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penteagle wrote:多謝版大分析,小小"...(恕刪) 一直有朋友及網上的攝友問我為什麼他們拍超微或微距成像倍率大時會有鬆濛或糊糊的感覺??我以下圖常在樹幹上見到的雙帶扁蠅虎(樹幹、牆壁、木椅上常見到)為例說明一下注意的地方。這隻還不是長大的尺吋,如果您見過這種成蛛,牠大約是成蛛的1/3大小而已,肢腳不算,身体約4mm大小,光圈32 快門速度 1/180 ,百微加68mm接寫環,在將成象倍率調到最大後用微距雲台移種相机對焦。由比例大概景深只有1mm不到。手持拍攝超微並非不可行,但當成像倍率超過2以上......手持在按下快門那一瞬間的晃動,即使只有0.5mm,早就脫離你原本準焦的範圍,讓原本對焦的地方跑可以接受的清晰度的景深範圍外。我一位朋友用800e,其它的器材幾乎和我相同還很小心地用快門線按快門,但他一直說怎麼都糊糊的??即使上了腳架也是一樣,後來才找出原因..他把相机的閃燈同步速度設在1/60s,所以他每次都用1/60拍攝。下面的桑木蝨只有2mm大,採2.5倍成像倍率拍攝,單要撟到焦平面就小小移動數十次,一次距離不到1cm,原因無它...景深太淺焦平面要調到好很因難。震動及光圈還有快門速度這些都是在做超微拍攝時造成鬆濛感的主要原因(風的因素不列入)。
serpenteagle wrote:風大情況下還是好犀利...(恕刪) serpenteagle 食蟲虻打雙燈,因背景植物距離較遠需再打一支燈背景才不會變黑同時有用用反光板,其它因在籬笆上背景植物較近吃得到光加上空間無法再插一支燈,故只用單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