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畫質好壞與片幅大小無關

roachc wrote:
其實樓主的重...(恕刪)

我的重點的確是這個,抱歉
我的標題定的不好
FF畫質絕對比較好?為什麼低ISO時候Sigma APS-C foveon x3 的畫質要比FF好上太多了! 我想FF的優點大概只有在高ISO時候吧,但問題是你大白天也用高ISO嗎?對幾乎都不用高ISO的攝影者來說,FF真的沒有太多畫質的優勢!只有體積重的優勢... ><
開版的樓主可以去試試全景拍攝 ,

就是拍好幾張後再用軟體去接圖 ,

這可以模擬大尺吋感光器的效果 ,

你去看看畫質有沒有差 !?

撇開細節增加不講 ,

色彩漸層的變化就增加不少 , 連D800也達不到 !

有幾位大大提到立體感等因素,
那有牽扯到光學的問題
我在這篇主題裡對於畫質的主要概念在100%檢視的情況
有許多人可能會覺得沒意義,可以略過
但這仍是一個討論的話題

weione wrote:
FF畫質絕對比較好?為什麼低ISO時候Sigma APS-C foveon x3 的畫質要比FF好上太多了! 我想FF的優點大概只有在高ISO時候吧,但問題是你大白天也用高ISO嗎?對幾乎都不用高ISO的攝影者來說,FF真的沒有太多畫質的優勢!只有體積重的優勢... >


如果Sigma APS-C foveon x3 可以做到135全幅或645中片幅 ,

你想畫質還會一樣嗎 ?
jly wrote:
開版的樓主可...(恕刪)

有機會我會試試,或許應該用移軸鏡頭變因會比較少
全片幅的高iso比較好的確是一個事實

但並非與它是全片幅有直接關係

而與畫素密度和科技的進步有關
樓主您想表達的應該是畫素密度這個概念,

確實,如果不同感光器尺寸擁有一樣的性能,但不同畫素密度,

鏡頭成像圈不同大小但都一樣完美的話,照片放大100%照說是一樣品質沒錯,

而如您所說,ISO的能耐是依據科技進步不斷攀升。也沒錯。


但很遺憾的是,同樣科技的支撐下,大感光器當然有比較好的感光性能,

大感光器也配備了比較高等級的機身設計,

大感光器也把鏡頭的成像圈完整的用到了,

更不要拿FF鏡頭與APSC鏡頭比了,

因此理論是一回事,除了低畫素密度先天畫質會比較好的物理特性加上廠商的刻意區隔,

這就是全片幅效果優異的原因。
一.一..

你可以找一個 相同畫素 但是一個是FF跟APS-C的比較看看..

就知道差異了-.-......
其實,就這標題來說,我是贊成樓主這標題的!!

如果是數位相機,畫質的好壞,取決在CCD、CMOS表面的感光禹密度,
以前富士不是就有一種稱為SUPER CCD的技術,
那個就是富士知道感光禹密度如果在一定技術下沒比人多,
就改用軟體插補的方式來提升畫質,
因此單純片幅的大小並不一定能決定畫質的好壞。

但是,如果以同樣密度的感光禹製程的感光元件,
愈大片幅的尺寸,一定比小片幅的畫質來得高,
怎麼看?!! 去洗放大照片或輸出成外牆布幕就知了啊~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