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畫質絕對比較好?為什麼低ISO時候Sigma APS-C foveon x3 的畫質要比FF好上太多了! 我想FF的優點大概只有在高ISO時候吧,但問題是你大白天也用高ISO嗎?對幾乎都不用高ISO的攝影者來說,FF真的沒有太多畫質的優勢!只有體積重的優勢... ><
weione wrote:FF畫質絕對比較好?為什麼低ISO時候Sigma APS-C foveon x3 的畫質要比FF好上太多了! 我想FF的優點大概只有在高ISO時候吧,但問題是你大白天也用高ISO嗎?對幾乎都不用高ISO的攝影者來說,FF真的沒有太多畫質的優勢!只有體積重的優勢... > 如果Sigma APS-C foveon x3 可以做到135全幅或645中片幅 ,你想畫質還會一樣嗎 ?
樓主您想表達的應該是畫素密度這個概念,確實,如果不同感光器尺寸擁有一樣的性能,但不同畫素密度,鏡頭成像圈不同大小但都一樣完美的話,照片放大100%照說是一樣品質沒錯,而如您所說,ISO的能耐是依據科技進步不斷攀升。也沒錯。但很遺憾的是,同樣科技的支撐下,大感光器當然有比較好的感光性能,大感光器也配備了比較高等級的機身設計,大感光器也把鏡頭的成像圈完整的用到了,更不要拿FF鏡頭與APSC鏡頭比了,因此理論是一回事,除了低畫素密度先天畫質會比較好的物理特性加上廠商的刻意區隔,這就是全片幅效果優異的原因。
其實,就這標題來說,我是贊成樓主這標題的!!如果是數位相機,畫質的好壞,取決在CCD、CMOS表面的感光禹密度,以前富士不是就有一種稱為SUPER CCD的技術,那個就是富士知道感光禹密度如果在一定技術下沒比人多,就改用軟體插補的方式來提升畫質,因此單純片幅的大小並不一定能決定畫質的好壞。但是,如果以同樣密度的感光禹製程的感光元件,愈大片幅的尺寸,一定比小片幅的畫質來得高,怎麼看?!! 去洗放大照片或輸出成外牆布幕就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