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分享]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

這本書準備上市時我也挺期待的,不過在誠品翻過之後,我放下它,謝謝「他」給我的感觸。

的確,許多國際級的大師(不單只柯老師)都是在不斷的交際當中往上爬的。在這其中的奧妙,唯有了解過的人才知道,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就是演藝圈。

想想有些、一部份爆紅的藝人,可能20%底子,可是加上80%的交際手腕就能夠達到100%。
有些人則是70%的底子,加上30%的交際手腕才能達到100%。

柯老師的作品有些介於商業攝影,有些介於藝術攝影,但姑且不去談分隔在那裡,我想這是他對他自己這幾十年來作品的一個暫時性分號。至於下一步會怎麼走、將怎麼走,不會有人知道。也許他已規劃好、也許他和別人正在規劃、也許別人正在幫他規劃、也許根本沒有人規劃。

說得有些離題。

美學這種東西就跟時尚一樣,都是膚淺的東西。我說膚淺指的是普羅美學與普羅時尚,所謂美學與時尚,不過就是由某一群人認同的東西。這麼說來,綜觀來看,所謂的經典時尚、經典美學,也不過是一個延續了幾十年或幾百年的普羅時尚與普羅美學。

真正的時尚在你心裡。
真正的美學在你心裡。

所以我尊敬大師,
我也尊敬我的每一個作品。

因為只要過程有心,那麼結果就是經典。
fredericjay wrote:
這本書準備上市時我也...(恕刪)


嗯...fredericjay的話值得深思...
拍些照片,好留下我曾經存在這個世界的證據。 http://smem.no-ip.com/blog/
看完書,最大的震撼是柯老師對於'感覺'的執著.為了畫面中的一個感覺,他可以耐心的長期等待,直到把感動自己的那一刻收入鏡頭.
fredericjay wrote:
真正的時尚在你心裡。
真正的美學在你心裡。

所以我尊敬大師,
我也尊敬我的每一個作品。

因為只要過程有心,那麼結果就是經典。


我非常認同fredericjay大大說的話,只要照片能夠傳達你的訊息(諸如人類的七情六慾等等...),無須任何文字的敘述就是一張成功的照片,你也可以成為大師,不是嗎?
前幾天去台北,去誠品的時候...

看到這本擺在暢銷書區,又想到01有人推薦...

特價買下來了!看了幾頁,感覺很不錯呢...

繼續觀看中...
老話再講一遍。

攝影跟所有的藝術創作一樣,是心與技的體現。

當你還在摸索相機,還在想說這張照片要多少光圈多少快門用哪隻鏡頭,你其實沒有多少心思在作品本身,因為你的心要忙著操作相機。


然而,等到你的技成熟了,整部相機的操作對你而言就像開手排車一樣的自然,那你就會有很多心思在作品本身。


這時,你對照片的掌握度就很夠,相機就成為你的身體的延伸,底片(記憶卡)就是你創作的紀錄體。


大師級,當然是技已經相當成熟,所以照片張張都是創作,哪像我還在摸索哪時要大光圈....哪時要高ISO =_=

但是就結果面,無論如何,攝影就是攝影,攝影本來就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可以玩一輩子的東西。
柯大師並沒有脫離"攝影"的境界,因為這個境界也只能用"攝影"可以描述。
但是,他已經是 "藝術家" 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請大家欣賞藝術家,也欣賞柯大師,但是不要只是欣賞,也要真的去體現書中所說的喔!

能出這種敎你如何看,如何創作的攝影書真的很難得,感謝樓主的真誠推薦,台灣大多數跟攝影有關的書,不是在賣器材,就是在敎操作,就觀點而言的書真的很少很少!
www.cycliving.com
前些日子也買來看了幾回,連對攝影沒啥興趣的老婆都說柯老師寫的真好!看完後,再回頭看看自己的攝影作品,就如柯老師所說,只是表象的紀錄而已!看來自己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才能達到從「心」所欲的境界啊!
我認為柯老師在當代影像藝術來說,佔有的重要地位在於它是將觀念攝影的概念發揮的很完整的一位藝術家

其實柯老師野是從商業攝影中走出來的,我認為與其只是單純拍出感動人的畫面

倒不如拍出能夠思考的畫面,這是柯老師的作品帶給我的想法

以上是在下個人的一點淺見,由於在下也是利用攝影影像在創作的美術系學生

所以對於影像藝術會比較有接觸
umm~ 這本書小弟也有買
閱讀後 會對攝影有另一種不同的看法
好書一本 值得一推
看到這串,還是要浮上來推一下!
這本書也是看到人家推薦購買,看到就去訂了..

買了大約2~3個月了,還是會拿出來翻一翻,每看一次就有一次不同的感動!
隨著時間的歷練,看同樣的東西也會衍生出不同的感受,也越能體會到大師的功力
http://www.wretch.cc/blog/gozillatw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