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連拍迷思?

秋禪 wrote:
請問 nomorer...(恕刪)

沒錯。
發那莫名其妙的文,人家在講東,結果他在講西。
發文者是在討論 frames per second 的極限,
又不是在討論 buffer 的大小,
真的是不知道他在講什麼。
npic2001 wrote:
連拍不止要快而且還要準才有意義
這又牽涉到相機追焦技術.....
假設SONY TX1/WX1連拍是有意義的, 那還是缺少誠意
因為SONY並沒為它配500mm以上的蔡頭 只能說聲SORRY


有趣的是.很多單眼機身性能不要說10fps連拍
甚至連3fps連拍對焦都有問題

不要在那邊說單眼對焦多準多快了
Sony DC對焦也是一等一的快.(Canon對焦也很快)
差只差在DC不可能配上超音波馬達鏡頭.要輸也是輸在馬達速度 (目前)

從MACRO 1cm到無限遠全部都是自動切換對焦.根本不用手動切換小花了.就跟單眼一樣
(是不是很多人還認為近拍就是要手動切換小花 ?)

而DC景深深.準焦絕對比那些淺景深的單眼鏡頭還容易
要論對焦.先看看單眼抓錯對焦點一點點後.真正對焦點是不是就在景深外了
DC就算抓錯對焦點.真正對焦點還是在景深內.

500mm鏡頭 ? 不要說DC了
哪一個人手上拿的單眼隨便就配上500mm原廠鏡 ?
如果沒有
那我可不可以說現在每家廠商都很SORRY ?

==========以下離題.請勿針對討論=========

DC贏在一個方便性.個人也有玩單眼.從不覺得單眼是神
很多人眼中只有單眼.對於目前DC的進步認知根本就還停留在五六年前的概念裡
殊不知.很多廠商老早把單眼的技術下放到DC裡面以求銷量.
DC的競爭可是非常激烈的.淘汰率很快.性能不好的老早全部都逐漸消失了

反而單眼廠商刻意分出低階.中階.高階機身
很多低階機身性能反而不如DC.光是對焦點多寡就輸給DC了
更遑論對焦有多正確了

而DC很多都提供觸控選擇對焦點.觸控對焦.(無段.螢幕上的畫面任何位置皆可對焦)
比起單眼手動換對焦點來著直覺跟迅速.更不要說單眼的對焦點選擇還有限制區域

OK了. 這討論我相信樓主也得不到什麼答案的
因為很多人回答的言論裡就知道..眼中只知單眼. 對於目前DC的認知幾乎等於零

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
很早以前SONY T系列相機就內建包圍曝光
以及TTL閃燈
(先打預閃後.依照預閃測試來調整正確光量.快門.光圈.新款的DC甚至會配合HDR)

但結果這些人都還停留在DC打閃燈就是死白的刻板觀念裡

也很多人不知道新款Canon的自拍器可以等人走進來之後.
自動偵測人臉.對焦測光正確後然後再來進行倒數自拍
而非一開始固定倒數十秒.(我看哪一款單眼有這麼利害的自拍器)

而SONY新款的自拍功能. 會用燈號提示目前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是否正確在構圖範圍裡
讓喜歡自拍的人可以知道會不會切到臉.是否可以壓下快門

拍攝者永遠不寂寞.因為相機會等到拍攝者走進來畫面之後再進行拍照

甚至DC有雙螢幕(Samsung).有投影機(Nikon).

很多DC有的功能.DSLR反而沒有
而DSLR一些功能都是追著DC跑.DC先有後.DSLR才跟上 (如人臉偵測等)

要討論這話題之前.回覆者除了對單眼熟悉外. 是否也得對目前DC性能有點認知才行 ?
免的一堆人講的DC性能.都是古早以前的認知.
=================================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樓上說的好

現在的小DC有一點像是技術驗證的產品
因為產量不會大
反而是改款頻頻
很多新的想法跟功能就先用小DC來試驗市場
以前吵得最兇的如單眼無法 Live View
現在連錄影都可以了

現在小DC唯一的敗筆就是畫質

不過我想這就是相機大廠的規劃
要畫質就得買單眼
所以期待如4/3聯盟之類的突破
或是想要破壞市場的索尼理光等等
把好技術好感光原件下放到小DC

直接把小DC市場做大
甚至聯合攝影機市場

我甚至在想
以台灣的電子技術
不做光學
用現成的接環
就做全片幅(135)可換鏡頭1080p攝影機
資料流量只要24Mbps
照相為輔助

搞不好可以反其道獨創市場
yuxian wrote:
很多人眼中只有單眼.對於目前DC的進步認知根本就還停留在五六年前的概念裡

看了您的內容...

