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 wrote:一路走(看)來,C大...(恕刪) arno 有助手會差很多,不過掉漆的是我的d7100兩顆電池都沒電,只好拿備用的d90出來拍,說起來我個人覺得d7100根本是台爛相机。彼得條斑蠅虎 捕食蒼蠅..........跳躣.........降落搜尋中搜尋中搜尋中搜尋中捕獲
cj470 wrote:arno 有助手會...(恕刪) 蒼蠅是超微很好的練習對象,有一點不得不說......純屬個人感想。前一陣子有位朋友前來詢問器材問題,她說攝影班的同學說....一定要買原廠鏡頭,原廠閃光燈這樣才能拍清楚.....最後一個問題我真想說去他馬的攝影班.............."微距攝影昆蟲的眼睛是拍不清楚的"。有多少攝影班是和器材店合作,賣東西就算了,亂七八糟的觀念教學員。單燈打,風太大...副燈無擠於事,高光反射有效抑制,一支便宜的燈再加自製柔光 罩。眼睛不清楚嗎??雙燈,光面殼上依舊沒有高反光光班。攝影班講微距或超微真是掉漆。
arno wrote:拍的真是漂亮,佩服佩...(恕刪) arno ,在超微拍攝上,香港及大馬的攝友真是厲害,先不論用軟体做景深的疊圖這種方式,閃燈的柔光罩設計上效果就十分棒。在台灣 ,如果一提到微距或超微拍攝,能接到的回應絕多數就是說 "你需要一支環閃",然後就是原廠"神燈",一支貴得要命卻打不過大陸一支不到兩仟元的永諾便宜閃燈...還不能TTL呢!我用的也不過一支實售價五仟多元的SIGMA EF-610 DG SUPPER ,還被香港攝友說是"夢幻"閃燈....。早期用環閃打的,一支一萬四千元,雙燈...眼睛的大光班就是環閃造成的机頂的離閃做補光,主光源是外加的離閃加透射傘做大面積補光,因倍率不大,使用大光圈及較慢快門去平衡自然光,眼睛無光斑。方式如上,一般食蟲虻的相片看不清眼睛即補光方式不對或無補光。很多昆蟲的眼睛需要光線射入再反射出來才有"透澈"的效果,如同人像的眼神光一般。下面也是用雙燈,如果有助手應該在後面加片葉子什麼的來做出背景層次,因為後方是空空一片。眼無光班。單燈下的蒼蠅雙燈下的蒼蠅,光線有層次會有立体感。但超微拍攝許多情況空間上無法再加一 支燈。這打了兩支燈,自然光完全吃不到。在微距或超微成像倍率大時,視野十分窄,燈光的控制真的很不容易。比較容易的做法是側燈做較大面積的補光,設定在大功率的輸出,用相机頂的離閃輸出功率來控制光線比,即側光不管,只調整机頂的離閃。不過.....臨場可能因主体移動速度太快來不及調整。單燈的光平面感無層次,看到蠅虎時只有那短短時間根本來不及架副燈,這是困難及實際情況。這是用延伸蛇管將副燈直接連在雲台上,採雙燈拍攝,但整体重量太重了....很不好移動椿象的蟲卵 光班也是環閃造成的超微使用單燈,已消除光班,主要的關鍵在柔光罩,燈一支五仟三百元其實超微的門檻不高,器材不是昴貴的就好,它基本的原則就是"夠大夠亮","對焦精準",夠大夠亮即在高成像倍率,人工 光源的控制。對焦精準---先捨去自動對焦及防手震....用眼睛最準,再配合微距雲台用推相机與主体的攝距來達成。至於許多人私下詢問倍率多大才能拍出複眼?這是相對的問題,昆蟲有多大隻>??一般說來如蒼蠅大小,1:1的倍率絕對可以拍出來,但為什麼拍不出來?沒有準焦,光線沒有射入。我在對焦時如同螞蟻這種小昆蟲都是對到看見眼睛的框格。以上的說明只是想表達,在野外實際做超微拍攝上的問題,如果有助手這些都很容易解決,只是應該拍這種的是沒人在插香爐的,形單影隻比較多。何況.............尚未把風這個因素列進去。我個人並非做生態拍攝,純粹是好玩休閒,台灣真的神人應該不會在01做太多解說,因為沒空吧?我拍的也許算有 一定水準,但和生態觀察或藝術沾不上什麼邊,但.............想想...........我沒有拍個鈔票,也沒拍硬幣貼上來說倍率多大,解析度多高,或著拍電腦游標...........。我想到廿多年沒再摸相机,找這種主題拍好玩的填補之前休養身体的空閒時間,我遇過的問題我解決了一部份,而且都靠港友及大馬攝友提供相關指導,在台灣...,別人給你的答案就如之前提到的那一種。這麼好玩的事物更多人可以分享是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