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問兩個攝影觀念的蠢問題

依樓主提供作品來看 最好解決方式是上腳架

旅遊不便或動態那就拉高ISO吧 光圈也調整到清晰範圍內最大值

換片幅小 高ISO不錯的相機也是好選擇

相機操作邏輯就這麼簡單 沒什麼要馬兒好又不吃草的方式
手持夜拍又不用閃燈不用腳架的話...
就靠器材本身了 有些高感光的像A7S這類就是很適合手持夜拍
ISO拉高質數都還在
白馬笑西風 wrote:
當時的工具是600d 15-85f3.5-5.6
如果想要在那樣的環境拍出至少15公尺的清晰景深的話
大大們會如何操作呢?...(恕刪)


你只能用腳架,定點插下去,光圈先決,ISO200 F8 ~ F12,看它要曝多久就曝多久囉。
不想用腳架?
那可以搞台A7s/1DX 來拍

不想搞台A7s/1DX?
那,你還可以選擇不拍,用眼睛記錄那漂亮的風景。

我記得清水寺是禁用腳架的,你只剩升級配備跟不拍二擇了。

下午6:30的清水寺,ISO 800, F8, 1/250s,我邊走路邊拍,沒停腳過,拍完這張就收工了。
我也沒扛1DX去拍,只用了A7ii + FE16-35。




NAX-鴻 wrote:
看需求買相機!兩台選這一台不會錯的!...(恕刪)
+1

除非你不喜歡索尼這個牌子或它的發色與白平衡處理,
甚至覺得A7系列的軍艦外型很醜,
要不然我個人揣度樓主你應屬於非專業人士或不經常帶腳架拍攝或無大圖輸出必要的人,
實在想不出不買A7S的理由!!
我是沒那預算,要不然可能衝了揑~

買高感光相機,
有人會說ISO拉那麼高會用到機率有多少?!
其實他們大多都是拍景會帶腳架或拍人會打離閃的專業攝影人士,
反觀你我呢?
尤其是像我這種愛偷懶不常帶腳架只想圖輕便旅遊、非專業的一般人來說,
高堪用ISO實在好用啊!
除了你說的景深問題外,
還有下列諸多情形會用到高ISO的,
例如:
1.你若去義大利藍洞坐船或其它景點坐船賞夜景,能用腳架嗎?用了也沒用,因為船在晃~
到著名的鐘乳石洞或轉型為觀光的廢棄礦坑或海生館..等,
或較為昏暗的高檔餐廳想拍美食時,
大多都禁止開閃光燈或使用腳架的,
一旦光線很暗時,
高ISO豈不好用哉?!
(而且大片幅拍美食可能要經常縮光圈來控制景深)

2.同樣的預算區間,
以第一代的A7S與A7R同樣搭28-70這顆來說,
剛好是高ISO VS 高畫素 兩台相互比較,
在低ISO下拍攝通常為日照充足或夜間用腳架長曝成份居多,
除非你習慣放大百分百檢視或會輸出超過A4大小的相片才能看出兩者明顯的差異!
但如果你將來在旅途中想拍銀河星空,
雖然兩台都要架腳架,
若以28廣角端以及600法則來說,
最好要壓在20秒內才不會拖到星軌,
而這顆28-70KIT鏡的光圈又不大,
若在極暗無光害下拍銀河星空,
抑或是想在30秒內拍出漂亮的螢火蟲照片(倘若沒快門線無法使用B快門時)
或許你就會用到ISO12800以上了,
這樣的機率不算少吧!
那你認為哪台較有利?

3.若遇到在弱光下的室內表演,
如果場方僅允許無打閃的拍攝(萬一表演者距離很遠,打閃也沒用)
可能不是只有安全快門問題,
還有表演者迅速移動的肢體動作,
勢必要拉很高的ISO來提高快門凝結...
以下正是我這陣子去澳門水舞間的照片來做示範,
他們只禁止錄影和閃光攝影,
而我又剛好坐在樓梯旁所以可以手持相機撐在樓梯旁的扶手上而儘量不影響後座觀眾(也可能稍微影響到),
只是我拿的是1吋隨身機RX100M2,
當現場開始表演時,
觀眾席熄燈後是非常暗的,
而我拿RX100M2只敢開到ISO1600,
由於多框除噪會耗掉不少時間而錯失想要的畫面所以不敢開到3200!
試想:全幅面積約是1寸片幅的7.3倍大,
低畫素密度的A7S除了在極高感光表現上幾乎無人匹敵外,
在動態範圍與細節表現上也會比A7R的表現還出色些才對(拉高ISO到一萬以上時)
更不用說比RX100M2好上好幾倍了吧!
以下就用我的拙作來說明ISO不夠高而在弱光下無法凝結動作、
以及片幅不夠大遇光線反差大時動態範圍表現不佳的失敗範例:



















以上還是我拍JPG檔進PS後製過讓反差減少些,
原圖的亮部與暗部反差更大~

話說看水舞間這麼精彩的表演,
還是少拍照、多欣賞才是,
而我幸好坐在較適合拍照的位子,
剛好可以拿出來順便說明+獻醜一下!