您對相機的認識蠻新的...
這些知識都是來自於廣告吧!蠻新的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inben2 wrote:
看了您的內容...您...(恕刪)


唉呀呀...
是錯覺嗎...
感覺好酸呀...(逃
ξ( ✿>◡❛)▄︻▇▇〓
DC 的設計與DSLR的設計從出發點就是不同的.

目前數位式(含DC,DV,DSLR,WebCame....)攝影器材的方式都是從CCD/CMOS讀取影像上的資料(實際上是電壓值),轉換為數位信號(0101格式),放到RAM暫存,DSP再從暫存區讀取資料解算成色彩,並顯示在LCD上,

**********************************************************************

當快門鈕第一階按下時,DSP會對目前(偵測到第一階按鈕那一瞬間)的影像做解算,以判斷目前焦距(影像上的)及測光,若是完成對焦及其他解算則發出準焦訊號(滴滴),若是下一瞬間跟著有按下第二階快門的信號,則把解算完的影像存到記憶卡;

若是都無快門信號,則DSP僅不斷做影像解碼--輸出--丟掉,並不做其他動作.所以DC實際上就跟攝影機一樣都一直保持開機掃描狀態,所謂電子快門,也不過是"觸發信號",並沒有真正的快門結構,也因此,只要DSP處理速度夠快(還要包含驅動CCD/CMOS感測器及影像資料讀取),每秒30frame不是問題,但是寫入記憶卡速度慢的多.....

***********************************************************************

單眼相機並不一樣,平常反光鏡未拉起時,CCD/CMOS元件並不啟動,對焦,測光,調EV等等都是由部分DSP處理(有的使用另一顆MCU),直到第二階快門鈕按下,反光鏡升起,感光元件才啟動,才開始上述流程,但是是直接放入RAM,DSP解算完直接存入記憶卡,並顯示在LCD上,秀完就把佔存資料丟掉,當快門紐放開後,所有流程又重來一次.

單眼相機支援在連續拍攝時做即時對焦及測光....等等的動作,因此連拍數要提高的話,所有偵測系統都必須要拉高速度,加上機械快門也有時間上的限制,因此每秒連拍速度當然不比消費DC高.

不過單眼相機著重在搭配大光學鏡頭(與消費DC比起來)擷取優異的成像畫質,因此連拍這種功能是屬於加分式的項目,大多數(職業攝影除外)單眼使用者也願意接受每秒3~5pfs的高成像品質.

**********************************************************************

希望以上說明有助於理解why.
Carry Lee
CarryLee064 wrote:
DC 的設計與DSL...(恕刪)


樓主兩個錯誤
電子式快門當然是快門
不然照片不是過曝就是太黑
一定要有調整快門速度的機制
絕對不是只有觸發信號而已

再者senor陣列 信號 讀取, 清除 有順序性
第一是最大連拍速度會被其設計所限制 CCD or CMOS
第二是陣列信號的讀取順序會影響照片的時間軸
就像是交錯式跟非交錯式掃描般
影響照片的時間軸 可視為失真

小DC也有機械式快門的

DSLR現在也不像樓主所形容的讀取架構
因為大家都朝向高畫質攝影的方向
live view HD movie 已經很普及

所以說來DC跟DSLR的差異越來越小
大家怎嚜都這麼專業
好多新的詞我都快看不懂
剛剛在購物網站上看到tx7好奇點進去
結果規格真的有點心動
就來01逛逛
雖然你們說的我看不太懂
但是我想dc和單眼走的方向絕對不是"越來越近"
應該是越來越"相似"
我也很想買dc阿
但是每次都廣告講的口沫橫飛
實際看照片那個iso能看嗎?
我寧願拿這些錢去買新的鏡頭
其實dc主要就是方便
看他機身上幾乎就只剩下快門鈕就知道
兩者差異絕對差很大
但是我還是很看好hx5v(沒記錯的話)
因為sony的相機做的真漂亮阿
像是精品一樣
而且現在也可以插sd了!
還有我想說說
怎麼會有人說希望光圈大一點
如果不是恆定的話
大有什麼用?
不如把錢拿去補高iso的畫質
p1234502 wrote:
大家怎嚜都這麼專業好...(恕刪)


Sony DSC-R1 是DC
Leica X1 是DC
Ricoh GXR 是DC
Sigma dp1 dp2 也是DC

畫質不見得比平價DSLR差

Nikon D1 去跟今日的小DC比畫質
也是凶多吉少

一些DC的等效24mm f2.0
就算DSLR也很難找
速度加上SENSOR防手振
拍得下來比拍的好還重要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