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問題]舞展拍攝

連拍夠不夠快,小弟的相機可以每秒十張
對焦快不快,我覺得我自已手動對焦比拉風箱來的快
大家各自有自已擅長的器材,這樣就夠了

奧大拍正片那幾張是底片相機拍的您還不知道嗎
或許您根本不把底片相機當相機了呢?
要ISO不能隨時切、也不純淨,要連拍比不贏,對焦也不會比61點來的快又準
更慘的是一次只能拍36張加上要花錢洗呢,真是活動利器

小弟不也實際PO了幾張圖...數值都寫在上面了

其實高ISO的確有它的好處,但是我從大大的幾張圖來看...ISO1600好像抹的還沒我5N直出抹得乾淨耶..
暗部雜色一堆

且您文中小誤小弟也不願意多提(1/400S ISO1600 f2跟 1/400 ISO3200 f2.8曝光量是一樣的...您的快門再up也只會更暗而已)

這裡的確是01,所以大家還是早點買FF才不會想東想西(也不用想東西想西了...只要利其器就好)
一次到位,不用考慮那麼多
不過倒是很多人會在您買了之後提醒腦袋比較重要...

舉個簡單的例子
吉他大師(不要問我誰才是吉他大師...)
拿路邊撿來的吉他彈奏
跟十幾萬的吉他彈奏

就差在聲音更純淨了點、音質更飽滿(或共鳴度更好) = iso更純淨 畫質更好

但是拿哪把琴彈起來一樣屌啊!!
反過來說,沒有技術,拿再好的琴彈出來還是不能聽的
技術永遠是在器材之外的地方.........

小弟不敢說有什麼技術,也不過只是一些個人經驗與各位分享
有錢買法利拉,誰要坐計程車啊??!!(重點是...在市區裡它們是一樣快的!!)
zakof wrote:
連拍夠不夠快,小弟的...(恕刪)


你要把當年的時空背景拿來比較
只要能拍當然是利器
現在328 1Ds2不算活動利器...
那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才算了
奧大的部分就此打住
先跟奧大說個抱歉 以上討論跟您完全無關
是回應先前的t大

至於我的照片我完全沒有抹
這樣你開心嗎...

曝光值的問題我知道是一樣的
因為我使用70-200/2.8 &135f2
我只是分享同環境下使用兩種不同鏡頭所使用的的曝光值
這樣也有誤...?

技術有了 還是要靠器材發揮
這樣很難懂嗎

我再強調一下
要如何用快門完全取決拍攝者想表現怎樣的畫面
在這種嚴苛環境下 要改變快門只能靠光圈和ISO加持...
如果用廣角到標準
快門慢一點也沒差
這是最一般人都可以拍出來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技術跟器材
但是要特寫人物
很現實的除了可能會手振
人物臉部跟所有動作只要快門不夠就會模糊
靜態舞台表演沒差
那動態呢
自己想一想...
真要要求 哪裡有夠用的道理
只是用不用得到而已
自己用不到不代表別人用不到
M大

來張照片吧

事實勝於雄辯

別講些專有名詞,跟讓人看不懂的數據。小弟從來不鳥這些!

如果你真拍的好,小弟一定閉嘴!

twins222 wrote:
M大來張照片吧事實勝...(恕刪)


這樣夠嗎?

1

2

3

4

拍得好才能討論?
我也有提供心得阿
自動無視嗎...
wth...
看了之後,小弟只知道,”顆粒”好大……..

夠嗎?????????

可以再大顆一點….
twins222 wrote:
看了之後,小弟只知道...(恕刪)


如果這是你對照片唯一關注的點
那我閉嘴
跟你討論真是浪費我時間...
zakof wrote:
連拍夠不夠快,小弟的...(恕刪)

十點多了.睡覺去....

