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u wrote:
最近也入手550D來玩玩錄影(沒辦法,人窮)
但DSLR畢竟不同於攝影機,沒有內建的ND Filter,要固定快門很不容易
但準備多種不同係數的ND Filter很花錢,攜帶與拍攝換來換去也很麻煩
可變係數的ND Filter有些又會有色偏的問題
所以想請教y大對ND Filter的建議有哪些?
基於01的精神我是應該跟你說痛很久不如痛一下直接上Mattebox的

沒有啦,我也對旋轉式ND的價錢(因為要買不同口徑很貴),方便度很感冒,但是Mattebox又會把攝影師累死。
我的解決方法是十多年前的方法了,我以前玩N家底片機的時候買了一個快拆夾可以裝在鏡頭前面 (用螺絲所在鏡頭上,幾乎所有口徑都可以用,但是鏡頭會掉漆,我個人不在意外觀啦,可以用比較重要,幾隻L的橡皮筋已經被磨到看不見了

只要是四方形濾鏡都可以快速裝上(用彈簧夾濾鏡的,所以只要鏡頭口徑不太誇張也都可以用),換ND速度比Mattebox還快。
這樣任何鏡頭都可以用,不用為了不同鏡頭同個濾鏡買好多便。
我現在用的這個是十多年前買的了,太好用一直沒換過,我知道這種正方形濾鏡還買的到(現在很多mattebox也用同一種濾鏡),但是這種夾句系統已經很久沒看過了,不知道還找不找的到?
更新:找不到我那種(我那個上面什麼都沒寫,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牌子行號),但是我剛幫你打電話問朋友,他說一家叫做Cokin的有很類似我說的東西。
http://www.bhphotovideo.com/c/buy/Filter-Holders-Accessories/ci/9313/N/4291074947
很貴到很便宜都有
5D2攝影文:https://bit.ly/2wTEas0
日前用了7d去拍記錄訪談
結果。。。。。。一直在過熱的狀態
看了樓主的文章,才知道有12分鐘的限制
那次是不理會過熱的警告。。。。。。結果就熱當機了,超慘
畫質很美,但還是有限制的
可惡!
另外,收音即使用外接mic,機身的mic仍會收音,是這樣嗎?
好恨喔,7d的韌體還沒有修改版本,不像5d2的早就有民間版可以看見音量表
最重要的,可以把惱人的自動平衡關掉
唉。。。。。。。。。。。
agde56128 wrote:
另外,收音即使用外接mic,機身的mic仍會收音,是這樣嗎?
你沒插好吧?我的7D插了MIC就直接進preamp,機身MIC會關掉啊。
鑄劍師 wrote:
請問一下Y兄~
5D2的MOV只適合用finalcut剪?
我們家用DPS一直會有畫面跳動的問題
網路上我看到完美的影片(無果凍無抖動)
好像只有CANON自家的5D2 DEMO
(男主角坐直升機那部)
雖然我不清楚我家攝影師當初拍攝的快門到底是多少
但是就算是定CUT
人物有動作就是或多或少會抖
還是field的關係?
可以請您分享一下影片輸入輸出相關的注意事項?
不勝感激!!
有一件事情要先搞清楚。
5D2的MOV並不是檔案格式,MOV是個包裝格式(很多常見的dvi等等也是包裝)。
在MOV的包裝內可以裝的是divx, mpg/2/4, pro422, H.264...等等
為什麼要使用MOV包裝,應該是因為1. MOV的授權比較便宜 2. 大部分的電影製作都是用Final Cut或者Avid
回到正題,5D2的MOV內包裝的是H.264,是個壓縮比超級高的格式,壓縮高=演算高=電腦要夠快。
所以5D2的H.264適合用什麼剪?舉個例子,我朋友用16核心(2 xeon*4核心*hyperthread)的xeon加上32GB的ram和十萬轉RAID 6剪都會lag...
那台16核心要價台幣30萬,我們就不用挑戰了。
總之, H.264是播放格式,不是剪接格式。H.264是給你壓縮放在Youtube上面的。
要剪接的話要看編輯軟體喜歡哪種格式,例如Final Cut喜歡422,要先轉422在進行編輯,轉檔後檔案會大40%左右,可見壓縮比多高。
成了422之後,我用二核心的MBP編輯都OK,還可以上六層特效才會開始Lag,render後大概要13-14層特效才會lag。
不用換電腦或者軟體,轉檔就好了。
果凍只要不是定點轉動太誇張還好。當然還有你要求有多高。
有可能是DPS處理H.264的問題,建議先轉檔看看在說,還是有同樣的問題的話上傳到Vimeo給我看看吧。
5D2攝影文:https://bit.ly/2wTEas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