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jpeg直出和raw轉jpeg真的有差嗎??

jasonlin1976 wrote:
在 RAW 上面是能調得很盡興沒錯,但如果最後仍要轉回 8 bit JPEG,那麼直接拍 JPEG 或是 RAW 還有明顯的差異嗎?我想大家的問題也是卡在這邊


高位元深度的好處是可以承受後製時的損失
最後轉成8bit JPEG/TIFF的時候. 依然能維持畫質
jasonlin1976 wrote:
耶有專家在,剛好可以...(恕刪)

只懂一點皮毛...說專家不敢...
基本上LCD的輸出只有8Bit,
所以是利用LCD輸出的話,最後都會量化成8bits.
印刷輸出我就不清楚了.......

即使是JPEG,當初Sensor所記錄還是10bits以上,
再經過相機所訂立的量化法則對應到8Bits,然後轉存成JPEG.
相機所做的量化有可能會把你要表現的東西給忽略,
把你不想讓人看到的東西給強化.

如果你不做任何的調整,
按照相機內訂的設定值,用原廠的軟體直接轉壓JPEG....
基本上,和直接用相機存JPEG,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很難看出差異的.
這個自己可以做實驗看看就知道.

RAW檔的價值在於所記錄的是Sensor輸出的Bayer pattern,
以及相機所做的DSP,影像強化的數位濾波器設定值,
你可以透過軟體對這些設定值做微調,
甚至捨棄原廠的DSP用其他軟體來做不一樣的影像處理.
做出完全不同色彩風格的照片.
三月魚 wrote:
基本上LCD的輸出只有8Bit


這點之前就有大疑問了,既然螢幕只能顯示 8 bit,那... 看著螢幕調來調去,好像根本發揮不了 RAW 優勢?
阿就喜歡用RAW的救用RAW、JPG就JPG,沒啥好吵的...@@a
http://www.wretch.cc/blog/diesel6945
jasonlin1976 wrote:
這點之前就有大疑問了...(恕刪)

你呢, 拿一張jpg, 然後把對比拉大. 拉大對比之後看柱狀圖, 應該會看到一齒一齒的. 同樣的呢, 你拿一張RAW檔拉大對比, 拉完之後轉存JPG, 再把這張JPG拿去看柱狀圖, 你會發現它並不會出現一齒一齒的. 同樣的, 比照JPG調整的圖, 對比一拉開那麼就會有一些顏色跳階(一齒一齒的柱狀圖即是明證); 但RAW檔拉的就會很平滑, 色階過渡較佳, 不易因此損失細節. Raw檔由於位元深度夠, 所以當你在調整色階/對比/飽和/亮度一類基本操作時, 它有更多的空間可以運作, 也因此較不會產生顏色的跳階現象.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jasonlin1976 wrote:
這點之前就有大疑問了...(恕刪)

這個講起來就複雜了......
假設sensor為10bits,所記錄的值為0~1023,
今天有塊區塊所紀錄到的Y值經轉換後為
0,0,3,3
經過線性轉換到0~255的8bit資料表示為,
0,0,0,0
細節完全不見了.
但是如果你存的是RAW,一開始記錄的值都還在,
你可以針對這部分的細節拉高,作自己想要表現的調整.
例如轉成
0,0,1,1
當然這例子舉的比較誇張,基本上這麼微小的細節...人眼可能分不出來.
不過概念上是這樣.
此外Sensor所記錄的是Bayer pattern,
一般的排列是
RGRGRG
GBGBGB
每個Pixel只有一種顏色,
再利用鄰近的區塊計算出出另外兩種顏色,
不同的演算法會造成不同的效果,
光是怎麼插出另外兩種顏色各家就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了.
更不用提其他色彩校正和影像強化的數位濾波器.
利用RAW可以自行定義許多演算法的方式.
講這些學理的東西....很枯燥乏味.....其實還是自己拍一次,
然後去調看看那些參數就知道好用在哪裡.....
我想我能懂您的意思,我一直也都是用 RAW 在拍,細節的部分因為紀錄的位元數不同一定會有差異。

那麼在只能呈現 8 bit 的螢幕上調,即使是 RAW 檔或是 JPG (假設有兩張一樣的照片,不調整任何參數下,看起來幾乎沒差,一張是 RAW 一張是 JPG),那麼再螢幕上調整一樣的參數時,人眼還能分辨出差異嗎?

(有機會的話我再上腳架拍兩張一模一樣照片試看看)
sambad wrote:
你呢, 拿一張jpg...(恕刪)



這點我很懷疑

8bit螢幕 色階就是256
就算是10bit的raw 在8bit螢幕上看也就是256的色階

我覺得能辦視出raw的色階比較好的人 大概天生神眼吧

至於鋸齒 我個人覺得跟Jpg的 壓縮演算法有關

會有明顯鋸齒的 是銳利度太過強調的演算法
比較平滑的 是強調畫面柔和的演算法

大家都是jpg raw檔轉的並不一定比機身直出的來的好

只是你比較喜歡 raw檔轉出來的jpg而已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daKKK wrote:
這點我很懷疑 ...(恕刪)

8bit色階是256. 問題是, 當你已經轉成jpg之後, 圖形裡全部的顏色就就被定了下來, 當你做後製時, 顏色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例如你加大對比, 於是原本的顏色會往兩邊擴大, 但這些擴大的動作卻還是在256色階當中運算, 於是必定某些色階會留下不用的空格. 這些東西多說無益, 建議你不妨直接拿jpg去加對比之後再看柱狀圖, 馬上就會知道中間發生了跳格. 但這些東西, 你若是用raw檔的話, 那就不會跳格了. 舉例, 原本RAW檔的值是RGB(251.5, 251.5, 251.5), JPG只能存8bit, 因此存放為RGB(252, 252, 252). 現在想將jpg存放的東西加強對比, 假設RGB(252, 252, 252)的值全部都要乘上1.01, 於是原本RGB(252, 252, 252)會變成RGB(254.52, 254.52, 254.52), 四捨五入後變成(255, 255, 255). 但由RAW檔做過來呢, 它卻是RGB(254.015, 254.015, 254.015), 四捨五入後存放為RGB(254, 254, 254). 也因此, 有效位元深度愈多的, 後製空間愈大. 尤其是對比拉完改拉色飽再去加銳度, 這些東西若原本存放的是8bit, 算完又存8bit, 只會愈算損失愈多. 若原本是12/14bit的, 則是算來算去都還有空間可用. 至於最後存成什麼檔, jpg調整的東西愈多, 色階掉愈兇, 細節也愈少, 而raw可以有效減少這些狀況.
sambad wrote:
8bit色階是256...(恕刪)



後製的空間比較大是沒錯啦

不過話說回來 如果你覺得 254是你最後想要的顏色

只要jpg 的 252 往上調2 就辦的到

gamma也不過只是其中一種後製的方法而已

螢幕8bit的形情下 raw檔只是看起來對gamma 比較靈敏而已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