固定數值比較好
這些都無所謂
目的還不都一樣只是為了得到固定的曝光?
爭論哪個快有什麼意義嗎?
再以電腦快捷來舉例
或許快捷鍵確實快
但有人就是天生快手,管他要不要用快捷
個人喜好不同
再舉個例,世紀帝國大家都玩過吧?
很多高手致勝的關鍵之一就是發展迅速
身旁朋友很多都會背快捷,我也不例外
但有個朋友快捷都根本懶得背
但發展速度並不慢於我們這些背快捷的傻蛋
為什麼?因為他手速真的是他X的快,看他玩我都覺得手很酸了
但這有什麼差?最終目的還不都一樣?
玩得開心就好
拍照同理,能拍出心目中理想照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還有..斷章取義真的是不太好
仔細看完整段句子,思考片刻
不用只針對某些用字遣詞鑽牛角尖
或許這項就能避免些不必要的誤會了


風輕揚 wrote:
認真的????變更I...(恕刪)



有時侯我很好奇,多少人真的認真去多拍幾組,比較不同ISO值,在實際拍攝各種場合

那種「差異」有多少?

然後有差異「比較的出來嗎?」

比較的出來,有「很明顯嗎?」


明明已經日落黃昏,還堅持用低ISO來拍,只為了「保持心中理想畫質」

手震了、晃到了、對焦沒對準

在一定程度內,感光度高與低的細微差別,也許不放大看,還真難看出來

但上面三個造成一張照片完全失敗是「一眼看的出來」


拍照,如果不是拍出「曠世巨作」,在乎多少ISO值表現多好,我認為沒這必要

在我看來,只是有時侯某些極端的人心裡「潔癖」作祟而已



另外補充,誰說「低ISO值」表現一定比「高ISO值」好?

請參考這篇

引用裡面的結論:
結論
ISO 160 320 400 640 800 1250 表現的特別突出(以線性ISO來看的話)
ISO 125、500、1000特別爛(以線性ISO來看的話)


看原文裡頭會發現,ISO640可比ISO125「還要好很多」

甚至ISO800還比ISO500還要好,

用ISO1000還不如使用ISO1250


以上,只是回應某些論點「只要低ISO,畫質一定好」

多少人真的認真了解自己手邊的機器,然後以一些簡單的概念就可以套用全部

還有,這只是一些實驗數據,還是想多說兩句

從這些數據當然看的出有差,只是這些差別

「看的出來嗎?」
「看的出來,明顯嗎?」
「看的出明顯,重要嗎?」


maynsuki wrote:
有人偏好A模+AE-L
有人覺得M模固定數值比較好

像一些有 PASM 的 小DC, 並沒有 AE-L,

那就得自己把 P,A,S 參數記起來, 到 M 去轉.


說到這個 P,A,S copy to M, 就不能不提一下 PENTAX K-r..

它那個 綠按鈕, 可以設 P,A,S 其中之一 copy to M .


用 M 操作時, 有這種 function Key 超方便...
Pentax K-r 的綠色按鈕設計真是獨特

感覺上很實用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
手震了、晃到了、對焦沒對準


這是個人技術問題,
跟選擇自己操控 ISO 與否無關,
如果你沒有辦法自行選擇 ISO 的同時還無法保持不手震, 不晃到, 對準焦,
那是你技術問題.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
在一定程度內,感光度高與低的細微差別,也許不放大看,還真難看出來

但上面三個造成一張照片完全失敗是「一眼看的出來」


在一定程度內, 手震了、晃到了、對焦沒對準, 也是看不出來的.
震到, 晃到, 沒準到看得出來,
技術問題.

該拉高 ISO 的時候還是要拉高,
但是你說 ISO 的差別你看不出來,
你認真的??
看不出來?

我覺得M模式是讓自己有更寬廣的揮灑空間,
可以決定所有的條件,讓拍攝出來的照片達到自己想要的風格,

如果相同的的構圖,相同的機器,不同的二個人用M模式,
拍出來的照片,也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二張不同風格的照片,
這應該是M模式的樂趣。
換作是相同A或S模式,也許就是二張很相似的照片...

活用各模式,才是拍照的樂趣所在,
在戶外拍小朋友時,用M模式必須要大量設定時,
可能會錯過很多精采照片,這時候A模式或是S模式,
可以讓拍攝更迅速的進行,何樂而不為???

出門逛街、聚餐...花大把時間在設定相機拍照,
朋友會不會覺得,你到底是來外拍還是來跟我們聚會的???
Cudacke Dees wrote:
這是個人技術問題,
跟選擇自己操控 ISO 與否無關,
如果你沒有辦法自行選擇 ISO 的同時還無法保持不手震, 不晃到, 對準焦,
那是你技術問題.



在一定程度內, 手震了、晃到了、對焦沒對準, 也是看不出來的.
震到, 晃到, 沒準到看得出來,
技術問題....(恕刪)



我也貼了一些資料,想讓某些論點的人了解

不是真的ISO越低越好,以5D2來說例子如上

為了讓些微畫質影響,而改用較慢的快門之類的

我不認為「畫質」與「拍照的方便性、機動性」

畫質應該擺在前面


我可沒說「高低ISO」畫質看不出,在某些「觀看照片的場合下」

ISO400/800,很可能「直覺上看不出來明顯的差異

但快門差了一倍,可是有明顯的差異



你相不相信,有些人還不了解安全快門是什麼

寧可用低ISO,要求心中所謂的「純潔無瑕」的照片

也不去注意手邊的快門夠不夠,然後一昧用大光圈拉提昇快門


還有,更不用說他會不會去注意,用最大光圈景深較淺,同時畫質不佳?

就連L鏡也要縮1~2格光圈快現才會最好

有多少人拿了鏡頭,一律用最大光圈去拍,而不在意縮點光圈求較好的畫質?

試問,快門維持不變的情況下,你會提昇ISO值,用縮點光圈來求畫質較佳

還是會降低ISO值來用最大光圈來拍?

或是「真的」要求最高品質,又縮光圈、又降低ISO值,然後上腳架

來求一幅「曠世巨作」



最後

我看不大懂你貼那張照片的用意是什麼,可以試著解釋一下嗎這跟你的論點之間

有什麼關係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