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會拆解(或歸納)成一個理論 一個系統 來學習 揣摩
熟悉後才會運用.... 不排除也有所謂的天才.....
古時說 知之不如好之 好之不如樂之
所謂的天才 或許就是那個樂之的人 真正樂在其中的人 會像是發了瘋一樣的著迷
即使沒有去"做" 也是不停的思考著 應該是不會有那種完全沒碰過 初次就神來之筆....
在藝術界 很常看到 很喜歡 自稱是"練家子" 底子深厚的人 很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降臨"他人
但是 真正有內涵的(不一定是那種遙不可期的神人) 卻是深藏不露 (當然也是很有自信) 也懂得欣賞他人
而且都是燃燒著靈魂在追求那個境界的作品......
有空再來補完+PO自己的作品跟大大們交流
一生尋找什麼
JYI0417 wrote:
你眼睛在看的時候就是...(恕刪)
好人中的好人 wrote:
老實說不談構圖......(恕刪)
小弟剛剛已經在首篇作補充了。我的意見其實一開始就與兩位沒有不同。是我定義的不完善,抱歉

silence.corner wrote:
我也是不構圖的應該是說不懂的構圖的那派
如開版大所說的,其實不是構圖不重要
而是廣義的構圖可以讓新手,或是觀看照片的人較容易看到主題或概念
最近常常逛flickr發現
好的照片,或是好看的照片大多有一個重點
就是光影,只要有光有影就很迷人
如開版大自己很喜歡的那張照片,就是光和影都到了位
所以就很有感覺,雖不是在普羅認知的構圖規則上
一樣是一張成功的照片
照片看多了小弟自己就會針對光影的表現來調整照片
如下圖,這朵常見的小花很多人拍,拍的好不好見人見智
就好比食神裡的雜碎麵一樣,越常見的題材,越能看出掌鏡人對主題表達的功力
所以我並不覺得這張照片會是我喜歡的照片,因為他的光影表現不突出
按這裡檢視圖片
比起上面那張,我更喜歡下面這張,雖然這張看起來前後景都比較亂
但是,他的光影表現讓我覺得很有想像空間,如果再給這張照片取個名子
如"眼鏡蛇"
會不會更有想像力
按這裡檢視圖片
再如下面這張照片,很簡單的一張,沒有什麼主題
拍的當下並沒有在意什麼構圖,只在乎光影
按這裡檢視圖片
如果改個色調,再給他一個新名子" 晚餐時間 "(隨便取的啊~改點面子~不要笑我俗)
我就會覺得這張照片更耐看了
一點點心得分享,謝謝
按這裡檢視圖片
silence.corner 大,你的舉例很棒。我便是希望在除了構圖以外。無論是光影或是內涵能夠成為更讓人注重的點。
flickr上真的有許多好範例,那也是讓我疑惑構圖的一個起點。
注重光影是一個好的起點。為自己的照片命題,試圖把觀者欣賞重點導向自己拍攝時的本意是一個更好的發展。
可以說,這就是我希望在這篇文章發表後能看到的現象

戾鶴骨 wrote:
雖然這樣講很機車,但我真的覺得聽無樓主在說甚麼...
攝影除了構圖之外還有很多觀念跟技術在其中,相輔相成,
歸納構圖的法則是為了幫助美感薄弱的人分析,
用理性的心理學等等來分析抽象的概念~
他不是一種絕對的價值判定準則,這個作法襲自傳統繪畫~
如果樓主很喜歡去鑽攝影形而上的一面,
可以去看「明室」.「攝影論」.「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之類的書~
把攝影通透整理起來討論,你會發現很難只割出"構圖"來討論一張照片的價值。
(同時還會扯到攝影跟繪畫的愛恨情仇.......)
市面上的攝影書籍,有商業考量,他必須精簡.速成,所以不會扯到太深入的部分~
大部分的人,只是要"滿足視覺",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
不會,我一點都不覺得機車,戾鶴骨前輩說得很有道理。甚至也看出我很喜歡鑽形而上的一面XD
想請教前輩:
「明室」.「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這兩本書我都找到了,唯獨「攝影論」.這個名字可能太廣泛,能不能請前輩給我更詳細一點的資料?
我很確定我有過的疑惑前人一定也曾思考過,但相關的理論卻不知從何找起,很感謝您指點我,謝謝
不媚英國 wrote:
把一些很難瞭解的事情,用淺顯易懂的歸類解釋讓大家知道.
就是所謂的"重點",也是樓主此篇所要談照像時"構圖"的含義.
可惜卻是將簡單結尾的7句話大開不闔的解釋,搞得大家丈二金剛,
和您質疑拘泥"構圖"的人一樣的其實有些 "舞文弄墨".(太over)
請看良藥大的文章,(藥太苦口也不良)斗膽調侃哈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358416
我認為筆者為追求"見山不是山"的境界而有意"山不是山".
結果往往走進:明明是山,說不是山的 "假性悟道".
"構圖"在您拍照時是否"拘泥",還是"活用",甚至"從心所欲",
應該是本篇文章所該闡述及討論的主旨 ~ 僅供參考.
太Over我不清楚指得是什麼,這就好像作文課寫論說文,我們不會直接跟老師說:
"老師,你的重點跟主旨就是開創一個光明的未來,還要寫什麼?"
之所以為文,當然是希望能將思路鋪陳出來,而我的思路就是這樣。
當然有更精鍊的空間,但應該還不致於無法理解。
因為我確實有看到以理解這篇文章為基底而更進一步的討論了。
假性悟道這是肯定的。只要我沒有停止提昇高度,就會有一天發現自己今天是在假性悟道。
這在我文章的前言就可以很明顯看出,我並未以得道自居。
我的主旨也從來不是在討論構圖是否該從心所欲,我討論的是惟構圖的一種現象。
談這種現象的成因與如何限制時人創作及觀賞作品的角度。
不過如果您的太Over的意思是指不夠言簡意駭,字數太多,我同意。
嗯......下次改進?

