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長焦鏡頭的壓縮感

bbn019 wrote:
廣角能不能裁切出和望(恕刪)

Google也沒這麼神,至少目前沒有…
另外關於透視變形,我覺得這邊已經示範得很清楚了,看看背景的變化吧…
路過的熊 wrote:
延伸引用的用法罷了不...(恕刪)

最淺顯的例子,就是:

黑人就屌大。

這就是生殖器的迷思。
自己試看看最清楚.....

上腳架,固定不動,光圈F16,長焦拍一張,短焦拍一張.......在電腦疊圖,會發現長焦相片縮圖縮縮縮,可融到短焦相片正中心點
看看攝影減法的極至發揮...

主體一樣大,看背景光點變化!
55MMF1.4


300MMF2.8
銀★Club wrote:
看看攝影減法的極至發(恕刪)


你這個是正常人的拍法. 主體需要多大是由攝影師構思構圖而定, 而不是由所用鏡頭焦距而定.

如果主體大少不似預期. 一是改變拍攝距離, 二是更換鏡頭焦距.

很少人會明知主體大少不似預期. 但卻不肯改變拍攝距離又或更換鏡頭焦距, 轉而交由事後裁相縮放解決. 除非是拍鳥一類沒法改距離, 又或手上剛好沒有合適鏡頭

而整個不同鏡頭焦距下有不同透視壓縮感, 都是建基在維持主體一樣大下, 由不同打攝距離而產生出來. 因為是在主體大少不變下提供鏡頭焦距是可以選擇互換而達到不同效果的說明. 所以才會有人提出 58 F0.95 比 200 F2 有更淺景深的說法. 而不是相同距離下實際景深 58 0.95 會比 200 2 更淺
同距離廣角望遠各一張

廣角24mm f/2.4
RX10M4 ISO100 PS 無裁切


望遠600mm f/4.0
為了構圖可能沒用到最遠端600mm
RX10M4 ISO100 PS 無裁切
andrea5 wrote:
同距離廣角望遠各一張(恕刪)


借圖.....沒用腳架,長焦構圖也沒在短焦正中心,造成一點誤差!

bbn019 wrote:
你只能用廣角裁切出相同視角的構圖,但是你想用廣角拍出望遠的空間壓縮感,不成立

這話就有點矛盾了,
前面很多人都說過壓縮感就是透視變形,
扯到泛焦那是對焦的問題跟壓縮感好像無關吧?

這邊我用3D繪圖軟體的Maya作個測試,
直接原地把攝影機的視角改成35/50/200。


為了等等疊圖方便區分,我把不同焦段的貼圖顏色改了一下
35mm


50mm


200mm


接著我們用PS把圖疊在一起


這是完全沒有任何光學誤差的完美情況,
攝影機沒移動也沒有對焦跟景深問題,單純就是不同焦段的透視關係。

所以說數位裁切能不能有壓縮感?
當然可以,只是問題一直都是畫質跟放大率的問題

另外您講到對焦,那也是另一個問題,
因為在焦段不足的情況下,標的物在畫面中實在太小,
因此要精確的對到焦點很難,
這也是目前手機望遠端很難完美對焦的主要原因,
但這些都跟壓縮感無關


最後直接附上用手機光學+數位變焦的結果,
可以看出除了畫質不好之外,壓縮感依然是有的
廣角


望遠
每一段時間就有一次這種討論
其實像樓上的圖這樣先無視主體,不設主體,問題就簡單多了

鏡頭生產商喜歡用焦距標注,因為相同焦距在不同尺寸感光原件下會形成不同之視角
像SAMYANG官網就標注了同一鏡頭在ff和apsc下的視野角度
同理也一樣可以用於裁切
其實我們拍攝看的,是視野角度
視野角度越少,背景越小,型成壓縮感

當然實際拍攝,是會因鏡頭焦距而改變主體距離的

話說樓上變了人了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jim80051 wrote:
這話就有點矛盾了,
前面很多人都說過壓縮感就是透視變形,
扯到泛焦那是對焦的問題跟壓縮感好像無關吧?


景深層次感跟空間壓縮是分屬不同部分,抱歉我這個部分,觀念沒有很清楚。

全幅單眼的廣角鏡頭,能合焦的距離,很近,對焦點太遠,超過那個距離,就會變泛焦對焦。
相機的泛焦跟準焦,會有差異 : 手機的泛焦跟準焦,我就沒特別注意了。

如果為了壓縮感,用單眼廣角遠距離拍攝的話,除非你刻意計算對焦點的距離,不然很容易超過距離,主體跟遠景都變成泛焦對焦。如果是要用廣角取代長焦,我覺得也不能完全忽略鏡頭特性的差異。


手機長焦鏡頭,要確認合焦的話,如果手機app沒有把畫面數位放大的功能,那就調整焦距,把拍攝主體放大。形同數位放大,就可以確認拍攝主體有沒有合焦了。
自滿的杯子,無法裝水 ; 自滿的腦袋,塞不下知識。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