晚安.
重點是..那些當年的器材到現在還是能拍的

小弟手上就有三台底片相機,一樣能運作,一樣有在拍
當年的神兵利器在現在同樣的方式還是能拍,您怎麼沒思考當年是怎麼拍的?
小弟已提出,正片應該頂多使用iso160而已,歌手在舞台上一樣是有動作的
且曝光量也算完美,您有思考怎麼拍下來的嗎?
現在為何活動不使用,頂多就是因為底片成本的考量罷了
不是您一句只要能拍就是利器就可以解釋的

我提出ISO800夠用之說也是建立在傳統攝影的思維上的
就如我前面所說...以前底片的ISO800已經是記者用途了...(現在底片的ISO800一樣可以做記者用途啊)
奧大用數位機拍的..不也已經說是用ISO400拍的了
難道高檔器材的ISO400曝光量也變好了?

誰抹不抹也不是重點...重點是很多器材都能上iso3200且有不錯的表現


Cat - rain
Body:Sony NEX-5N
Lens:Minolta MC Tele Rokkor 135mm 1:2.8
f=2.8
1/200s
ISO=12800

您說的ISO更高有更高的空間小弟一直也是同意的(前面有提到若要縮光圈時需要,或是舞台根本昏暗到不行)
您說的好鏡頭小弟一開始也就說了建議恆定光圈或定焦大光圈。
若您還是只挑對您有利的講,那此話題也只是變成您和我繼續吵下去而已

若您只是在意ISO800就夠了這句話,那小弟現在收回可以嗎? 等會小弟把前文提到夠用說的地方都改掉
這樣您滿意了?
zakof wrote:
重點是..那些當年的...(恕刪)


過去能拍得現在當然能拍
拍得下來 只是成品不同罷了
不同的曝光組合拍出不同的結果
這是必然的

我只是覺得出發點不同本來就有不同的結果
我也說ISO800夠不夠本來就是見仁見智
重點是拍攝環境不同
難道我今天在這邊學到
噢 原來大大都是用ISO400拍
我以後就用ISO400拍舞台?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你的論述是建立在有限的器材下作最大的利用
我當然也同意
但是要越過這個限制
就只有升級器材才能辦到
並不是不去思考要如何拍所以要買器材好嗎
感覺前面提供器材解法的都被當成器材狂看待
今天就是拿一般的入門機+kit
還是不能買一顆大光圈定焦來拍嘛 會不會太嚴苛
kit也可以拍呀 但就是拍under回來拉
拉完會長怎樣就很難說

“但沒有思考問題多嘗試,只把問題點指向器材...
我知道這裡是01沒錯啦...”
如果光圈太小不能挖大
如果高ISO太髒很難清
如果舞台燈光不給力
不添購器材真的只能舉雙手投降(還是怪一開始買錯了?)
不是場場ISO160就可以拍
不然舞台活動拍攝還有難度可言嗎

非FF高ISO現在是不錯啦
但是不抹又不縮的話跟FF比起來就很難說了啦
更何況如果是拿錢辦事 專職活動記錄 當然會有更多考量...

我知道過去底片當然能拍
那你要不要也思考一下過去的作品跟現在有何不同...
不就是建立在不同的限制點去做取捨跟應用嗎...

我只是覺得有些話不講清楚會有誤導之嫌
這些設定值甚至是參考器材
都不一定能適用下一場別人要拍的活動
不是說怎樣就可以 怎樣就夠 套用就好
每個人的器材不同,
拍攝技巧(習慣)也不同,
遇到的場景(舞台、燈光)更是大不相同,
能站的拍攝位置也不同,
沒有限制一定要用什麼方式來拍才是對的!

能把圖貼出來,
就表示在當時的場景之下,
其所用的方法是對的。

沒必要以這些不同來互槓,
更無須嗆聲:把圖貼出來給大家看

能把圖貼出來給我們欣賞、讚嘆,
能把拍攝技巧&器材公開出來給我們觀摩、學習,

我還是要向這些貼美圖的大大們說聲:謝謝你們這些高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