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y wrote:
大部份的人所談的底片...(恕刪)
您點出了時下年輕人的盲點
都把lomo那種有問題的影像當成標準了....真的是混淆視聽
色偏,漏光,顆粒粗(曝光不足)...這些東西如果出現照片中,應該是要檢討拍攝的過程
而不是自我感覺良好,沾沾自喜的以為拍出底片味了...
來張正片
fuji rvp100 + sony 135za

Flickr 上 雙魚之海 的 22300026
littleq wrote:
其實我是猜大家都照樣...(恕刪)
嗯哼,稍微提一個觀念
就是底片沒有色溫不準這檔子事
底片記錄的東西很單純,就是環境光線的結果
所以不準的肯定是"環境光源的色溫"而不是底片的
這也是為何小彭會提到"不就是那個現場光嘛"
底片燈光片記錄的就是燈光片的色溫
日光片就是日光片的色溫
所以只有拍攝者挑錯底片,沒有底片白平衡錯誤這種說法唷
至於底片味不底片味
在下只能說,網路上分享的很多所謂的底片調控
弄出來的也不過都是當事人自我認定的底片色調
跟真正的底片拍起來差多了
不過這算是非戰之罪,畢竟數位感光元件在記錄色彩的時候
就已經失真了,後面不管再怎麼調,都沒辦法讓色彩還原到接近肉眼所見
那就更不用提去模擬底片拍攝的結果了
再加上底片本身的寬容度,這更是數位感光元件的大罩門呀
別說負片或是電影底片,光是正片就比數位感光元件好多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