lcying.tw wrote:
當然要分啊,為什麼不分呢?
最近在讀 Micheal Freeman 的〈攝影師之心〉(這本書真的很讚,建議大家都都讀一讀),裡面就有談到攝影的「老套」,尤其在風景攝影上,許多著名的景點,其最佳的拍攝視角通常很有限,所以大家在同一個景點拍出來的照片其實都大同小異。例如以最常見的例子 101 大樓來說好了(噢,剛好樓主的照片好像也有耶...),網路上最經典的老梗大概就是就是千篇一律的象山夜景,每天都有一大堆人瘋狂的拍拍拍,拍出來每張都是一柱擎天加一片燈海,你說誰拍得比較好?你拍的又憑什麼有過人之處?
所以嘍,用心的人當然會挖空心思求新求變,但是要如何求新求變咧?那當然就是從最容易「發揮」的幾個地方下手囉,所以構圖的學問就來了...
君不見市面上那一大狗票的日本風景攝影書,每本翻開都是教你怎麼拍瀑布啦、溪流啦、櫻花啦、楓葉啦、雪景啦,然後拍了一大堆只有 EV 不同,其他完全一樣的照片教你如何曝光,然後再在照片上鬼畫符了一大堆紅線教你如何構圖。但是,看完之後你真的學會怎麼拍了嗎?當然不可能,因為你根本找不到一樣的景......
不過,好歹人家書上的照片是真的有用心去取景的,至少你也不出比人家更美的風景啦,但是有些人就是很厲害,反正現在流行這樣玩嘛(噢,說到流行,好像 Micheal Freeman 的書也是這樣玩的哩...),只要有本事依樣畫葫蘆,說出一套冠冕堂皇的道理,既然一大堆大師都可以這樣分析照片,我又有什麼不可以?
這就好比玩器材,玩來玩去就那些相機、那些鏡頭而已,到底有什麼可以玩?所以有的人覺得有 DC 、有 EVIL 、有入門 DSLR 就很好了,但有的人就是非得要玩得很專業,有大三元還不算玩器材,還一定要玩老鏡,老鏡還不夠,還一定要玩到什麼 N 枚玉、 N 羽怪之類的從科幻小說跑出來的東西,更厲害的,還可以講究到一定要序號幾號到幾號的才是真正的極品。所以,拍風景照也一樣啊,拍來拍去就那些景點而已,還有什麼好拍?所以有的人只要自己覺得漂亮、覺得爽就好了啊,但是有的人光是好的景還不夠,還要非常講究,構圖、光線、啥咪碗榚都行,一定要精確到連一咪咪的誤差都不可以有,這樣才是極品......
當然啦,構圖這種東西,它會存在,一定是有它的價值啦,至少它也算是學習攝影的一項基礎知識,但是,就如同器材一樣,大家都能理解,它並不是「攝影的全部」。攝影要怎麼玩、要玩得多「PRO」,那純粹是個人的事情,你認為光影比較重要,不代表別人也一定必須同意,你認為構圖不重要,也不代表別人就不能很講究構圖。所以啦,人家就是要構圖上玩得很刁鑽、很「PRO」,那也是人家的事,你不喜歡就玩你喜歡的就好了,何必這樣耿耿於懷呢?
以上是小弟個人的想法,參考參考...
哈哈~lcying.tw 大講的真的很有意思,我看待那些風景攝影書─當然我是指老套的那些─跟您的看法是一樣的。
我不告訴你分辨天氣是否出大景的訣竅,不告訴你拍下這張照片的過程,也不提如何去培養想法與心境。
我就告訴你怎麼構圖。講構圖看起來有系統,畫上線看起來最有說服力。
反正這是最容易理解,又最容易被市場所接受的。
在那些書理說構圖就像是一種便宜行事。便宜行事教會了大家偏重構圖,而偏重構圖的市場又教會了作者便宜行事。
我最近也看了一本Lee Frost所寫的"拍不出新角度?玩點不一樣的吧!"
書裡面很多點子都很不錯,但我真正想提的是,我心目中的一本好書應該是像這樣:
敘述平實的好像在跟朋友聊天,也少了條列或補助線所構築的"原則"與"定律"
但看的人卻能真正從這些像說話一樣的言論中學到東西。
很多歐美方面的書都是這樣,但國內卻少。我覺得這是市場與作者間在互扯後腿XD
我也從您的觀點中受教了。確實要玩的刁鑽pro載狼歡喜,只能說道不同,倒也不不必引之為反例XD
補充:攝影師之心同一個作者,在台灣打響名號的攝影師之眼我也是超推薦的!
不過談測光那本就還好而已:P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