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的處理速度真的是軟硬體都要相符相成不是只靠著硬體或是只靠著軟體就可以單方面的達成但隨著硬體的處理速度至今硬體的成本不像過去有如天價的差別但效能卻變得十分接近那為什麼相機的價格卻有天差地別呢?難道中階的機種就真的跑不動高階機種的能力?還是所有的功能都早就被限制住了?
一人一種喜好apple公司大 賣得好 樹大招風 近來新聞又是層出不窮眼紅的人多 就會砲不是大家不知道這原理只是大家對自己的喜好總有理由維護所以喜好拍照的人 如果現在單眼漲價漲到入門一台10萬一樣有人要買因為是喜好嚕!!!喜好是可以不計成本的!我媽常說不用比哪個比較便宜 哪個比較划算 不影響你的生命繼續 所有花的錢都是奢侈除非你覺得值得就是喜好問題個人觀點 謝謝!!!
小杰1607 wrote:那把事情放在各大廠的相機上呢?相機的成本多少?而最後的市價多少?為什麼高階的單眼可以貴到幾十萬到百萬? 來01問這個有點沒意義,建議您要不要直接發信問各大相機廠,請他們回覆成本和售價的關係?
小杰1607 wrote:其實他們的元件沒差太多~~~但演算法的價差很多很多...(恕刪) 你想說的是, 其實相機硬體高低階差不多,只是演算法不一樣.造成定價不一樣??我只能說...不可能的事.. 因為不是什麼東西都靠軟體就可以搞定的.跟前面網友說得一樣,286裝win7, 舒馬克開小March. 沒好的硬體配合也是不行的.
760405 wrote:在日本一般上班族的收入就可以買一台機皇還有重車了台灣呢??重點只是在進口跟當地的物價水平而已 你只看到人家收入高,卻沒注意到他們的物價也很高,每個月賺到的薪水在扣到必要支出後,還剩下多少?以一餐定食500元來說,三餐都是500元預算,1個月以30天計算,這樣就要45000日幣了,這還不包含住的房租費用、水電費用、手機、電話通話月租費用、每天上下班通勤的交通費用、雜支費用(你總要穿衣服吧?生活上有些哩哩扣扣的工具也需要汰舊換新?)。請問上述列舉的必要支出費用都扣掉了,那一個月的薪水最後剩多少可供零花?買機皇還有重車很簡單?真的很簡單嗎?
其實很多東西 品牌 商標 就是一個有價的商品曾經聽過 一家製造寶特瓶的工廠(也會幫裝礦泉水)一模一樣大小 外型 只是最後貼上的品牌 商標不同 價錢就不同囉有可能在便利商店買的礦泉水 有很多品牌 其實都是同一家工廠作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