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構圖?

最近攝影史上最貴的照片又換人了,Cindy Sherman的Untitled #96以389萬美金賣出。詳細的照片請看下面的連結
http://www.popphoto.com/news/2011/05/cindy-sherman-print-sells-39-million-auction-highest-ever-photograp
這張照片為何可以賣出這麼多錢?是構圖很好嗎?構圖好就有機會上拍賣場給人拍賣嗎?
不論是否有市場炒作,單從構圖來看,可以請構圖的高手們分析一下,這是什麼構圖?構圖分析完了,可以告訴我們Cindy Sherman是在拍什麼?構圖不好就不是一件好作品嗎?講構圖的書這麼多,看完之後你有辦法變成Cindy Sherman一樣可以有給人炒作的機會嗎?
美國攝影大師Edward Weston說過,師跟匠的差別只有思想上的不同。
最後大家來看一下史上最貴的十張照片
http://meirixiaochao.blog.163.com/blog/static/116862795201142662959916/
知識淺薄, 不敢論斷大家的想法, 只提出幾點希望能讓喜歡動腦的大家娛樂一下

就我個人(老芋頭?)的感受;
覺得現在大家喜歡的照片, 光影與色澤的比重實在太過; 太精緻;太強烈(太暴力?)

我這裡要說的不是Smith, 不是Frank 不是Hass.....不是那種個人更為鍾愛的人物情感
而只針對大家在這裡提及的較為純粹的美感; --如僅只地景線條與色彩, 夠單純了吧

例如 Franco Fontana 的作品, 一樣濃重的色塊, 一樣幾何的線條, 一樣強烈的光影

試想一下把他放大成適合您家客廳整面牆的大小,
然後您每天都會看到它, 過個五天, 一個月,三年,十年, 五十年
然後再設想現在網路上那些令人屏息的[美照], 你可以掛多久而不覺得抓狂

我相信他在田野拍照時應該不會拿尺或測量儀丈量比例, 但他會等, 會等時間,會等天氣, 會等季節
而且我猜他K過的藝術理論書籍比我們多的太多, 這就是構圖, 不管是不是事後諸葛,

..........................................................................
如果有興趣, 我還有幾個有意思的想法讓大家動動腦

如果人的眼睛是長在上下, 而非左右(依然有測距的功能) ---> 所謂的黃金比例還會寬大於高嗎?
如果人會飛翔或漂浮, ---> 所謂的安定構圖還會讓人舒服嗎?
如果人是夜行動物 ---> 濃重陰鬱的色塊還會令人不安嗎?

manabu2 wrote:
講構圖看起來有系統,畫上線看起來最有說服力。
反正這是最容易理解,又最容易被市場所接受的...(恕刪)



是啊,想當初我還是初學者的時候,我也覺得這種書很讚,一目瞭然,好像看完之後我也變成專家了...

可是呢,如果現在問我的意見,我會覺得,只要能夠把一招井字構圖法融會貫通就已經非常足夠了,至於其他的,不如找些優秀作品,直接看別人怎麼拍比較實際一點。

我覺得,真正的構圖,並不是用畫線這麼簡單的方式可以表達(甚至是可以分類)完整的,因為它是從你怎麼看到一個景,一直到你怎麼把這個景拍成照片,這一整套思考過程當中的一部份,你不可能真的可以把腦袋裡面在想的一整坨東西,分割一小塊出來,然後說:「這一塊就是構圖。」

至少在你拍照的當下,你眼睛看的、腦子想的一定是一個整體的畫面,我不相信有人的思想像電腦程式一樣還能「分割」,先來看畫面上的東西要如何布局、再來看光線如何安排、再來看色彩如何調和、再來看...。當然,要把腦子想的東西分割出來也不是真的不可行,攝影上至少有一部份的領域是可以、而且必須這麼做的,例如商攝、棚拍等等,因為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你可以、而且必須事先規劃好照片要拍成什麼樣子。

離開了人工控制的範圍,你在可能只有幾秒鐘那麼短拍照時間裡面,你腦子裡面要處理的資訊量恐怕是開車時的好幾十倍,真的有人能夠去思考那些構圖理論嗎?當然,訓練有素、身經百戰的攝影師或許可以,因為大量的拍照經驗,在他們的腦子裡面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圖庫,所以反應可以非常快,但是平凡如你我者,拍照時腦子裡面除了井字構圖、對角線構圖等基本法則之外,恐怕不可能塞得進其他的東西,除非你可以氣定神閒架著腳架慢慢磨... (噢,對了,風景攝影就是可以架著腳架慢慢磨的那一類。)

