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kafka wrote:
...改變透視感的關鍵, 在於改變主體與背景, 和攝影師之間相對距離. 使用變焦鏡, 如果因此而不移動只改變焦長來面對同的個主題, 得到總是相同的透視感, 是不是反而就喪失了變焦能夠享受的樂趣?...(恕刪)
這個...論述好像是錯的...
用了定焦鏡才會總是得到相同的透視感啊
一個攝影師如果不移動只靠變焦
是"行動上的惰性" 我承認
但...如果只用一顆定焦鏡
只想靠移動腳步來配合主題
老實說...我認為這是"思想上的惰性"!
(24-70在全片幅機上可以拍出大頭狗或沙龍人像等迥然不同之透視感啊)
以你舉的婚禮來說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時刻是拜別父母,披頭紗或戴戒指
通常是兩個家族的人全擠在一個小客廳裡
你要兼顧不擋到重要人物的視線(看過攝影師連主婚人都擋在後面)
又不能錯失重要的畫面
又要能拍(戒指)特寫
還要能抓住圍觀親友最真情的情緒反應
只用一顆定焦鏡
是不可能兼顧的
也絕不可能有時間讓你換鏡頭或有空間讓你進退
這個時候堅守用定焦鏡的攝影師
我認為是比善用變焦鏡的攝影師還糟糕
(上面指的是特例,我知道不少是受限於器材(只有定焦鏡),或臨危授命之類等的攝影師,先說聲抱歉)
當然也有人是準備多機身來應付這種狀況
但這不就是跟變焦鏡的意義是一樣的
不過我相信樓主的原意並不是討論這個
而是希望大家能瞭解並好好發揮不同焦段定焦鏡的特性
而非被變焦鏡的方便性 而忘了鏡頭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變焦鏡的方便性不是原罪
我建議初學者在開始時能固定某個焦長來做大量的練習
直到摸熟了這個焦長的特性或透視感
再來換另一個焦長來練習
這樣熟練了之後
以後你將會是直接挑出適合的焦長來拍出心中已經想好的畫面
而非拍完了照片再來看好不好看或是不是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