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長期分享] 攝影@台灣



的確是大師阿~~~
還是不太了解你的"獨見"?
呵..真抱歉,可能是書讀不夠
也可能像您說的沒甚麼交集

小弟是這麼覺得啦~

攝影沒有甚麼限制
但絕對要親身感受

沒有親身體驗過,台灣味在哪裡?味道如何?
一切都是本身的思考模式加諸在主題上

有聞過魚腥味嗎?
有體驗過滿身塵土的建築工作環境嗎?
在田裡日曬下工作嗎?

以上,拙見.
呵..對了 ~小弟也拍得不是很好,所以聽聽就好,反正空言嘛~







Mochilo wrote:
拍攝城市:台北市。為...(恕刪)



真的睡得好猛啊!!! 這種回收車也很特別哩~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拍攝城市: 台北市
為什麼拍它: 旅遊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 台灣,一定要影總統府啦



拍攝城市: 圓山飯店外的火車站
為什麼拍它: 旅遊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 有點和式味道

此樓蓋的好!也讓我有點想法。

前一段時間,攝影朋友借我一本森山大道拍的「新宿」,裡面的影像花了森山近五年時間,都是在新宿拍的照片。

就攝影美學論,很多作品都不「美」,但會讓你有一種「思考」,那是很個人的,卻很重要。

我在網路上搜尋一些有關森山大道的報導與訪談,發現這些作品多半都來自於Ricoh的GR或是GR21,傳統底片小型相機,Youtobe裡更有記者跟著森山貼身採訪的影片,看到森山如何頻繁、密集的拍照過程。

因為透過上述過程的了解,我大概整理一些個人體悟的森山大道理念。

1.大量、密集、長時間的在城市中遊走、拍攝。

2.看到就拍,有感覺就拍,就算來不及調整曝光、構圖也沒關係。

3.相機只是工具,怎麼順手怎麼用,底片、數位、單眼或是傻瓜機,都不是重點。

4.後製不是絕對必要,但透過後製將自己拍攝當時有感覺的影像重點表現出來,也沒錯。(森山本身就是這麼做)

或許這些認知,只是森山大道的極小部分,但卻是接觸、認識一個城市可能很重要的方式,甚至是找尋自己跟這座城市關連的方式之一。

分享幾張作品。





拍攝城市:竹北火車站
為什麼拍它:影像記錄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拍攝當時我所見到的竹北火車站周邊
到處留腳印的狐狸 http://mjcffox.pixnet.net/blog
也來分享一張~


拍攝城市:黃金山城-九份
為什麼拍它:讓人想起小時候鄉下曬棉被的回憶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儘管在這幾年快速發展的九份.
生活方式依舊.
曬棉被的方式依然傳統得令人懷念...


慘了...
跟這帖才發現.
貓的表述能力還真差....

感謝樓主的發起.
這棟樓讓貓省思當初為何按下快門?到底什麼樣的東西才會觸動人心?
這個發起真的很不錯喔~~


拍攝地點: 忘了
為什麼拍它:視覺經驗上的衝突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 深山中的攤販,看似衝突的關係,卻帶有濃濃的台灣風格。
Blog: http://www.drzyx.com 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zhiyixie
Shinyguy wrote:
拍攝地點: 忘了為什...(恕刪)


絕對視覺上的衝突!!
往往我們都是在熱鬧的夜市或都市才看到小販,
然而在這荒山野嶺中(應該有其他遊客不在畫面中),
也有這麼熱鬧的攤販.

我記得溫泉蛋事件的新聞也有類似的畫面, 台灣真神奇!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Shinyguy wrote:
拍攝地點: 忘了
為什麼拍它:視覺經驗上的衝突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 深山中的攤販,看似衝突的關係,卻帶有濃濃的台灣風格。
...(恕刪)


很有意思的照片
雖然忘了在哪裡,但在台灣鄉間稍有人潮聚集的地點,常常可見。

只是,這老闆賣的東西也太多種了吧!
兼善天下的心情故事 http://timshea.pixnet.net/blog/
貨櫃屋,檳榔攤
拍攝地點:桃園龜山某工地旁

以前沒注意過,但畫面外有一群建築工人賣力蓋屋。
後來發現,這種屋子在每個建築工地旁應該都有。

這該是台灣奇蹟的幕後英雄、、、的補給站。

兼善天下的心情故事 http://timshea.pixnet.net/blog/


拍攝城市: 宜蘭羅東
為什麼拍它: 感覺到台灣夜市的人潮
主體和環境的關係: 找美食的人們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