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水 wrote:
當今拍照,不後製像是少了化娤 不敢出門的女子
我看大多數拍攝者的後製相片,過於塑膠感,少了幾分生命感
但也有少數專心於後製研學,他們的相片,後製後就真的有加分
其實電腦修圖照片都有當年的美學存在。
有幾年特別流行很假的HDR超級豔麗的風景照。
甚至連人像都調味成HDR
而當年相機寬容度差,都靠疊圖。
而疊圖靠的也是當年的陽春修圖軟體。
這種老舊的HDR豔麗修圖,真的很不耐看。
所以修圖照都包含了當年的美學成份在。
當年流行什麼,修圖照就變成那種樣子。
所以無論什麼相機所拍攝的照片,都會修圖變成當年的審美觀照片色調。
通常這種按照當年修圖美學修圖的照片,是無法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反而直出照片才是經得起經年累月觀看的照片。
就像以前拍攝的舊明星底片照片,
清淡自然,過了三十幾年還是一樣好看的照片。
所以除了評測文以外,
實際上我都會留當年買的相機最基本的直出Jpeg相片。
這種照片都經得起時間考驗反覆回頭去回憶。
而不是看了過去的照片,
然後抱怨一句「我以前怎麼修圖修成這樣」
就算有留下RAW檔,也一樣無法呈現當年直出Jpeg的感動。
照片都是在記錄回憶,而不是修圖競技大賽。
怎麼修,那也是現代的美學,經不起時間考驗的。
所以很多人還是會拿起以前的底片照片去回憶過去的點滴時光。
底片還是非常耐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