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樓主也有一些底子
只是扯到器材兩字就炮的七暈八素
說實話我相信很多人還不會判讀色階圖
(可以說數位時代的曝光好不好是看這個)
其實攝影的層面可以說很廣
愛拍晨昏的人可能重視
1.照片曝光精準度
2.器材熟練程度
3.該地點長時間來的氣侯觀測
愛拍妹妹的人可能重視
1.MD表現體態是否姣好
2.技巧運用
3.與MD溝通技巧及神韻捕捉
愛拍婚禮活動紀錄的人
1.器材熟練程度
2.???
3.活動了解程度(婚禮有什麼流程?)
其實小弟想表達的是每段的"第三點"
攝影不單純只是跟相機的互動
更多時候是其他相關能力的"經驗"累積
然而小弟相信真正能區別出差異的正是第三點
打了落落長其實我也不知道樓主有沒有了解小弟想表達的意思....
小弟在與社團新進分享時候都強調器材熟練(曝光構圖手法)只是基本功
最重要的是"照片傳達出來的訊息"才是關鍵
如果樓主有興趣
可以找找格式塔或符號學的相關書籍
而且你也不知道要如何使用機身的工具去幫你找到這個組合。
高階的機身有更好的工具可以幫你找到更精準的組合,但用法和低階的機身原理相同,
不會使用的話,換什麼機子都差不多。
而且你的問題只是一般拍照的情況,不同的光線就搞不定了,還動用不到高階的機身。
你也不需要再去想什麼更嚴苛的狀況來問問題,想不到代表你還沒遇到,
先解決目前的疑問再說吧!
繁華與落寞的邊境
http://tabrisphoto.blogspot.com/
藍色水滴 wrote:
但看照片,卻因為大太陽而看不清楚LCD
看色階圖的確可以解決....
但如果每拍一張都看...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恕刪)
還是要看色階圖
看的方法要改變
同樣一個場景
例如天氣沒變化、場地都在海邊沒改變。
調好一組EV或M設定,差不多把高光與低光都包進來的設定(或你要的色階),就可以一直拍不用改了,不需要每張都看色階
就算不是喜歡的曝光,結果也不會太誇張
只要色階圖抓到你要的色階就好,拍RAW檔回去微調曝光就好了
只有拍第一張時需要看LCD,把心思放在尋找題材上。
曝光本身就沒有正確不正確這種事,曝光是你看心情看題材去調的,同一張照片為了題材A與B,曝光值可能調不一樣。
因此只要把現場你要的色階抓到了,就沒有曝光失敗這種言論,因為有RAW檔明暗都可調、只要不要太誇張。
不同測光方式看你的喜好,每種測光都很準,重點是點測光、中央測光、均衡測光對準的定義不一樣。
你得去了解這差異,然後活用他們。
不管用什麼測光都可以,數位的好處是測光完可以馬上拍一張看看效果
只有"你要的曝光",沒有所謂"正確的曝光"這種事情。
以前用底片機,常常洗出來發現慘了曝光失敗,是因為正片一拍就決定畫面高調低調,沒有改的空間。
數位沒有這種事,只要看色階圖調出一組可以當場重複用的設定,請放心拍RAW再回家微調。
漸漸以後會越調越少。
既然拍照時,曝光不再那麼重要了,
拍照就能多放點心思在欣賞與思考"眼前"的畫面,不是一直看相機
多花點心思在找靈感、構圖、掌握/控制光線,而不是曝光。
拍到要的,效果不差就可以,回去後製再改。
如此你可以想得比別人久,拍得比人家快。
先求有,再求好。
這些拍照的流程與心態很重要,也是前輩跟我講的,我當時覺得沒什麼,越來越覺得很有道理。請用心體會。
乙烯 wrote:
為什麼花了這麼多錢買了單眼卻還這麼依靠a模式?我D80入手到現在拍過近萬張照片,98%以上都是M模式,連+-EV都沒在用
恕刪)
阿~~~~
被點名了~~~
拍了這麼久,也都是用頂級的器材,
拍攝狀況約有80%是用A模式+EV增減控制 , (T模式:5% P模式:10% M模式:5%)
不清楚拍好照一定要用M模式嗎??
我覺得要先孰悉相機的測光邏輯,找出適合自己的拍攝模式才是正解!
若是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我會先在現場拍攝約2張看看,找出我要的感覺(同時決定使用ISO)
然後隨著觀景窗內光線的變化(順逆光)來決定EV的增減
此時也要注意快門的速度是否過慢!
以上,是我的拍攝方法,提供給樓主參考看看!
不過重要的還是樓主自己本身的習慣來決定了!
http://seat3.nchc.org.tw/~danny/photo/index.cgi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