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追求淺景深,除了要錢井深,可不要讓自己變淺了

SagittaPan wrote:
十五年前,用機械單眼...(恕刪)

一般來說
想要讓照片自己說故事
or
追求完美成像
縮光圈是好習慣

135 50mm-200mm 焦段來說
如此 非廣角鏡 拍風景
可能 F11-F16 都不夠深(前景花掉是敗筆)

APS-C Kit 鏡
拍 家庭生活 or 戶外出遊
18mm- 35mm 焦段來說F3.5-F5.6 都不夠淺(懶得後製 erase)
因為 家庭背景雜亂 戶外背景雜亂 ........
我的建議是長焦 半身 甚至 大頭照
儘量避開距離遠的全身照

最值得追求淺景深
個人認為是廣角大光圈定焦鏡
廣角時尚 拍起來有 645 標準鏡的 fu
這是我翻 攝影雜誌 的感想



Gladiator01 wrote:
這張很漂亮~讚喔~~...(恕刪)


拙作啦,很高興你會喜歡。

其實舉8樓那張,只是覺得原樓主說的下面這段論述中,「淺景深擺明不要前景與背景」
有點兒侷限了淺景深的使用。

那張照片中的綠葉,就是是作品中的前景,雖然紫花跟綠葉的顏色對比已經很明顯了,
但為了強化對比,我只要綠葉的形,不要他的細節,
也就是說淺景深此時,不代表不要前景,是選擇性的取要的東西。

SagittaPan wrote:
淺景深就是擺明了不要前景、背景、更別說遠景了!好的
淺景深會完全凸顯主題,但讓前後景變成模糊色塊。
也就是說,
您不需要考量太多啥井字、之字、川字攝影構圖方式,完整
表現出主題的光線和神韻出來就好了!...(恕刪)


原樓主發文,立意良善,應該只是想說「拍照不是只有淺景深」
其實,器材與拍攝手法,本來就是要視物、適時、適地使用,
這觀念許多網路文章、書本早已傳頌多時,相信很多人縱沒看過,也都有耳聞。

為免此棟樓流於往昔同類文,批評是很容易的,
原樓主何妨多些苦心,傳授與分享一些運用淺景深的創意與新招。
對攝影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 作品才會成長
感謝大大分享 受教了
ululant wrote:
拙作啦,很高興你會喜...(恕刪)


1. 「淺景深擺明不要前景與背景」原意是「淺景深擺明不要前景與背景(的細節)」,只保留糊糊的色塊,前後景不清晰或模糊化,其實就代表的是您不要細節或是將另作處理,像您的那兩張就看得出是希望模糊化之後,當作色塊佈局的構圖方式。

2. 我還是藏拙好了,再者,我也很少用淺景深!但我可已在前面討論中分享兩張 TIME 的照片心得了唷。
很受用 ,筆記下來 希望時刻提醒自己呢
wweeii wrote:
不是刻意用英文,實是還未有中譯本...(恕刪)


中文版快出了,旗標出版的,滿期待這一本的,前幾天另外一本談快門的已經出來了(裡面還有一張 Peterson 夫人的比基尼泳裝照說...)。



美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 http://blog.xuite.net/lcying/A710 http://lcying.pixnet.net/blog

SagittaPan wrote:
十五年前,用機械單眼...(恕刪)


感謝分享及提醒...禮拜五下午精神為之振奮的一篇好文
唉,開版大所言,真的是句句真切,也讓我想起我曾在友版發表過相似言論,但是得到的卻是一些不屑的回應,或是高唱淺井深才是王道的言論,讓我心寒了一段時間,但看見了開版大的發言,讓我知道我不是孤單的。
呵!
如果只是那種拍照為只了記錄生活的人會上網來爬文?
不管是業餘玩家亦或是專業攝影大師
此板塊是個交流觀念及技術的好地方
但這種文到最後總是會有人說拍照自己喜歡就好
我相信那些會PO圖上來要求被毒舌的新手或是很熱心會與大家探討攝影觀念的大師並不是如此膚淺!
張張淺景深,看久了好膩

這樣瞭了吧!???

版大寫的好,正是我所想的,+5分暸表謝意

很多人拍靜物拍的很好,背景虛化是可以理解的,整個看起來很舒服。

但是看很多人拍的,張張照片都有多大光圈就開多大........

(其實我也是攝影菜鳥,買單眼只是希望追求高畫質。構圖才是王道,我也還在摸索中)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