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燈主要作用是針對不夠亮的主體補光才是
---主體的清晰與否, 應與快門有關係才對....所以為何大家一直強調用M模式來固定快門值
---若有誤, 懇請賜教
M模式可以調整快門值,將快門調至拍攝鏡頭的安全快門。你想淺景深,光圈開大,你想得到較大的景深,光圈縮小,剩下的就交給ETTL了,因此拍出來的相片至少有以下幾點可以確定
1.不會因為快門過慢而導致不清楚的畫面
2.景深的深淺符合自己的創作需求
3.主體曝光正確(依實際曝光狀況閃燈加減出力)
因此導出以下結論
閃燈的作用與主體清不清楚應該沒關係吧---有關係, 因為現場光不夠,光圈開最大,iso開最大(最好不要開最大),快門仍慢過安全快門,相片鐵定會模糊,此時唯有靠閃燈、角架與上帝,角架不方便使用且上帝沒來只好靠閃燈
閃燈主要作用是針對不夠亮的主體補光才是沒錯,所以要用閃燈
主體的清晰與否, 應與快門有關係才對....所以為何大家一直強調用M模式來固定快門值就是因為跟快門有關係,所以才需要用m模式來固定安全快門,而不要用av模式來讓相機幫你決定快門,因為光不夠的情況下,相機幫你決定的快門一定慢過安全快門,主題鐵定不清晰。
同一iso下為例
閃燈:補主體光(例如人)
快門:決定背景光的進光量
光圈:決定景深
這也是為何常有新人請自己親友以一般DC拍攝婚宴
最後看到照片時,通常都會浮現"怨念"....
1.用自動模式:
DC會以主體為主,強制閃燈,不管背景光
所以拍出來雖不會手震(因快門較快),但卻是人亮亮的,背景黑黑的照片
這是最常見的親友拍攝法.....
2.用夜景模式
有點攝影觀念的親友會使用夜景模式
此狀況下,DC會降低快門,關閉閃光
拍出來的是人跟背景都亮亮的
但...可能手震....
要賭現場光線,亮到不至於讓快門掉到安全快門以下.....
還有其他拍攝疑問的,歡迎提出
DSLR普及的年代,雖然大家都學會了...
或許會影響到些許婚攝(包括我自己)的生意
但抓拍及構圖能力
這就不是光知道這些器材基本觀念就能學會的
每個攝影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攝影眼及拍攝風格
人文素養才是決定畫面有沒靈魂的關鍵
bioeric1342 wrote:
野人獻曝的再補充一下...(恕刪)
看人吧
我拍了5場都是DC
http://photos.chan.idv.tw/photos_show.asp?photo_id=12
這是小弟在0512的作品
新娘是小弟的表妹
除了室外景,ISO都開在400
大部分在有注意的情況下都是使用跳燈
絕大部分使用光圈先決
只有幾張為了表現動作的進行
所以有故意用快門先決製造殘影
後製大都調整曝光值
白平衡的部分較少在調
配備:D50+TOKINA 124+35MM F2+85MM F1.8+SB800
這是大概第六、七次左右的婚禮攝影吧
完整的婚禮攝影大概是第三場吧?
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ac1868 wrote:
我倒是覺得30mmF...(恕刪)
您太天真了
拍婚禮用定焦鏡,自己拍爽的可以
不然一堆畫面都記錄不到的
(您有機會可以測試一下用30 f/1.4拍十人合照要退多遠
再看看婚宴的場地有沒那麼多空間可以讓你退)
小弟之前用30 f/1.4拍的,席開120桌,場地夠大,但還是很難塞的下合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