就因為構圖是只在「有限範圍」內去探討才有意義的東西,所以我覺得真的要認真去討論如何拍出一張好照片,就如 manabu2 大大所說,還是以閒聊的方式最合宜,因為這樣才有辦法把屬於「腦袋裡面」的東西表達出來。只不過......閒聊嘛,這種東西是沒辦法做成有系統的「學問」的...



manabu2 wrote:
攝影師之心同一個作者,在台灣打響名號的攝影師之眼我也是超推薦的!
不過談測光那本就還好而已:P...(恕刪)


嗯...這個我也有同感... 三本書我都有買,但是談測光那本我只大略翻了幾下就收起來了,因為光是看到那一大堆方塊圖、再看到那一大堆數字,我就完全看不下去了......

Micheal Freeman 的書內容都很札實,而且作者本身涉略滿廣的,可以學到很多攝影技術之外的東西,可惜就是寫得太「教科書」了...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會吐不會醉 wrote:
最近攝影史上最貴的照...(恕刪)


沒人說,構圖好就可在拍賣市場賣出作品
沒人說,看了書(即使看完所有的攝影書)就會成為大師讓人炒作(這跟是否有人炒作,是二件事,不辯自明)

好,這張無題96號作品,如果那位人物不是對角線安排,而是放在下方三分之一,左右跟畫幅平行,
眼睛也閉著,會是更好的作品嗎?應該不會吧!
你能說這作品「沒構圖」這個元素嗎?
你確定作者在拍攝時,「根本、絕對」沒想過「構圖」這件事嗎?

那這原作的構圖,就是好的構圖,至少沒什麼好挑剔的。
注意,這樣的構圖,不是這張作品唯一成功(就算只論價格)的因素。

你提出的質疑(你用問號的那幾句,不要又說你不是質疑)全是你自己的想像

質疑一件不存在的事
質疑一件你自己想像的事
不是嗎?

那些大師,在還沒成為大師前,沒想過構圖這件事
沒作過跟我們(你除外,也許你是沒經過這個過程)一般人攝影時作的事,就是把構圖當作一件該注意的事?
一個人每天跟費德勒練球,甚至請同一教練,練得比他用功,也不是成為費
但你能告訴一個學打球的人:根本不必學握拍、不必學各種接球、發球方法,只要去打就好?

說構圖重要,不表示「構圖是一切」「構圖是唯一」,這也是常識。
就像我們不能告訴打球的人,發球是唯一贏球的技術,會發出好球就是冠軍了!

大師是一開始就是大師的嗎?


構圖是個人美學的表現 而美學可以經由學習訓練而來 (好像是參考書序)

樓主為何會那麼care黃金比例 因為比例就是一種美的形式

構圖如果是套圖庫 雖然漂亮(也要有功力拍的跟別人一樣好看) 但意義不大

如果你當下想拍一個畫面 但那個畫面無法套用你知道的構圖 那你怎麼拍都醜的情況下

表示你只會模仿不會自己發想好看的構圖 (像我的情形就是這樣)

例如說 我可以學別人的構圖 大約仿到8成 這8成已經可以讓路人看到就說不錯看

但要自己想好看的構圖 就很難 大多都醜 偶然有平平之作



CINDY SHERMAN 講求構圖?

基本上她不是講求構圖.而是講求無可救藥的創作裝扮自戀^.^ 她的攝影作品連續創下拍賣高價是在於她的攝影創作與一本本有概念的攝影專集出版且至今年仍有新的整體攝影作品出現.這也是因為其有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一直不間斷的創作.到ART MARKET 才會有人捨得花近四百萬元美金購買她的親放UNTITLE #96, 而至今仍有源源不絕的攝影作品才是吸引有錢的藏家願意投資. CINDY SHERMAN 是不講構圖. 而是要求惟妙惟肖的裝扮.還有她的攝影作品在幾年前就登上拍賣高價.只是今年更上一層樓.

