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進光量
光圈最重要的用途之一,當然就是控制多少光線可以到達感光元件。但基本上,只要其他參數配合得當,畫面都可以得到恰當的曝光。但通常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光圈恰當調整至較大,可以減少不必要地提高iso,換言之畫質可以更好。
2. 影響景深
同一鏡頭,同一焦段,指定對無距離,光圈愈大(光圈值數字愈小,光圈愈大),景深愈淺,同時背景虛化會更多。如果我們想透過背景虛化(背景糊成一團),來達到簡化背景突出主體的話,較大光圈是很常用的,但為了避免主體部分合焦,光圈不一定就要全開,需視情況而定,當然你也可以拍只有部分合焦的,沒有對錯。但樓主要注意,背景清楚與否會影響畫面的故事性,有些時候,我們需要背景來帶出整個畫面,比如風景/街拍,這時使用大光圈引致部分畫面不合焦,就會達不到想要的效果,這時就需要恰當的收細光圈了。
3.影響畫質(暗角、銳度等等)
一般來說,鏡頭把最大光圈收至2~3級後,可以得到鏡頭最好畫質表現,具體體現包括畫面會更銳利(特別是邊緣地區) 、暗角更少。所以很多時候在泛焦的情況下(比如拍無限遠的風景),只要光線許可,收細光圈可以得到更棒的畫質。
對於拍影而言,除了應付實際環境光線,第2點指出的故事性,可謂是對畫面最具影響力,很多時候,如果不是光線限制,而對於光圈用多大/小沒主見,那麼只要想想你希望用多少背景來帶出你的畫面,都會是個很有指導性的參考。
同好跟你說可以開f4或f8拍攝會更好,可能指的是第3點,對於風景拍攝等著重畫面銳度等類別而言,的確是這樣,但實際情況要看拍攝的題材,還有按快門的人想表達的畫面,一切沒有絕對!
希望以上見解對樓主有幫助。
內文搜尋

X