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問問題,大家程度都有一定水準,也都很努力的找資料、充實自己,而那個年代,網路一點都不發達,連google大神都還沒降臨,一切都是靠自己
辯論,永遠都會有,但是那年代,每個人言之有物,腦袋裡掏出來的知識可以用來服人
提問的技巧是每個人都記在心裡、用在文字裡
漸漸的,網路開始普及,厲害的人越來越厲害,但是整體程度,卻慢慢下降,是因為有更多人加入網路,而這些人比起上個年代能上網路的精英,當然是差了一點
不過畢竟自己知道程度還有差距,多半虛心請教的狀況還是很多,加上搜尋還不是很普及,透過網站、BBS、討論區等等,知識還是從一些高手慢慢傳授給許多人
感覺上,一切還算平和,討論雖然激烈,水準至少還有一點,多數人從不懂慢慢看,整體程度也會提昇
提問的技巧,這時候似乎,慢慢的消失了,高手依舊是高手,程度提昇的人,也因為有點東西,慢慢自滿了
隨著網路更加普及,幾乎是全民上網的時代,伴隨google大神的降臨,知識的傳遞,到了一個巔峰
知識取得的容易,加上平均水準的降低,其實讓很多錯誤也一再發生
提問的技巧,早就不存在,知識的提供者,從高手變成網路,高手被網路給淹沒了
人們不再相信誰誰誰是高手,大家都以為自己可以找到資料,自己可以取得很多知識,自己就是高手
更進一步,很多人以為,網路上就是有問必答,別人(也就是網路)就應該把答案告訴自己
許多人不再自己研究、找尋、實驗、測試來得到自己的知識,他只知道網路會提供答案給自己
那是網路(別人)該做的
提問的技巧是什麼?是屁話
這個年代,每個人都是自我中心
當發問者,就是每個人都應該回我問題,還要客氣一點,敢酸我,就要你好看
當回答者,就是覺得發問的人該死,非要罵你個狗血淋頭不可
只能說,網路大了,什麼人都有,又是一篇月經文,點個閱,喝咖啡去也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tcp283 wrote:有一個保證不會被砲而且大家會爭相回答的方法,
發問時以..."小妹"、"小女子"等字眼開頭就好了,
簡單吧。
蝦米仔283300 wrote:
今天如果你有一個朋友問你:林志玲是誰
你可能會很有耐性的告訴他答案
那如果第二天他問你:小s是誰
你可能也可以保持冷靜、耐心的告訴他答案
好,那麼
如果他每天都問你誰誰是誰啊?
十天後、一個月後,我就不相信你不跟他說:
其實你只要在google打一下他的名字,你不但可以知道他是誰,還可以看他的照片,連出生年月日都可以找到!
現在很多大大心裏就是有這種感受吧。
這兩個例子舉得不錯耶


咳 自己雖然年紀不小了

敗家的經歷也很悠久...

在01還是常常被網友酸...

自己是沒有興趣去酸別人
大部分的時候是很認真去回覆問題
但遇到的問題是
十次有三次遇到版主射後不理
另外三次則是窮追不捨
(好像我回覆一次 就要負責解決他這一輩子在使用3C產品上遇到的難題

至少有一次遇到網友非善意攻擊
有一次被網友誤會我是在攻擊他
能良性互動的好像不到兩次?
畢竟酸別人簡單又快速(啊你Lag了啦 月經日經 XXX....)
想要認真回覆費力又耗時
在網路上 過半數的人會選擇容易的道路走 應該也是合理的選擇???
thanatosgio wrote:
像01上我也有討厭的發文者
黑名單就派上用場啦
同意! 使用黑名單+1, 雖說是個比較鴕鳥心態的辦法, 但也算是保護自己, 眼不見為淨。
cchangg wrote:
版上小朋友多了,風度...(恕刪)
這位大大說的太貼切了!
vpoiu wrote:
在01的相機板上常常...(恕刪)
樓主, 可能您看完這篇文章, 心中就會更釋懷了, 畢竟這是一個公共的討論區, 任何人都能進來留言,
加上這年頭社會壓力大, 很多人把網路當成情緒發洩的地方了。
認識偏執型人格障礙
摘錄如下:
偏執型人格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極度的感覺過敏,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思想行為固執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緊張不安,妒火中燒,不是尋釁爭吵,就是在背後說風涼話,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在工作和學習上往往言過其實;同時又很自卑,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別人,但從來不輕易信任別人的動機和願望,認為別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形勢,有問題易從個人感情出發,主觀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懷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持這種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只好對他敬而遠之。
全文連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