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岸大魔神 wrote:
長焦段構圖很侷限,...(恕刪)
感謝東岸大的分享,勾起我用長焦拍花東美景的美好回憶,也提醒了自己用長焦更可以表現出不一樣的大(風)景,順便提供樓主參考!
以下是用70-200MM F4所拍攝的~~~花東的美真是令人留連忘返!



dante791130 wrote:
其實敝人沒有特別要...(恕刪)
本人有幸在去年9月去了趟冰島,可供您的參考。
先回答您對鏡頭焦段的困擾。
其實第3頁的a3702482君已經詮釋的很清楚了 -「拍照最重要的是主題明顯...」。對我個人而言,一張好的照片不僅僅是嚴謹的構圖和光影,更重要的是你的主題。焦段的取向完全決定于你想要表達什麼。換句話說,焦段只是一個幫助你表達你主題的工具而已。
如果你每次拿起相機僅僅只會想起該如何構圖與抓拍光影,而不先想想你要表達的主題與闡述的個人風格,那我個人認為你照相水平很快就會到一個瓶頸。
比方說拍同樣一個冰島的瀑布。一個是注重天地之間的對比(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另外一個是注重瀑布的流動(Fujifilm XF 55-200mm f/3.5-4.8 R LM OIS)。

在拍攝之前,你需要想想你的主題是什麼。這樣大多數情況下你就知道該如何選擇焦段了。我個人是非常偏向于超廣角與長焦的風景照。在去年為期16天的冰島自駕行中,我的標準焦段(24-70)的風光照片只佔總數的10%左右。但是標準焦段鏡頭拍不出來好東西嗎?不見得。只能說我個人比較習慣使用超廣角與長焦來表達我的主題與個人風格而已。
這張是使用標準鏡(Fujifilm XF 16-55mm f/2.8 R LM WR)拍攝的海浪迷霧。

一個明確的主題不是一張好照片的唯一標準,但絕對是一張好照片的起點。
長焦和超廣角哪個好拍?
這個問題很主觀,我個人覺得是超廣角是所有焦段中最難運用得當的。最大原因就是超廣角難免會有更多元素進入照片中,而且光學產生的畸形也是把雙刃劍。
立體感的照片。
個人認為立體感與焦段完全沒有任何聯繫。一張立體感比較強的照片往往是通過構圖與光影作為地基石的。我個人習慣使用一個前景與超廣角誇張的畸形來增加一張照片的立體感。當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主角放在前面。
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Fujifilm XF 55-200mm f/3.5-4.8 R LM OIS

個人非常喜歡的2位頂尖職業風光攝影師都非常會運用前景來製造空間感。有興趣可以Google Marc Adamus 和 Victor Liu (阿劉)。
連人帶景照相。
個人比較偏向於使用廣角來詮釋自然與人。
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以上所有照片均在冰島拍攝,供您參考。如有興趣,可以參考下我的 冰島帖子。
這些僅僅是我個人的主觀思想。本人不是大師,不都全對,但希望至少有些經驗可以幫助您思考下,提升您的拍攝的水平。如有錯誤,請指出。鍵盤俠誤亂拍磚。謝。
wjill wrote:
長焦段要拍景1.距離...(恕刪)
我對85MM以上長焦段拍風景也滿喜歡用
尤其那種壓縮感
EF 24-85MM




100-300MM









70-200mm f4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