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good69 wrote:...攝影熱潮有變少...
這才真正是笑死人現在數位影像的氾濫程度是在加劇還在減少!???

嘔嘔嘔~~~是刷過黑卡上過腳架的才夠格自詡所謂的攝影人!???

這不擺明了自以為是的"高人一等",標準的歧視心態!?

有比較了不起?沒拿單眼就不是"人"!?

我在歐美留學期間一直都在兼差當自由特約撰稿(底片單眼或傻瓜都拍),報社旅遊專刊最常邀稿的,大都是什麼大型節日慶典.主題遊行.地方特色&美食.博物館美術館.大型活動&展會...形形色色等等等多到記不清,唯一印象最深刻的是從未碰過台灣這種"惡劣的腳架之亂",到處妨礙通行與拍攝的基本人權與自由,還裡歪氣壯地下巴上仰45度角,高調大談這才叫攝影人!?

真的,一般台灣人算是"太客氣了",還忍氣吞聲放任這些人囂張,在國外要是有人一直占著茅坑不拉屎,甭提什麼腳架了,即使只是站住位置時間拖得稍久,馬上就有人會上前干涉請牠讓開,一點也沒在客氣,因為是誰明顯自私又白目,侵害到大家平等的權利,哪還需要煩勞到什麼警察來趕人?若不改掉這種自以為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的"惡劣心態",看看哪天會不會腳架被人摔爛人挨揍!
good69

你引用我的文,我前面有哪一句話說拿單眼架腳架搖黑卡的才是攝影人?這樣都可以被你自導自演,你要不要乾脆稱讚國外可以合法拿槍,怪台灣不開放?我看你應該比較適合當流氓,跑來學什麼攝影。

2022-11-15 16:56
Bello Mondo

[挖鼻孔][哈欠]公道自在人心,誰先引言挑釁不多言自明![哈欠]蛇被引出洞,蛇生氣了,period![偷笑][大笑][大笑][大笑]

2022-11-15 18:20
記得底片機會記下每張拍攝的快門跟光圈,現在科技在進步,就像搖黑卡,慢慢會從攝影的記憶中抹去。

照片跟老婆一樣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修不修、整不整,跟誰也沒關係,自己爽就好。

我去看攝影展,心裡也常想,嗯,這我也可以。
flyingf wrote:
以前景區日落會整排腳...(恕刪)


底厝夠囝囡

女王不給假...
JDKy898 wrote:
我去看攝影展,心裡也常想,嗯,這我也可以。


風景攝影比較會讓人有這種直接想法,但是我會去想,為什麼攝影師知道這個時間要去這個地點。

然後有些攝影作品,故事性是來自照片中未完成的元素,所以完整的故事必須在腦袋裡面產生,這種我會很好奇攝影師怎麼會找到這樣的靈感。攝影技術反而是一個作品生產最容易,瓶頸最小的環節。
flyingf wrote:
風景攝影比較會讓人有...(恕刪)


這就是攝影人的經驗吧
有些人是拍多了,知道哪個時間點的光線好,
更有研究的就會研究氣象,乃至於天文。
我覺得重點就是洞悉"時機"。
Wanton1812
Wanton1812 樓主

有些看似簡單的東西,實際上是計畫之後的結果,或是有攝影眼。怎麼樣有這個計畫,這個構想,這個攝影眼,才是一張好照片的關鍵。技術要攻頂很快,作品要攻頂很難。

2022-11-15 15:20
flyingf wrote:
風景攝影比較會讓人有這種直接想法,但是我會去想,為什麼攝影師知道這個時間要去這個地點。

然後有些攝影作品,故事性是來自照片中未完成的元素,所以完整的故事必須在腦袋裡面產生,這種我會很好奇攝影師怎麼會找到這樣的靈感。攝影技術反而是一個作品生產最容易,瓶頸最小的環節。


不會耶,個層面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底片時代比較注重技巧,現在很難看到心有同感的照片,不論風景、人物...,更何況現在科技把攝影變成太日常,人手一手機,沒有昔日的攝影魂。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
selensu

現在都手機拍小孩、美食...然後po 社群與親戚朋友交流...手機是最方便使用的~反倒是拿單眼拍小小孩那會是個可怕的事件

2022-11-18 18:17
說真的科技翻轉著我們的生活,攝影變得親民更是日常,以前透過信件、電話語音與人聯繫,現在即時傳照片還可以facetime,現代攝影雖然少了那麼一點點專業與技巧,但換得的美好生活,值。
JDKy898 wrote:
更何況現在科技把攝影變成太日常,人手一手機,沒有昔日的攝影魂。


怎麼樣才算是昔日的攝影魂?

我有注意到手機跟社群起來之後,有些照片是拍給別人看的,所以商家景點為了讓照片傳播更廣,變成餐廳、景點是否好拍照,變成一個重點,也影響到國內外的美術展覽。另一個我注意到的是,手機拍照有時候被用在非常負面的地方,偷拍裙底、拍別人糗態公審,這個話題大概可以起另一個討論串了。

真的要拍出有感覺的照片還滿困難的。
flyingf wrote:
風景攝影比較會讓人有這種直接想法,但是我會去想,為什麼攝影師知道這個時間要去這個地點


有次在京都南襌寺看到一個人架了腳架一直在等,三不五時瞄一下觀景器。看樣子在等特定的時間的光線角度。用我的破日文上前比手畫腳一番才知道他確實在等一個光角。

從Hasselblad中輻的顴景器看出去確實驚人。這是老兄第三次拍同一景,只有三到五分鐘的窗口,每次要等一年。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曰本的匠人精神。
selensu

使用單腳架較不會被白眼

2022-11-20 10:52
mocca6361

不一定非要用腳架才行,有很多替代品可以用

2022-11-21 8:29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