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小阿斌的花卉構圖,考倒我了!(12/13更新草嶺古道)

倒可以問問他拍攝時,想要呈現的是什麼,或許有些想法要表達不易,
但是可試試看將抽想的意念具體表達出來。

照片看來,似乎不像一般拍攝花卉是為了呈現花卉婀娜的體態,
反而像是微距世界下捕捉特別的畫面與形象,
同樣的景物,換各角度、換各尺度所見到的是大大的不同。
就像有些人喜歡拍攝物體落入液體中那瞬間的畫面,那一瞬間液體飛濺起來的畫面是相當特別的。
為父的東東大請放心,小阿斌知道他自己在幹嘛!而且觀察的東西都很細膩,

不用特別灌輸制式化的攝影經給他,其實等他大一點以後,他知道他對攝影有興趣,

便會自己往這邊鑽研。現在教他井字構圖法難免會讓他太會拘束他自己的創作,而且

井字構圖法也沒有絕對,教小孩也不一定一定教得懂(或是吸取正面的部分),假如想要

讓他學些這方面的構圖,但是有不要太過拘束他的創作的話,可以入手井字對焦屏,

放在他所用的機身上,可以先不透露這個東西的用處,假如他天份夠的話,他會被這

簡單的幾條線影響構圖。

ps:只是一個不負責的小建議,當然也有可能小孩子會覺得礙眼啦,或只是單純的把它當作對齊水平的基準線!
我在攝影上還是個低等新手,不過對於構圖的問題,我看過的一些攝影書有提到,構圖不是死板板的規矩,在national geographic的攝影書中的其中一本就有針對構圖舉了例子。兩張拍同一個東西的圖,一張有依循著rule of thirds,然後另一張卻是把主體放在圖片的正中央,但是放正中央的反而比較好看,依循著rule of third的那張圖反而平凡無奇。

michael freeman的一本攝影書也曾提過,有些特定的構圖技巧,顏色演繹的方式,能夠提供不錯的效果,但是,效果好不見得要成為規則,一樣東西符合大部份人的品味,不表示他就真的比較好。

我覺得重點應該是"拍攝者為什麼要這樣拍",並從這個地方去探討,會比直接教導如何應用黃金比例或三等份比例、如何應用顏色組成比例來構圖,還要好的多。
宜蘭東東 wrote:
自從[溫情開箱]小阿...(恕刪)


小阿斌爹,虎父無犬子啦,一老一少還有共同話題,好讓人羨慕啊,

不清楚也沒去看exif,只從貼出來的圖猜想小阿斌專注在兩件事情上:

ⓐ 重複拍攝直到曝光正確
ⓑ 重複構圖直到滿意為止

優點:

ⓐ 構圖大膽,用色活潑,以#1, #6, #15為最
ⓑ 焦內清晰,焦外模糊,大部分都是
ⓒ 觀察入微,視角生動,尤以第二張為最

建議:

ⓐ 跟小阿斌說,先用他自己喜歡的方式拍五張;
ⓑ 同一主體,只用F2~F5.6選定一個光圈,採取A模式,上腳架、快門線再拍五張,如果有加接寫環,光圈還要再縮小喔
ⓒ 比較拍攝結果,你不必說,小斌斌會有自己的體會,他不明白問你了,你再跟他解釋,如果他真的問了,用側光錶(或點測光)測完光,換到M模式,再拍兩張


