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不是每個人同款相機都有那些自訂的風格檔,
沒有那些自訂的設定,
即使是在機身上而不是在電腦上的調整,
沒有的人拍到死也拍不出相同的效果
grd 3 更新韌體後 連lomo風都輕而易舉啦,沒更新的呢,乖乖用軟體後製
至於討論這個議題是否有意義,意義還是有,
例如很多剛玩相機的同好或學習者看到別人上傳的圖,就以為買了它就能拍出這樣的效果,
結果拍出來 甚麼自信都沒了,後然開始問別人用甚麼鏡頭拍的,
然後拼命換鏡頭換機身,得到的結果和所花費的金錢不成正比,然後再槌心肝說器材不好
如果要提供正確資訊與有用的參考價值給這些朋友的話,尤其是很多測試、開箱…之類的文,
或是專門介紹評價器材相關的網站
前置後置的定義、直接拍jpg與Raw轉jpg直出(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拍Raw再轉),
縮圖銳化(這個常會誤導那個XX鏡頭拍起來很銳利的錯覺,
實際上…OOXX)如果有相關資訊,必定能造福蠻多鄉友少花一點錢吧
當然,攝影是創作,後製是讓作品更貼進拍攝者要表達的東西,沒有甚麼不好,我想樓主有說明的很清楚
總的來說,數位時代 前(風格調控orxx模式)後置的界線已很難區分了,但建議有心造福大眾的人,提供相關資訊避免誤導也是很重要的。
歡迎到我的blog http://andru85400.pixnet.net/blog
ibmcdkimo wrote:
「無後製」是指按下快門後直接出圖產生的圖檔,原圖原SIZE貼到網路,沒有經過後來的自行再加工製作。
討論這有什麼意義?
如果相機測試文或是網友分享的圖片是經過後製,
卻沒說明或認為不算後製
是不是會誤以為相機表現或拍攝者的能力就是如此
產生錯誤認同跟採購決定呢
...(恕刪)
完全100%認同樓主的言論
riklin wrote:
三不五時就有這類老話題出現............還真是辛酸.........誰管你要不要後製.......照片就是結果...(恕刪)
這好比小孩考試管他要不要作弊,寫玩考券後再改答案拿100分也算成績一樣的道理
luckyboss wrote:
那暗房算不算後製阿...(恕刪)
現在是數位的時代,跟底片時代應該不能一並相同討論
數位的按下快門就有成品
底片的按下快門只有底片不算成品吧
luckyboss wrote:
對阿 如果用不同...(恕刪)
調控檔是機身的功能就跟你要不要加EV值,加銳利度一樣,在按下快門前的設定不算後製範圍
不是說後製不可以,若PO圖有後製實在應該說明有後製,讓別人明白
而只說用哪些器材拍攝就PO後製過的圖實在有欺騙之嫌不是嗎?
另外我覺得有一點,若只是單純縮圖應該也可以分類為未後製,現在畫數動輒1000萬以上,一張照片檔案很大,適當縮圖再PO圖示可以理解的,純縮圖也未改變一張照片的光影表現及色彩呈現,英界定為未後製
ppwa wrote:
這好比小孩考試管他要不要作弊,寫玩考券後再改答案拿100分也算成績一樣的道理
後製 ~= 作弊,寫玩考券後再改答案拿100分....
這柴火加得旺啊...

chiang名言 : "如果覺得01變了也不相信我,那就離開吧..." 01不過就是這麼玩意兒~ http://zh.wikipedia.org/wiki/
01 上似乎覺得能從 DSLR "直出" 就得到艷麗飽和的照片才是技術高明的人比較多 ?
但以我有限的了解 ( 大都是從讀了兩年 DPReview 上網友的討論而來 )
以數位相機而言 至少商業的應用 好的 "攝影" 與好的 "作品" 本來就是兩碼子事
好的攝影,目的於在熟悉器材的特性,讓捕捉到的數位檔案,擁有最大的後製空間 ( 所以要用 RAW )
再加上好的後製,最後才是得到好的作品。
依此看來,拍攝時應該盡量保留完整的動態範圍, 而不是在相機內拉高對比 提高色彩飽和度
若離開相機之後的檔案,對比、飽和都已經接近 "爆炸" 邊緣
那麼適當後製調整的空間就很小,某個方面是浪費了 DSLR 的性能,而不是 "充分發揮"
補充一下,
Silkypix 軟體中稱 RAW --> JPG (或其他格式) 的過程為 "Develop" ,似乎是 "沖洗" 的意思
各種調控檔、HDR 效果輸出的 JPG,其實是因為技術上的進步,相機處理器越來越快
所以將原本 Photoshop 上使用的演算法搬上相機,簡化後製所需要的操作。
雖受限於相機的操作介面,但可提高便利性
將來只要相機 CPU 夠強,稿不好還可以直接上傳 Photoshop 中做好的腳本,放到相機中做運算
( 其實 Firmware 中的程式也差不多是這麼一回事,只不過無論如何相機畢竟算不過電腦上的四核 CPU )
http://flickriver.com/photos/jenghan/
ibmcdkimo wrote:
提出來附議一下...什麼是無後製(直出)?
記得之前看過黑麵大的定義,覺得還蠻認同的,提出來附議一下,他意思是說:
「無後製」是指按下快門後直接出圖產生的圖檔,原圖原SIZE貼到網路,沒有經過後來的自行再加工製作。(恕刪)
我持反對意見~因為這屬舊觀念舊定義了
這在底片時代行的通~數位時代不盡然~第二段一併簡述
ppwa wrote:
調控檔是機身的功能就跟你要不要加EV值,加銳利度一樣,在按下快門前的設定不算後製範圍
已經算後製了
機身幫你後製
過幾年相機可以直接美肌+瘦臉(部份沖洗軟體已可直接套用,所以我判斷相當有可能)~
難不成也說這樣叫"無後製" ???
jenghan wrote:
但 01 上似乎覺得能從 DSLR "直出" 就得到艷麗飽和的照片才是技術高明的人比較多 ?...(恕刪)
沒辦法~
就是因為有這觀念、或有人需要利用這觀念
比如說
一堆人想破了頭就是要把曲線或調控灌進機身~
以此強調自己沒後製就能拍出獨具風格的照片
倒果為因
(儘管單眼很流行~其實還是有很多人不懂這玩意~
~拿套用曲線風格檔然後說"直出"來騙不懂事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jenghan wrote:
我不是專業攝影師,不過看了各位的討論一直有個疑惑
以數位相機而言 至少商業的應用 好的 "攝影" 與好的 "作品" 本來就是兩碼子事
好的攝影,目的於在熟悉器材的特性,讓捕捉到的數位檔案,擁有最大的後製空間 ( 所以要用 RAW )
再加上好的後製,最後才是得到好的作品。...(恕刪)
講的對極了
儘管一開始曝光、構圖什麼的都完美了
拉個曲線刷個亮度~90分變成95分了~若是行有餘力~why not?
我甚至都直接跟客戶說~"抱歉~你一定要給我後製的時間,因為那是對自己作品的態度"
-----------
為什麼這文不直接發在舊文後面就好?? (內容陳述爭執點都一樣、且一樣沒結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