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DSLR攝影

好文章必推,受用無窮啊!!

現在等待zoom h2到貨,然後玩看看影音合併的狀況是否順利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這篇文章真是太棒了!加分!
最近剛買550D,發現根DV真的差很多!
yingyenlin wrote:
聲明:1. 此篇是依...(恕刪)


哇~~~~是Y大重出江湖(我大Lag了!!!!)

趕緊收入精選文中!!

這篇文章真是讓我受益良多啊!

感謝開版者的分享。
大推特堆~~~~~寫的淺顯易懂~~~~~也許對專業的人而言沒什麼,但對我這種門外漢真是很受用啊!

好多小細節呢!

請y大繼續分享喔!

真的是好棒的文章,謝謝分享。

小弟最近想買個外接mic
猶豫要買樓主推薦的RODE videomic 還是Sennheiser MKE 400。
Sennheiser的稍貴一些,可是外型輕巧外觀紮實,看起來比RODE的質感好,可是我不知道兩者錄音比起來如何,畢竟聲音才是最重要的評比。
想請問樓主的經驗,
Sennheiser MKE400 或 RODE 在音效上的優缺點。
雖說您不想加分

但.......我的手還是忍不住想替您加分

+5

謝謝您的分享
今天才看到這篇文章,有一個地方想請教y兄

為何會快們設定1/200?只是為了減輕jello effect嗎?

我所知的24p數位攝影機拍攝快門多是建議在1/48,DSLR沒有1/48所以用最接近的1/50

這樣人物的動作才會比較像電影般的模糊順暢自然,用1/200的快門會不會太sharp 了點?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cwu wrote:
今天才看到這篇文章,...(恕刪)


使用1/48主要是因為底片攝影機的快門是180度,所以要fps*2才會接近底片攝影機的interless的感覺。
但是那個主要是小尺寸sensor為了達到電影感覺的眾多手法之一,5D2的cmos夠大了,就算是apsc的cmos也接近底片s35大小,不用再單獨依賴1/48。
我會用1/200主要是因為果凍的關係,減輕很多。

還有個原因,這幾年來業界越來越不喜歡motion blurr(也就是你說的模糊自然,事實上最近越來越不流行了),雖然我個人認為動態模糊是相當美的,
但是好萊塢不再如此覺得了1/200以上有效的移除動態模糊。
5D2攝影文:https://bit.ly/2wTEas0
yingyenlin wrote:
使用1/48主要是因為底片攝影機的快門是180度,所以要fps*2才會接近底片攝影機的interless的感覺...(恕刪)

這點小弟明瞭
不過我看到國外如dvinfo論壇上使用DSLR拍片的,大家還是建議使用最接近1/48的1/50快門速度
我不知道在好萊塢已經不喜歡這種motion blurr的效果了
因為連5D2、7D、550D的使用手冊上都建議拍片的快門使用1/30-1/125之間,避免影像的不連續感

但我知道在3D的趨勢下,大家都開始追求更快的快門速度以取得更清晰的影像,這對3D效果也是有幫助的
SONY在3D的視覺研究甚至建議frame rate用240fps取得較佳的效果,這樣快門也至少要1/240m,這就跟y兄建議的1/200或1/250的快門速度很類似了。

這似乎是一個最新的趨勢或潮流吧?看來小弟也不用再默守這些業界過去的成規了。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