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益) 拍攝瀑布"不一樣的小訣竅"

拍瀑布我用最多的反而是CPL還有黑卡,減光鏡我倒幾乎沒使用在拍攝瀑布~

我比較偏好使用黑卡控光,CPL 的作用除了用來控制水面的反光,對於石頭、植物...等

的色彩也可以加強(學理上講的就是CPL可以濾掉偏振光)~


減光鏡在晨昏會比較好用(爭取多點時間搖黑卡)...

我掉進錢井深 wrote:
小弟只能手持到 1/4秒

這一點我真的很佩服你...
不知道在網路上的各位有沒有安全快門的概念?
安全快門雖然只是參考,但也不至於那麼離譜吧?
最重要的是您想要如何詮釋這張照片.想要表現流水的動感呢還是要看起來像棉花般的線條.....
一般動態攝影可粗分為三種類型..1.動態凝結2.保留動感3.延遲曝光
1.既然要凝結就需要高速快門(可用快門先覺或M模式).拉高快門不外乎拉高ISO(了解您的相機多少高ISO是自己可接受的畫質).放大光圈(多大多小看表達景深的需求).高速閃燈(這又是另一個話題在此就不多提了)
2.所謂保留動感也就是正常攝影可先參考相機判斷的光圈跟快門.然後依個人表達方式去增減快們或光圈.因為每個人口味不同.有人喜歡甜一點有人喜歡鹹一點哦.
3.延遲曝光有很多方法最好還是上腳架+快門線.低ISO.小光圈.減光鏡.黑卡.CPL對減光作用不大主要是消除反光點.如還有其他好方法請分享.謝謝!
小弟最近也迷上山林溪景的攝影題材~~~
個人以為腳架、快門線和CPL三者必備~~~


現在我都是卸下UV鏡直接裝CPL鏡~~~
上CPL的理由是除了增加色彩的飽和度外...
還有透過CPL拍出清澈見底,表達溪水冷冽的清涼快意~~~~
如下圖~~~~



※補充一點:UV和CPL盡量不要同時裝上。
1.可能會產生暗角(小弟是canon 10-22的廣角鏡,兩鏡同上廣角端易生暗角)
2.兩種濾鏡一起裝,可能會導致兩片濾鏡卡死拔不下來的悲劇(我是用B+W的uv和MARUMI的超薄型CPL)
3.多少會影響照片的畫質?

另外不得不說一下,marumi的cpl真的很硬!!!
話說前天我又跑去瀑布拍照,因為偷懶同時上了兩片濾鏡,而又慮及上次卡死的經驗,
於是上CPL時便鎖的很鬆。結果,就在轉CPL的時候突然聽到坑坑坑的聲響。
我的CPL鏡直接從腳架上的相機投入地面岩石的懷抱(大概離地面有100公分吧)
但神奇的是,竟然毫髮無傷。(原以為完了...因為地面是頁岩...超硬!!)
有了這次的經驗後,我以後的原則就是一次只裝一片濾鏡


至於現在我對拍風景照的觀念,拜讀板上一些前輩的文章,就是一律上腳架+快門線。
或許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但自己親身試過才能領略箇中的微妙和差異。
以下這張是之前用18-55KIT鏡手持拍攝,其細節便沒上面那張來的銳利



而上腳架+快門線攝影,無形中也會多了幾分專注感。
因為不用分心於手抖的問題,反而會比較專注於構圖和曝光上。
在取景方面,上腳架拍攝和手持拍攝也會有不同的視野。
我想這些要自己試過才會知道。


另外小弟也有一片ND8減光鏡,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拍出來會偏黃調。
所以用過一次後就沒再用了....



channing042 wrote:
如果沒記錯內洞要清晨...(恕刪)


想請問一下,我看內洞的瀑布的官網開放時間是從08:00開始
不過看了一些人都說這是清晨 大概 六、七點就要到了。

不知道這時間到的話,是不是能進去裡面呢 @@

larrytseng wrote:
想請問一下,我看內洞...(恕刪)



是可以進去的!
而且提早進去還免門票!
記得愛護大自然....
這是上攝影課所拍攝的.

相機型號 Canon EOS 550D
快門速度 1/3秒
光圈 F11.0
焦距 18
ISO 100
曝光補償 0.0
最大光圈 F0.0
閃光 關
白平衡 自動
測光方式 點測光
拍攝模式 手動模式
鏡頭 EF-S18-55mm f/3.5-5.6 IS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373823311#!/groups/123851574359032/
使用輕單眼nex5n手持拍人像跟瀑布,麻豆千萬不能動不然就糊掉了
最近 五月一日 去拍的 內洞~~ 台北都一直下雨!!

難得 遇到好天氣~~都快落淚了!!

瘋狂轉偏光鏡~~好想念的爽度啊!!!!

很可惜沒帶腳架~~下次 要再來一次









我掉進錢井深 http://blog.yam.com/ajunyam 作夥互相討論求進步!!
縮光圈+可調減光鏡+腳架 上工


十分瀑布

五峰旗 某處一角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