頭一回聽到有人說cindy sherman 講求構圖? 與其講構圖.倒不如講其偏愛有概念的自戀裝扮


陰性顯影:女性攝影家的扮裝自拍像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78129
攝影館-辛迪舍曼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711507

自拍攝影天后-Cindy Sherman
http://www.wretch.cc/blog/whale543/10862198
http://www.wretch.cc/blog/whale543/12594588

Cindy Sherman - Me, Myself, and I 2010/2011新作品
http://bit.ly/h3mYmX
以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照片裏面的影像符號超越了構圖...

effo wrote:
知識淺薄, 不敢論斷大家的想法, 只提出幾點希望能讓喜歡動腦的大家娛樂一下

就我個人(老芋頭?)的感受;
覺得現在大家喜歡的照片, 光影與色澤的比重實在太過; 太精緻;太強烈(太暴力?)

我這裡要說的不是Smith, 不是Frank 不是Hass.....不是那種個人更為鍾愛的人物情感
而只針對大家在這裡提及的較為純粹的美感; --如僅只地景線條與色彩, 夠單純了吧

例如 Franco Fontana 的作品, 一樣濃重的色塊, 一樣幾何的線條, 一樣強烈的光影

試想一下把他放大成適合您家客廳整面牆的大小,
然後您每天都會看到它, 過個五天, 一個月,三年,十年, 五十年
然後再設想現在網路上那些令人屏息的[美照], 你可以掛多久而不覺得抓狂

我相信他在田野拍照時應該不會拿尺或測量儀丈量比例, 但他會等, 會等時間,會等天氣, 會等季節
而且我猜他K過的藝術理論書籍比我們多的太多, 這就是構圖, 不管是不是事後諸葛,

..........................................................................
如果有興趣, 我還有幾個有意思的想法讓大家動動腦

如果人的眼睛是長在上下, 而非左右(依然有測距的功能) ---> 所謂的黃金比例還會寬大於高嗎?
如果人會飛翔或漂浮, ---> 所謂的安定構圖還會讓人舒服嗎?
如果人是夜行動物 ---> 濃重陰鬱的色塊還會令人不安嗎?


這些都是好問題啊!
我先來試答一下

1.不會。不只黃金比例,包含所有的螢幕、相片、圖畫,可能都會轉90度
2.也許還是舒服,但對不安定構圖的接受程度應該會更高,甚至對於水平線是否應該水平,跟當今的論點也會有很大不同
3.不會,相反太過光亮的色塊將會令人不安

這些問題如果舉更現實的例子。假如今天有一張照片,特寫民初包小腳的女人扭曲的足部。

民初的女人看了會最有感觸,男人次之。
今時今日的男女可能只是略有感觸。
而外國人則大部分丈二金剛,少部分明白但無感。

對圖像的共鳴,無法抽離每個人的生長經歷、時空背景,簡而言之就是文化。

另外對於現在大部分人的作品色調過於濃重飽和。也許是因為,雋永的作品固然得之不易,但與凡庸的作品並列時不容易凸顯。

不管是在攝影比賽的甄選的作品堆裡,還是在論壇結實累累的討論串裡。

不能否認所有的創作者心底可能都有"媚俗"的傾向。因為不媚俗的道路,代表的即是孤獨。

我文中舉例的"唯構圖"現象,抑是一種媚俗的產物。可以被體諒理解,但總是希望能有一點改變,或是一種期望改變的聲音出現。

tupacjoes wrote:
以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恕刪)


是的,感謝補充,我怎麼都沒有想到下一個這麼有力的總結~"~

我相信這不是只有少數人會體認到的。但類似這樣的言論稀少到好像跟被外星人綁架過一樣XD
TaiwanPhoto wrote:
CINDY SHER...(恕刪)


台灣照片大一出手又是傳道授業解惑

弟再次受教m(_*_)m

那張目前史上最貴的照片,初看只覺得在色調上經過統籌,猜測可能是擺拍,但僅此絕對不至於可以標到如此高價

經TaiwanPhoto解說才更加明瞭,感謝解惑!


話說回來,如果Cindy Sherman如dgg大所假設,也許也走過講究精心構圖的一段

而如今走到了隨意構圖,個人創作特質與內涵遠遠超越"構圖"這個要素在一張成功作品裡所佔的比重

是不是某種程度呼應了我的論點。
汎構圖只是階段,而無論欣賞作品或是思考如何創作一件作品時,遠有比構圖重要的精神層面?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