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e5945 wrote:
"對黃花做點測並且做些補償"
可是點測光的點不是就是對焦點嗎?
為什麼對黃花點測,他黃花會是朦朧狀
反而大樹才像是他的對焦點(因為是清晰狀)
機子可以切到連動, 攝手未必會切到連動進行作業.
轉好ev補償值, 先對瞄準 黃花 測光, 按 AE LOCK.
再轉去 瞄準 大樹, 半按快門, 對焦.
如果機子 沒有 AE LOCK 按鍵 可用.
那只好 先轉好ev補償值, 對黃花半按快門 測光, 偷看一下機子此時決定的快門光圈是多少.
再切到 M 手動, 把剛剛看到的 光圈快門值 設過來, 之後對焦點轉向大樹, 半按快門對焦,
因為在手動了, 所以光圈快門值, 就不會再被機子給改掉了..
許多 小DC 都是如此, 所以就得多幾道手續..
Freshit wrote:
DSLR新手+1
如果 點測光方式,目的在於 "了解畫面各部位的明暗分布"
所以明跟暗的數據出來後,再算出 明暗之間的平均快門數來拍嗎?
請問文包大~
您第3張圖博物館的解說
『如果我用藍天 1/250 當作我拍攝的數據
那麼...
白雲會比這曝光值多約 1 EV;
博物館的屋頂陰影會比曝光值少約 1 EV;
博物館柱子向陽面,則跟藍天差不多。0 EV;
地上的樹林會比曝光值少約 2 EV。』
意思是
是在
白雲:1/500~1/640
博物館屋頂陰影部分:1/100
博物館柱子向陽面:1/250-1/320
地上的樹林:1/50
50/1~640/1 找平均值=藍天250/1來拍嗎?
或找出平均值來加 EV值?
這樣亮部、中間部,或是暗部 就可以找到明確的曝光值?
感謝回覆~
用平均值來決定光圈快門也是一個答案
不過這答案不是唯一
端看你想要什麼效果來決定
在那張228公園的例子裡. 我決定以1/250快門拍照. 主要目的是為了藍天白雲
最重要的是"讓藍天的藍色出來"
其實這從構圖上也可以看出來
點測光可以協助我們判斷畫面全體的明暗分布
以此
配合相機本身的動態範圍
我們就可以判斷在哪些曝光值下. 什麼東西可以拍進來. 什麼不行
而且是很準確的計算判斷
-
kane5945 wrote:
請問兩個問題
1."有些高階機種的點測光可以與對焦點連動"
請問是不是說如果今天我採用"單點對焦"我把我的對焦點移到"A"
那此時點測光就是針對A點呢?
按這裡檢視外部圖片
2.上圖是我在某本書看到的一張照片
他是黃花部份是朦朧狀
大樹部份則是清晰的
依他照片內容述敘
"對黃花做點測並且做些補償"
可是點測光的點不是就是對焦點嗎?
為什麼對黃花點測,他黃花會是朦朧狀
反而大樹才像是他的對焦點(因為是清晰狀)
是我有什麼觀念上面的錯誤嗎
希望可以指正我
謝謝
1.
對焦點和點測光有連動的機種. 半按快門時. 點測光就自動跟著所使用的對焦點跑
意即我若選擇A對焦點. 半按快門. 此時點測光也是以A點為基準
2.
測光和對焦兩個動作可以分開. 不一定要同時作
其實最初它們都是分開的
是現在相機都全自動電子化的關係. 才可以一次完成
他可以先點測. 決定好光圈快門要多少之後
然後再移動構圖對焦拍攝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