預祝小斌斌能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啊忍不住幫一下,希望沒幫倒忙。。。
看到多位大大對小阿斌的期許,小弟代兒子向各位說聲謝謝!
多數的大大看法都是要開始給他光圈的概念
我想用實際的操作會比理論來的易懂(當初建立他快門的觀念也是用這方法)
小阿斌的語文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只能很直覺的用簡單的用詞來表達出好惡,所以要他表達出拍攝時的心境對他來說太深奧了,頂多會說:想拍的好看啊.拍的又大又清楚.顏色很漂亮啊.覺得這樣比較好之類的話,更深層的感受或許在他心裡但無法陳述於文字言語中
東芳行走趣 https://judy3579.pixnet.net/blog
宜蘭東東 wrote:
看到多位大大對小阿斌...(恕刪)


are you speaking my language., do you speak my mind是與小孩互動的關鍵,
引導而不是匡正的效果一向都比較能得到小孩認同,
術語,就留給專家吧,咱建議透過實作引導,或許結果不一樣,加油哈。
光圈的用法????
讓小阿斌自己去試試看~~~~
先教他看懂M模式的光圈快門和EV在觀景窗裡的表示方式就好....
然後讓他自己去對同一個目標....試著一次調整一種的數值就好....
會比直接教他公式來的有效多了....

至於構圖....
問小阿斌每張照片想要拍出來的東西或是感覺是什麼....
再看看這張照片有沒有表達出他想拍的構想....
這樣就夠了~~~~
第一眼看到小阿斌自己拍的
覺得拍得很好啊
感覺得到是有仔細想過而拍的
因為他想過的是怎樣拍出來是美的 好看的 漂亮的
他喜歡的
而他也成功的將這種美感傳達給我
我相信很多人也感受到了
這才比較重要吧
並不覺得他的構圖有什麼問題

再來看到他套用構圖公式拍的
原來感受到的獨特性確實地不見了
就像是網路上任何一個玩攝影的可能拍出來的東西
看過 待會睡個覺就忘了
而小阿斌拍的花應該會再我腦海裡留下好一陣子
構圖應該是一種極為原則性的手段而非目的
我是這樣覺得啦

宜蘭東東 wrote:
...更深層的感受或許在他心裡但無法陳述於文字言語中(恕刪)


我倒是覺得大部份的時候我們也不見得能有多更深層的感受
"想拍得好看啊.拍得又大又清楚.顏色很漂亮啊.覺得這樣比較好之類的話"
反倒更直接 更像一般人會有的感受
沒有所謂更深層的感受的話是誠實的
如果硬要使這種感受成形或者說出來的話
我覺得會有反效果

要引導小孩的成長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很佩服小阿斌爸爸
希望能欣賞到更多小阿斌拍的照片
讓一個畫面變美的,除了主題本身的之外,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線條、色塊、肌理、光影,構圖就是安排這些元素使其互相輝映或是襯托主題。
這些照片除了可能因為天氣的關係,比較沒有光影的呈現,其他的倒是很OK,...令我想起了之前不久在國美館展出的林太平2009攝影個展"大地的膜拜"裡的作品,以維距攝影的手法表現植物的花蕊,果實等組織所呈現的抽象線條和色彩,很美喔~作品欣賞

小朋友都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和豐富的想像力,大人們不需要告訴他們怎樣才是對的,反倒是大人們應該多向小朋友學習,用最純粹的眼光來看看世界的美景,就如國美館展覽簡介說的一句話"有人觀看一粒砂而悟一宇宙,有人看了整個世界,心中卻無法容下一粒砂"。

人越長大,對世界的成見越大。
上回去草嶺古道遇雨,所以再去一次,這回在半途拍昆蟲時遇上小阿斌景深的問題,他一直拍的很不滿意,我想時機成熟了開始告訴他,想要整隻都清楚就要把右邊的數字調到16,18以上,在大太陽下快門還配的上,一到林蔭下問題又來了曝光不足,因為也要顧行程時間上腳架可能會搞到下午才下山,所以只好幫他裝上環閃了,卡環是55mm口徑N105mm那支是52mm裝不上,只好先幫他換T90mm那支改天再去買52mm的卡環

#1.時速60公里的車內拍的


#2.原來高壓電不是水平的


#3.小阿斌好喜歡在貢寮站的天橋拍火車


#4.出了地下道紅橋在眼前


#5.望遠坑溪


#6.可能是刺茄的葉子


#7.


#8.


#9


#10


東芳行走趣 https://judy3579.pixnet.net/blog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