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您說的” 把擁有單眼的時間視為美感訓練的時間這不也是器材論??”
我想多做一些回應,我認為對於商業攝影,攝影師必須充足自身的條件包括美感養成、技術成熟及現場掌握需要很長得時間,這是對客戶負責的態度。一位器材至上的攝影玩家我不認為他可以在短時間培養這些條件。另一個重點是我們的大環境是否重視專業?一位軟體工程師不想被叫做MIS,抑或設計師可能對於被叫美工是很無奈的。我和我的記者朋友互相嘲笑,我笑他拿1D拍jpg亂槍打鳥;他笑我一張照片拍快一小時是在拍甚麼,但實際上我知道他對新聞現場的敏銳,他也知道我對微弱光線變化的細心。網路上我們都可以對任何言論嗤之以鼻,包括他人對我的看法。
spothuang
Thanks everyone for watching and
please keep an open mind and
don't take this video too seriously;
we want to inspire not discourage.
PS.樓主是否換個更貼近作者原意的標題好些?
kingston wrote:
引用作者的一段話:T...(恕刪)
hey kingston,您真得把影片跟很多人留言看完了

這裡也有個人質疑作者這不是公平的比較條件
Then again, you did have an entire lighting setup. You're contradicting yourself.
If you shot, say, just outside in the sun or in a averagely lit room it would have been a fair argument. But this proves nothing until you take away the lights and backdrops, and the amount of post processing.(Brett Plank)
然後作者回答:This video is to show what a crap camera is capable of giving it the best chance.
爛相機也有表現機會啊(廢話,iphone3Gs照相功能本來就是爛我也用的很不爽)
spothuang
好作品未必一定要好器材, 好器材也不保證可以拍出好作品, 就好像誰說他只要買了什麼車就可以上賽道擊敗Vettel拿冠軍, 或是誰說只要買一台多少萬的電腦就一定可以寫出多了不起的程式一樣, 不是很可笑嗎?? 那我給您一副鑽石鍋鏟, 您是不是馬上做一碗黯然銷魂飯來給我吃呢?? 給您一雙黃金拳套您是不是就可以打上台敗甄子丹啊??
高階的器具和作品當然有關, 但是作品的靈魂其實是技巧和觀念, 器材和環境就是加分減分而已, Lee Morris都已經做出這麼淺顯易懂而優異的示範了, 我想鄉民們就不用硬要針對iPhone是不是要拿去婚攝試試看, 還是斤斤計較棚拍燈光model多少錢之類跟本文重點無關的事情酸來酸去的了吧, 與其去爭吵究竟要用一支多少錢的球棒才能打出全壘打, 不如去欣賞與體會Pujols或Howard的擊球技巧與觀念比較正確不是嗎??
說真的, 衷心的希望年輕的鄉民們, 看文章別急著對號入座, 更謙卑一點, 去欣賞別人真誠的觀念, 用認真的討論來取代低下的嘴砲和攻訐, 這樣才能真的有所成長, 也才能得到應該有的尊重。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