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rd wrote:
坦白說,我覺得這篇文章有點似是而非!
但是小弟也沒認真看過幾本書就是了,只是再研讀國家地理攝影的那本書在講解曝光的原理時,自己學習了一個概念就是曝光補償,也有人把曝光補償用更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白增黑減。
當測光表遇到黑或白都會誤判,這時候要用+-EV來修正。
也就無關是使用哪一種模式,因為會用M模式+點測光的人是自己用經驗和判斷來組成正確的曝光!
不過,小弟目前也只會用A模式搭配EV+-
有錯請指正,謝謝
嗯,這個問題比較大
M模式您若有實際操作過,您應該知道M模式是沒有什麼EV補償的操作(其實還是有,就是曝光的供需面,但在M模式下沒有直接操控參考機制,而是透過改變ISO直接改變曝光需求面罷了)
M模式光圈跟快門都已固定,進光量就沒法改變了,EV值=光圈X快門,你還想怎樣補償
你說的EV補償,那是在光圈或是快門優先,將其中一個變量(快門或光圈)固定下,經過觀景窗看到另一個變量的變化,試拍驗證或是直接用LV查看不服自己所想得的情況下,用EV補償控制另一個變量,將進光量變多或變少的手段,您若不信,您自己可以嘗試用光圈(反之快門)固定,原本測光後顯示的另一個變量快門(光圈反之),您調動EV補償,您在看這另一個變量是否隨著EV值在變動
M模式光圈快門都自己定的情況下,哪來的EV補償,觀景窗在M模式下,下面那的測光條不是什麼EV補償的參考條,純粹就顯示測光是不是正確的參考條,你在M模式下,你去變動EV看看,相機理不理你,唯一能變動它的就只有調整就只有快門跟光圈了
兄台再熟悉熟悉您的相機說明書,先把國家地理攝影的那本書擺一邊,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提供一位前輩的連結
(冼鏡光,寫給新手:曝光補償、包圍曝光、與亮度分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