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教拍鳥達人,APS與全片幅的差別。

Lanxlot5475 wrote:
這裡毒氣蔓延的更嚴重...(恕刪)


同意+1+1

會敗進大砲也是被這個站毒到的...而且勸敗於無形...

還沒買之前,在觀念上就是認為,鏡頭愈長愈好,用過300+1.7,追著鳥跑,可是怎麼追就是沒辦法拍到好的姿態,
所以考慮38砲,可是在原廠情節下,選了600,雖然很重,不過扛砲走上一兩公里還沒問題,
有老一點的前輩扛不動就用托的,所以就算砲再重,也沒有關系,然後到了各鳥點,也請教前輩,學習他們的方法及觀念,
以前在拍風景,或拍小生態,學到的觀念是先想好構圖再按,狂按於事無補,學不到東西,
可是跟著這些前輩才知道,哪有時間構圖呀?架好砲在一定點等,等到鳥來了,就是一陣狂拍,
以前的觀念不是不對,只是要因時因地適宜,

當然也有很乖的鳥,能讓你一等再等,讓你慢慢構圖的,

不過就是因為有些鳥,你今天快門按慢了,可能就要再等個幾個月,幾年,甚至永遠不會再來了....

像是這隻小橘子,他在光線那麼暗的狀況下,有大光圈,及高iso的話,好圖美姿可以再多得幾張...

後來也進而請教前輩們,一天下來幾百張的RAW檔是跑不掉的,那怎麼處理?要存多大?
得到的觀念是,這是一種興趣,可以關懷生態的美好興趣,要靠他吃飯太難了,
參展的話有機會再說,所以圖檔不用存太大,如果有足夠的硬碟,當然適量最好,
順序大約是RAW轉TIF,然後到ps 重新構圖(裁切),對比銳化之類的。
至於要多大張,節錄彭先生的話好了"單眼數位相機到了600萬畫素,已經是第一個成熟實用的高原期,
使用在出版印刷稿或沖印20吋照片都已非常足夠"
(別再戰我了)

以現在來說C家有1D系列,N用有D3及D300,各有千秋,要選哪一台,如樓上大大說的,trade-off your solution
從資金、機身功能之間,取得整體的最佳化,
在戶外看到的狀況,多拿1DM3或40D的居多,至於N家的話,可能是缺貨的關系,D2x目前還是佔多數,D300及D3有慢慢出現了


其實拍鳥真的是學習與大自然存最好的活動之一,我也因此去荒野上了課,
拍鳥最重要的是不要設定今天一定要拍到什麼,這樣得失心太重反而失去原意,
當你看到一隻鳥,他的生活型態,吃的東西,飛行遠近,都反應出環境的好壞。

有機會大家出來拍拍鳥吧. .......




chihjung2006 wrote:
拍鳥用FF機的大都是"骨灰級"的!通常對機身功能及成像畫質都是要求特別高,且練就一身高超的偽裝功夫,拍攝距離早己不成問題啦!但是相信我,他們仍有APS-C或H的機身當備機,也有望鳥興嘆的時候啦.....(恕刪)


這位大大說得好,其實就......鏡頭等效焦長/畫素/畫質/距離/機動性/使用習慣/鳥的警戒距離/環境是否容許再靠近一點...等等平衡考量,......自己用得習慣就好啦......
好像看到多數拍鳥的前輩比較習慣APS-C或H或小眾4/3的機身。
建議樓主可以參考這位出書達人的照片http://blog.yam.com/phdwhite據本人所知他用的是很普通的器材喔.

--
阿俊的flickr:www.flickr.com/photos/agin
阿俊的flickr:www.flickr.com/photos/agin
griffon wrote:
這是小弟過年前去七股...(恕刪)


這次過年回南部正好經過七股順便拍了一下...
風真的很大!所以都躲在第三賞鳥亭裡面拍~
白博士?

20D + EF 500mm F4.5 + 300mm F4 L IS + Sigma 18-55mm F2.8

標準器材,不能說是頂級。

重點是他每個禮拜勤跑鳥點,跑了好幾年,作品質量都很高,算是前輩鳥人中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另一位鳥人四毛也值得推薦,器材上真的是很克難在拍(手動對焦),但是作品水準也是相當高。

http://tw.myblog.yahoo.com/celtis.tw/article?mid=2705&prev=4422&next=2418&l=f&fid=20

(雙關我就不出賣你了嘿 . . .)


至於傾聽那一票匪類 . . . 深山竹雞都可以被他們拍成普鳥 . . . 勸敗的功力又是頂尖的 . . . .

其實O家的系統,如果你不介意手動對焦的話,加上一些老鏡頭會是很棒的選擇,光學表現好又便宜。

拍水鳥好用,山鳥的話,覓食還好,要是在玩耍,或是遇到像藪鳥這種的,成功率就會相對很低。

當然如果有找到好的點,守株待鳥的話(例如育雛),單筒望遠鏡就可以拍出很棒的作品!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當然如果有找到好的點,守株待鳥的話(例如育雛),單筒望遠鏡就可以拍出很棒的作品! ...(恕刪)


單筒解像力很高,但卻有更多限制,尤其在DC的不長進,練到像洪董這樣,可很不容易的...

洪先生是奇人。

奇的地方不只是技術,還有他找鳥的本事。

單筒的弱勢是對焦速度,但是洪先生找到的鳥點,用單筒都是非常合適,這對我們這種新手鳥人來看簡直是神的境界了(鳥神的境界?),我想我還要再跑個十年才有辦法像他一樣用單筒拍鳥吧?

另外,大大貼了我要補考的鳥 . . . . 下週再去大園拍吧 . . .
www.cycliving.com
capa wrote:
更何況還是我的工作內所見......(恕刪)


有實際參與的人來講最實際了,我就是希望這種人多多來討論喔~~


ziv0225 wrote:
以前在拍風景,或拍小生態,學到的觀念是先想好構圖再按,狂按於事無補,學不到東西,
可是跟著這些前輩才知道,哪有時間構圖呀?架好砲在一定點等,等到鳥來了,就是一陣狂拍,
以前的觀念不是不對,只是要因時因地適宜,
...(恕刪)


這位大大也是實戰派的喔,其實談理論也並非不實際,雖然有人談論了長篇的理論
卻與實際參與活動的人對不起來,並不是誰的錯喔,只是還有許多沒想到的理論沒有加進去討論而已
所以我才會希望有實際參與的人來討論,這樣比較真實,
但像ガンニッピ~ス大大的理論真的受教蠻多的,可以解釋片幅的關系。

其實已經有蠻多實戰經驗的高手達人說明了蠻多的,不只是隔行如隔山,
連拍照主題不同,觀念也要有所變化囉

有啦,等構圖也是有。

當你同一個鳥點同一種鳥拍過很多次後,漸漸的你會越來越要求對照片的構圖、光影。

以前可能拍到羽毛清楚的照片就覺得是KO照了。

拍到後來會很在乎光影跟構圖,或許快門還是一直按,但是到後面挑片的時候,篩選的標準就會變的很高。

所以看到就一直拍,這個不能說有錯。

但是不是每一張我們都認為是成功的鳥照。

而且這個時候你會開始思考為什麼要拍鳥,因為如果你不在光影構圖的話,鳥照其實看起來都一樣。
www.cycliving.com
看到各位達人的解說,真是嘆為觀止..........

我想請問一個問題:若用那些 18X 或 20X(或再加增距鏡) 的 DC 來拍鳥,成像品質可以嗎?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