以上僅個人不專業的看法,參考就好~



寶來旺 wrote:
+1除非你不喜歡索...(恕刪)



大大說的正好切中我心裡的想法

但也怪我一開始沒說清楚重點 同樣夜拍兩個字

對於大部份人來說是指在山上取景這件事 但我一直在想燈會或夜間廟會這種

所以我個人其實想問的是在無法上腳架的場合下要如何運用相機 也就是手持夜拍

很多大大是拍人的高手 所以他們會覺得大光圈夜拍不是問題

我卻一直在想手持夜拍取深景深勢必要縮光圈 如果大光圈的話背景豈不是糊掉?

難道有不用縮光圈又能取深景深的方法? 所以想上來問一問

心想搞不好真的有人能辦到呀

白馬笑西風 wrote:
大大說的正好切中我...(恕刪)


超廣角F2.8景深也是很深,用超廣角鏡頭拍就行!

硬要用50mm以上,那就無解,請換掉腦袋......不要太固執

不然就放棄用全幅 APS-c,改用 M43,大光圈依舊景深很深!

如果環境要盡量用到大光圈 又要景深足夠 那就避免用長焦段

降片幅 也是方法
世界如此遼闊~ 我只是走過某個角落...
白馬笑西風 wrote:
如果我貼上照片的話 ...(恕刪)


全部都是手震啊,
這跟景深沒關聯。
是說15-85好歹也有IS,安全快門那麼差嗎?

先想辦法拉高快門吧,
光圈開下去沒關係,iso不能接受就只能換相機或上腳架了。
除了第一張之外,
其他張看起來對焦點都很遠,又是廣角端,
全開光圈的景深範圍已經足夠涵蓋。

景深範圍可以上網查一下景深的計算,
就會有大致的概念。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白馬笑西風 wrote:
如果我貼上照片的話 ...(恕刪)


請切換到手動對焦,轉到無限遠,這樣不就好了嗎???
其他人有解的請繼續,我看不到問題點了...
越來越多機器人,如何分辨,看他有沒有回覆別人文章即可!!!
白馬笑西風 wrote:
如果我貼上照片的話 大大們或許就能幫我診斷問題了
因為我對自己相機的iso最多只能接受800-1600 但超過800我就覺得噪點太多了 所以當時最多只開到1600
照片上因為噪點的關係顯的不夠乾淨 而且加上快門已經放慢到大概1/20 甚至是1/30 我無法控制些微的手抖
所以銳利度不用講了
當時的工具是600d 15-85f3.5-5.6
如果想要在那樣的環境拍出至少15公尺的清晰景深的話
大大們會如何操作呢?

好,現在知道你拿的鏡頭是15-85mm

若想要深一點的景深,上面前輩有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盡量用15mm廣角端去拍,少用中望遠端

這是景深控制的觀念之一,比起片幅大小(管你是拿600D還是A7R2),焦段所影響景深的程度更大



接下來針對你貼的照片來對症下藥,一律用「手持拍攝出全景清晰畫面的拍攝方式」去探討

第一張:這張看起來是中望遠焦段,這種構圖要每一盞燈都清晰除了縮小光圈以外沒救
第二張:這張是望遠端,除了手震以外,前面的人頭要清晰也是沒救
第三張:這張開最大光圈(f3.5)對在建築物上是OK的,糊的原因是手震
第四張:同上
第五張:這張你可以對焦在右側倒數第兩三盞燈的位置,畫面整體會清晰上許多
第六張:這張對焦位置看似沒問題,糊的地方只有左右側距離較近的部分(但其實程度很小),只能縮光圈來解決,這張廣角焦段應該縮到f5.6、f6.3就會好很多



那麼來討論一下問題在哪裡:

一、
大部分都是手震糊,即使鏡頭有IS輔助,這種不太容易很穩定拍攝的場合也要盡量讓快門維持在1/60秒附近,若怎麼擠都只能擠出1/20秒,改用連拍拼成功率也是一種方式

二、
上面有前輩說對焦在遠一點的地方,這是沒錯的,因為相對位置的關係,對焦在遠方的物體比較能維持住畫面中同樣是遠方的物體的景深

但是還是要看你拍攝畫面中所有物體距離你的位置的相對位置

例如,你貼的照片第二張和第三張,建築都在遠方,直接對焦在建築上就能維持大部分畫面的清晰度,但你這兩張都手震了

但是,如果是第六張照片的構圖,由於左右最兩側的柵欄和招牌燈太靠近你的拍攝位置了,這種構圖就算對焦在遠方,這兩處地方還是會糊



三、
不要怕開高ISO,攝影前輩常講一句話「該開高ISO的場合就要勇敢開高ISO」

不要太誇張的噪點(例如APS-C開到ISO 12800)不管是用縮圖還是軟體抹都很好處理,但一旦手震就是完全沒救,唯一解就是買機票或車票回去再重拍一次



回太多了當我雞婆,參考看看囉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